我能继承角色天赋 第67节

  所有人都和谐无比,仿佛曾经的摩擦从来没有出现过。
  等到郭跃让大家能再多喝上一口水,整个村子就更加积极向上。
  “多亏了郭跃这闺女,大学生脑子就是好使。”
  “呦,赵大妈,你之前不是说跃跃肩不能提手不能挑吗?”
  “哎呀,那都是之前的事情了,现在谁不夸这闺女能干。”
  “是啊是啊,那小青菜可真好吃,嫩的嘞,真希望能多种一点!”
  “种菜不要水呀?肯定是先紧着喝了?”
  “说到喝水,你们看看我这皮肤,就因为现在不用等到实在渴的不行再喝水,我感觉我的皮肤都变得水当当了。”
  “哈哈哈哈哪有那么夸张。”
  “真希望有一天能敞开了喝水,真有这样的好日子,那我就什么都不愁了。”
  “所以我们要多种树,不都说种树可以防风固沙吗?等我们把沙漠都种满了树,咱们这不就成绿洲了?到时候就能敞开喝水了。”
  “是啊是啊,那我现在少喝点,先让树喝饱。”
  “我下工了以后也跟着一起去种树!”
  “多亏了郭跃这姑娘。”
  “是啊,小郭厉害啊。”
  凛冽的寒风刮过,大家紧了紧身上的旧棉袄,满是红晕的脸上是寒风也冻不住的灿烂笑容。
  “再过一个月就过年了,大家拍戏也辛苦了,”看着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演员们,制片人忍不住感慨,“都说现在的演员们不敬业,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好的,目光不能只放在流量上。”
  “是啊,大家都不错。”郭导也满意地点点头。
  “我看你这素材拍的也差不多了,现在天气实在太恶劣了,要不咱早点放假让演员们休息休息,你看大家现在都瘦成啥样了,特别是小沈,之前多水灵的一姑娘,现在谁看了不说她村花?”
  “哪有你说的这么夸张,她那是入戏,不然你让她换身衣服?”郭导无语,沈木栖自身条件摆在那里,再怎么也不会被人认成村花。
  制片人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沈木栖强大的感染力让人认可她扮演的角色。
  他上一部电影的女主角张蔷说沈木栖演技被低估还真不是随便说说,沈木栖这姑娘演的太自然了,很难让人相信她是演的。
  但翻看她演的其他角色,就能发现这些角色的差异十分明显,几乎很少有相同的地方,只有放在一起对比才能发现她的演技有多恐怖。
  演什么像什么,这是多少导演梦寐以求的好演员。
  他现在对沈木栖是越来越喜欢了。
  如果他的姐姐真的像沈木栖演的那样就好了。
  想到这里,郭导叹了口气,看着眼前的制片人莫名不爽:
  “放假啊?那是不是还得给大家发个大红包。”
  “发个红包也不错,反正咱们剧组经费也足。”制片人想了想,还真点头。
  “行行行,你看着办吧。”郭导没好气地把制片人往门外一推,放假就放假吧,现在天气确实不好,他待着也难受。
  制片人说的也对,这个时候的沙漠环境实在太恶劣了,被批评过不注重演员安全的郭导知错就改。
  刚好他也可以趁这段时间将拍摄到的素材捋一捋,等明年天气好一点再根据捋好的素材补拍一些画面,这部电影差不多就成了。
  放假的通知一放出去,整个剧组都沸腾了。
  “终于从牢里放出来了!”
  “制片人万岁!”
  大家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就开始收拾行李,生怕晚一步就会被郭导改变主意留下。
  不过半天的工夫,整个剧组的人就走的差不多了。
  沈木栖走在空荡荡的村庄里,一时之间还有些不习惯。
  “你怎么还没走?”郭导看着找过来的沈木栖,有些疑惑。
  “郭导认识这里的领导吗?我想把这段时间研究的土壤改良技术交给这边的领导。”沈木栖说出自己的来意。
  “你在戏里鼓捣的那个技术啊?”郭导恍然,“这确实是个好东西,可以交上去。”
  “我一般只管拍戏,还真不认识什么领导,走,我们去老张那边,他门路广,很多事情都是他给我办好的,一点没让我操心。”
  说着,郭导就带沈木栖去找了制片人。
  制片人当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很快就联系了当地的领导。
  郭导的名号还是很响的,当地领导也很重视他,很快就安排了见面。
  这位领导姓胡,是个很朴实的中年女人,很符合沈木栖心中一心为民的人民公仆形象。
  一进来,就客客气气地让人给他们倒水,让他们坐下详谈,一点领导的架子都没有。
  “请问是拍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吗?”胡领导豪爽大气,“有困难就说出来,我们这儿虽然经济条件不好,但人民群众还是很朴实的,有问题能解决肯定给你们解决。”
  “当地已经给我们电影很多便利了,不敢再麻烦您,这次来是拍摄的时候有些意外收获,想给您看看,能不能用的上。”因为领导是看着郭导说的,所以郭导也直接回答了,制片人阻止都来不及。
  这个老郭,这话听着也太有歧义了,就没个靠谱的时候,制片人暗暗瞪了郭导一眼。
  果然,原本和颜悦色的胡领导脸色立刻就变了,严肃地看向郭导,下了逐客令:“给你们剧组提供便利也是为了宣传当地,发展当地经济,不用特意感谢,如果没什么事的话你们要不就先离开?正好一会儿我还有个会议要开。”
  “不是啊,我们不是想贿赂您,”郭导一愣,明白对方是误会了,赶紧看向沈木栖,“快快小沈,把你那资料给领导看看!”
  一旁正发呆的沈木栖听到郭导叫自己,赶紧将手里的文件递了过去。
  这也是个愣头青,估计发生啥都没搞清楚,制片人头上的青筋突了突,就算是搞艺术的也用不着这么纯粹,早知道来之前提前交代两句了。
  另一边胡领导也在心里打了个问号。
  郭导这个样子,实在不像是有心眼贿赂的,而且这小姑娘的文件,应该也是一路拿进来的。
  就这两个人这幅松弛的模样,贿赂或是陷害的话应该也没这么明目张胆吧?
  虽然还是很警惕,但胡领导想想郭导毕竟是总台的导演,是和自己一样吃国家饭的,最后还是将文件接了过来,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
  这一看,胡领导就陷了进去。
  好半天之后,她才眼含激动地抬起头:“这个文件我不确定是否真的可行,我需要找个专业的人看看,你们在这儿稍等一下。”
  说着,胡领导就安排秘书招呼他们,自己带着文件找人开会去了。
  “没想到领导还挺重视小沈的技术。”郭导有些意外胡领导的态度,他以为以这位的职位,应该会把事情交给底下人处理,没想到居然会亲力亲为。
  制片人不动声色地踢了他一脚,还在人家的地盘上呢,说话注意点。
  “我们领导就是爱操心。”一旁的秘书见状笑了笑。
  “呵呵,哪里哪里。”郭导尴尬地附和了几句,乖乖闭嘴了。
  沈木栖见状也不说话,直接在脑海里头脑风暴。
  这是她获得唐梨馈赠后有的习惯,太过清晰的脑袋总是会不由自主收集太多信息,有时候处理起来会很麻烦,所以比起外界,沈木栖更喜欢在脑袋里学习。
  三人这一等就等了很久,中途还在这边的食堂吃了顿饭,一直到下午两三点,胡领导才满脸喜色地带着一群人重新出现在办公室。
  “请问这项技术的发明者在吗?”看到三人还在,胡领导刚要说话,她身后的一个老人家就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在的。”制片人这次动作很快,赶在郭导之前指了指沈木栖。
  “这……”专家们没想到对方会这么年轻,一时之间愣在了原地。
  “是的,我就是。”沈木栖的思绪从脑海里退出来,看向眼前的老人家。
  “哦哦,那个,我们可以聊聊吗?那个转化,你是……”最先开口的专家很快回过神来,将自己刚刚没看明白的问题问了出来。
  “这个啊……”沈木栖了然地点了点头,这确实是前期研究的有点小难点,她当时也卡了半天,后来还是灵光一闪才搞定的,对方会这么问也没问题,沈木栖将自己当时的思路和整个过程的原理告诉了对方。
  “原来如此,我这边也有一个问题……”
  第一个专家的问题刚问明白,下个人就迫不及待的上前。
  胡领导等几位领导见年轻的沈木栖侃侃而谈,能当她爷爷的专家和学生一般围着问个不停,对视一眼才道:
  “我看大家的问题还有很多,要不我们安排一个会议室,大家坐在一起详谈?”
  “这个好这个好!”
  大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一群人又浩浩荡荡转战会议室。
  大家一一入坐,胡领导的秘书亲自将文件打印了几份分发给在座的领导和专家,一旁陪坐的制片人和郭导都没被落下。
  技术具体落实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文件上的说明也就是个大概,大家的脑海中还有许多疑惑,沈木栖作为主讲人站在台上给大家讲解,大家在台下踊跃发言。
  等专家们的问题都得到解答之后,几位领导又和专家们聊了聊,确定项目是可以落实了之后,郑重地向沈木栖提出了几个问题:
  包括技术的最终成果,推广的成本等等问题。
  “嘶——”郭导听着台上的沈木栖直接就是“沙漠变绿洲”“彻底解决用水问题”,顿时觉得事情好像有些不对。
  “这还是咱们剧里的那个技术吗?”现场的气氛很严肃,郭导也不敢大声说话,只能低下头悄咪咪问一旁的制片人,“我看当时小沈搞那个改良的技术都很难,怎么现在直接就大跨步了呢?”
  “你到现在还没看出来吗?人家在剧里是收着了,这技术估计当时就琢磨好了,只是不好在剧里拿出来,怕蹦人设,”制片人像看榆木脑袋一般地看了郭导一眼,“人家连全息投影技术这种技术都能拿出来,改良水土哪里会难成那样?”
  “真可怕啊,你说这种天才的脑子是怎么长的?”郭导看向台上游刃有余的沈木栖,眼中满是佩服。
  “要是荒漠能得到有效治理,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我们的驻边战士和为防风固沙工程辛苦劳作的工作人员生活也能得到改善了。”胡领导说着说着,眼中闪过一丝泪水。
  但谁也没笑她,因为在场很多人都很激动,一点没比她好到哪里去。
  “那时候的日子真的苦啊,多少人的青春都献在沙漠里了。”
  “是啊,那会儿大家一口多余的水都舍不得喝,就想着能多种一棵树,给后代多留一片绿荫。”
  “好在现在一切都在慢慢变好,特别是有了你的技术支持以后,一代代人荒漠变绿洲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等材料整理好我就给送过来。”
  “行,你送来后我就写份报告往上面递,让上面知道你的功劳,感谢你对当地百姓的支持,我们不会让你吃亏的。”胡领导拍了拍沈木栖的肩膀。
  会议后时间已经很晚了,领导们非要再留沈木栖他们吃饭。
  “走走走,别客气,饭菜早就准备好了,特意请的我们这边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师傅做的,味道别提多好了。”
  三人盛情难却,只好又去当地食堂吃了顿饭。
  这次开的是小灶,可以看出确实是精心准备的,一道道菜看上去特别丰盛,关键味道也确实没得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