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每到电影开始播放,灯光就会调暗,部分灯光完全关闭。
  章驰一直坐在第一排的位置。虽然仰起头看电影很累,但至少可以保证,有人从后面入场的时候,要走非常长的一段路才能找到她的座位——
  在此之前,她早就反应过来不对劲了。
  新进来的观众也不会特意去看前排的观众。他们一个个依次落座,等待电影开始。
  接着播放的电影叫《上学》。
  主人公是一个医学生,她从小立志成为一个医生,但由于她生长在贫民窟,家境贫寒,医学院的学费非常高昂,父母心有余而力不足。
  她从十几岁就开始打工挣钱。
  每当她攒够一笔钱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突发事件将她攒的所有钱掏空。
  好像老天爷故意在玩她一样。
  生活的磨难不能阻挡她学习的热情,她一直保持着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
  成绩不如她的富家子弟有时会对她进行嘲讽:“分高有什么用?你掏得起神经外科的学费吗?”
  神经外科是医学院学费最高的专业。
  在电影里面,成为神经外科医生是一件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在亲戚面前非常有面,许多人靠当医生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当然,电影总有一些艺术夸张手法,神经外科医生是否有这么抢手,值得一个待定。
  高考成绩出来,她考了全校第一。
  但是报志愿的时候,她犹豫不决。
  她根本交不起医学院的学费。她甚至连普通大学的学费都交不起。
  主人公藏起了成绩单。
  她放弃上大学了。
  她在网上发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许多网友为她感到遗憾,他们甚至希望通过众筹帮她缴清学费。
  主人公拒绝了。
  新闻报道了她的事件。
  过了一段时间,海恩科技公司的人找到
  了她。
  原来,海恩科技公司有专门的助学金项目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在海恩科技公司的帮助下,她顺利进入了医学院,在医学院里,她依然名列前茅,经过了八年的学习,进入了工作岗位。
  她成为了医院的明星医生,父母都为她感到骄傲,他们摆脱了贫民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画面一闪,又是多年以后。
  她结婚了,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他们都发誓要成为像妈妈一样的人。
  全剧终。
  改造营18)
  屏幕一黑,跳出来一张图片,上面只有一行字: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接着再一黑。
  演员和制片的名字缓缓往上滚动,最左边又是一个金色的logo,一个正在跳圈的海豚。
  底下还是六个大字:“海恩科技赞助。”
  商业片。还是拍得稀烂的那种。
  刻意的曲折就好像一块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的黑面包。
  本意是想果腹,最后连昨天吃的都在抠搜喉咙的时候一块吐了出来。
  还不如不吃。
  最后一部电影是《爱上劳动》。
  有了前面几部电影的教训,章驰的注意力已经完全没有放在电影情节上了。
  对比这四部电影,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都不大一样。
  首先是年代,最远的是《上学》——通常久远的故事都会在开头的字幕标记上时间,还会打上昏黄的滤镜。
  其次是背景,每一部片子的故事都发生在白银共和国,《爱德华的救赎》主要场景在城市在繁华地段,《改造》里面着重描写了贫民窟和监狱的生活。
  大团圆结局的商业电影必不可少的要素是生两个孩子。
  狗尾续貂的刻意。
  ——白银共和国的生育率恐怕不大好看。
  《改造》里面的监狱跟这里非常不一样。
  环境卫生比改造营好很多,也没有像这里一样的积分制度,所有的餐食都不需要花钱购买——监狱免费提供。每一顿都是三荤一素。
  社会文明程度非常高。
  她是奥天帝国的人,但是完全能够看懂和听懂白银共和国的电影。
  不单是她。
  所有监狱里的犯人都没有交流障碍。
  这两个国家用的是同样的文字和语言。
  通常情况下,很有可能,这两个国家很有可能在很早之前,是由一个国家分裂出来的。
  也许在地图上非常近。
  不止海洋。
  可能陆地接壤。
  《上学》里面,医学生不仅要学习医学知识,还要学习编程和电子设备维修技术,他们需要准确的判断脑机、各个部位神经里的哪些电子元件出现故障。
  《爱德华的救赎》和《上学》里都提到大学学费非常昂贵——也符合周柯之前的说法。
  都是一些非常琐碎的知识。
  而且电影经过艺术手段加工,也很难说是否完全反映了真实情况。
  《爱上劳动》也播到了尾声。
  章驰吃光了所有的爆米花、巧克力棒还有汽水。
  时间来到8:45。
  8:50,电影彻底结束。
  这是电影院今天最后一场电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