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早上过去,方岚没选出满意的人,要不是觉得力气不够,就是觉得来人软弱胆子小,甚至还有人想要偷偷朝她行贿,被她赶了出去。
  到了午时,送食的宫女要来布餐。方岚已是元婴,即使五六百年不进食仅靠着灵力修行也不会饥饿,往日为满足口腹之欲偶尔也会吃上几口,但今日她想到要办事,便推脱了午膳,看起了别的尚仪送来的名册。
  即使每位尚仪只点了四五位人,但共有四十八宫,也有一百多人要选。
  离翠微宫最近的太极宫名单却不知为何被压在了最底下几份,轮到王月卿时,又是大半日过去了。
  她忐忑地和太极宫另外三人一同踏进这栋她从前未曾来过的玉楼,一楼的厅堂内摆了各式的花。方岚坐于一把红木的太师椅上,头顶的牌匾上挂写着“海纳百川”四个大字,身后则是平铺着一副长轴的洛神女图。
  进来前太极宫尚仪提醒过翠微宫的赵尚仪规矩众多,王月卿不敢多看,余光瞥见再往里些的一座屏风。
  方岚先挨个问了年纪、修为,再捏了各人的臂膀,捏过就叫人回去了。
  最后只剩下王月卿一人,捏到她的时候,方岚轻咦了一声,顺势去捏王月卿的手。摸到她手上的细茧子,才道:“我见你长相秀弱,看不出来也是善于使剑的。”
  这里的“善于”只是对于各宫中只做些后宫杂活的宫女而言,要是按方岚对修行弟子的标准来看,其实是远远不够格的。
  方岚得意道:“你们这些人的修为高低,我一眼便看得出。身法精妙,看脚步也判断得了。唯独在识人断诀上,因这天宫内用不了法的缘故是差了一些,得捏过才能知道善使什么兵器,会掐什么法诀。”
  从方岚的反应中,王月卿知道自己要是隐瞒自己曾是承明宫弟子,说不准就能引起好斗的方岚的注意,顺势进入玉芙楼。
  但这样隐瞒的行为是叫人不耻,她犹豫了片刻,诚实道:“回素心仙子,我原是承明宫的弟子,往日里确实常用剑与人对练,不过是软剑。”
  “原来是承明宫的弟子。”王月卿内心的纠结是方岚所不知道的,她皱了皱眉毛:“那你这修行可就比旁人差了太多,我见过承明宫排行前些的几个弟子,同是筑基的修为,技法法诀已掐得出神入化了。你还该回去多修行修行。”
  听到这,王月卿遗憾告退,她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有种空落落的遗憾充盈着她的心。
  许是因为自己与夫君死亡的真相只差了这一步之遥?
  不,她觉得应该是更深层的一些东西。
  考虑到兰陵的死,或许牵扯是进了天宫高层的争斗,王月卿没敢直接问,更不敢主动向方岚透露这份关系。
  出了门后,她深深地看了一眼这栋玉芙楼,与门口候着的另外三人一同返回太极宫。
  而方岚在王月卿走后,她抓起桌上的茶壶,嘴对嘴的咣咣喝了两口,走到了玉屏风后,将手中的名册递给沈晏清看。
  沈晏清随意翻了翻:“你很中意最后的那位……王月卿?”
  太极宫的名册要比别的宫的厚上数页,除了简单的名册外,还有太极宫的尚仪额外附加在后边更详细的资料。
  他原以为会是一些人生经历,太极宫尚仪对每个人的优缺批注等等,但等亲眼瞧见了,才发现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这竟是每个人的生辰八字、阴阳五行,这厚厚一撂里,甚至还有这位尚仪为这四人推衍的命理。
  沈晏清忍不住莞尔一笑:“她们这太极宫也有些意思。”
  方岚道:“这是自然的,太极宫的人出门都要算个卦,卦不好就掉头回去继续睡,睡到卦能叫他们出门了为止。
  要是算了好卦还遇上了倒霉事,就跪在地上哭,不埋怨天不埋怨地,就埋怨自己学艺不精。也没见着他们运气有多好,进太极宫里十步能遇上三个倒在地上不走的。
  我第一回随我师父进太极宫,被吓了一跳,以为他们腿折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没问到等会要走哪一步,得先算一算。
  外人看来我们天宫的疯子够多了,那是太极宫的人少出门,否则早号召着各路人马,举着铁楸就要上山把这祸害的凶地给填了。”
  沈晏清听着觉得有趣,他翻到王月卿的那一页,太极宫给出的批语却是碌碌一生,乐极生悲。
  方岚道:“我特地瞧了她的手相,上头批语倒是不假的。太极宫的尚仪不像是别的宫中杂活宫女,推衍的功力极其了得,最善相术。”
  她有些欲言又止:“怪就怪在这,可我看她的面相,又偏偏是蛟龙得水、极悲生乐的面相。我虽不善推衍,可怎么也不会离谱得如此南辕北辙。这般两极相对,仿若一念生、一念死,要不是她功法非凡,就是她日后有一道奇遇,总之这人不简单。”
  方岚能看出来的东西,太极宫的人又怎么会看不出来?沈晏清没有多言,玉芙楼的管事宫女不过无关紧要,哪能比得上重华宫元婴期的素心仙子。
  他知道方岚意动:“你既好奇,就叫她来玉芙楼试试吧。”
  方岚又纠结起来:“会不会不太好?”
  “不会。”沈晏清道,“反正也没有别的心怡人选,我瞧着她诚恳踏实,还算不错。将人叫来和我聊聊吧。”
  第157章
  王月卿还未到太极宫,她满心沮丧着,忽然小道上朝她奔来一个小宫女,远远的叫住了她:“王月卿!王月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