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780节

  他们抢先占据了水路,抢夺的其实是后勤线,以水路运兵的优势对上的陈国,却不得不在陆地上支援。
  樊庆高度学习了鲁有先的兵书。
  每占一地,则立刻开始筑城守地。
  那种战法的稳扎稳打让陈国的军队几乎以为自己是在面对鲁有先。
  当鲁有先的那一套战法现在砸在他们身上。
  他们忽然意识到了那位老乌龟将军是多难缠。
  麒麟军稳扎稳打开始占据各地镇子,村落,只是一去,立刻按照之前李观一的要求,召集百姓,当众宣布废除之前陈国的苛捐杂税,并且免去三年赋税。
  打压大小世家,将不合理的,强行吞并的土地还给百姓,无地之人也有分润。
  第三则是伸张监狱狱讼,开始处理陈年冤案。
  免税,给地,伸冤。
  只此三者,民心归附。
  有陈国之内应悄悄抵达,想要引导百姓反了,却被反手举报,那陈国的间谍不敢相信,为何陈国之民,要反陈国,帮助这秦武侯来攻他们。
  那朴素憨厚的农夫回答道:“给地啊。”
  “跟着陈国,税太多了,没活路。”
  咕哝了下,他很疑惑道:“再说,俺们跟了的是太平公的孩子,太平公的儿子,那不就是咱们陈国的英雄吗?”
  “太平公之子和你,我肯定选太平公之子啊。”
  “你是不是当我傻?”
  那出身世家的间谍被这农夫一顿诘问,硬生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而世家遁逃者,晏代清先生以文鹤先生在江南,以江南大小世家尝试出来的一套手续处理,屡试不爽,只是晏代清先生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忽然抖了抖身子。
  “不知为何,我总觉得有些不妙。”
  “不应该放那文清羽独自出去的,他走的越远,我心里就越是不踏实……”
  樊庆道:“先生多虑了。”
  晏代清叹了口气,道:“最好多虑。”
  秦武侯搅动四方,兵戈之盛无敌,应国姜万象叹了口气,此刻陈国消耗太大,疲兵之师,竟然是拦不住李观一,于是调动兵马。
  以应国边军,尝试调往江南边境,施加压力。
  只是在这一股军队调动的时候。
  原本驻守陈国边境,对抗应国的岳家军,忽然在没有朝廷军令的情况下,近前百里,一股兵锋森然,就这么直戳着应国的后腰子上。
  只要这一支军队敢前去攻击江南。
  那么这一股岳家军兵团,就敢一枪戳在应国后方。
  岳家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
  破敌军,游奕军等五支精锐直接往前盯着,除去冲阵顶尖兵团的背嵬军之外的岳家军核心都在这里,时时刻刻等待着机会。
  于是这一支军队不得不止住了。
  姜高前去提议:“为何不和秦武侯联手,共克陈国?”
  姜万象看着他许久,叹息道:“陈国好破,小国耳,名将寥寥无几,可若是秦武侯崛起,那气焰张狂,则难以制住,为今之计,当削弱秦武侯,而和陈国联手。”
  姜高怔怔许久,道:“父亲,您变了。”
  姜万象怔住。
  姜高看着姜万象,道:“往日父亲所说,是天下英雄豪杰,皆可为敌,堂堂正正,胸中自有豪迈之气,不畏惧任何人,可如今,父亲没有了这一股王者之气,渴望的是和陈鼎业联手削弱李观一。”
  “而不是和李观一一起吞并陈国,然后仍旧有无穷信心,认为之后二分天下,一决雌雄,应国也不会输,您什么时候,失去了这一股傲气呢?”
  姜高带着一种复杂和悲痛的目光注视着父亲的白发。
  “……您,在怕他。”
  姜万象拈着白发,忽然大怒:“滚!”
  “滚出去!”
  “滚!!!”
  拿起桌子上的棋盘扔出去,棋盘砸在了姜高的额头,砸出一个不小的伤口,鲜血滚滚落下,姜万象似乎是气急攻心,大声咳嗽起来,姜高被人拉走。
  姜万象大口喘息,最后看着铜镜里面的白发,这豪雄一世的英雄皇帝,此刻却感觉到一种恐惧攥住了自己的心,就算是英雄如何,他也会老,会怕死。
  他真的在害怕那个年轻的麒麟。
  哪怕和毒龙联手,也要死死压制他么?
  一开始战略的前提,就已经失去了皇者堂堂正正得胜的气魄,姜万象有无数的理由可以解释,说为了所谓的堂堂正正,而选择对国家没有利益的举动,那不是痴儿么?
  可他却又有感觉,自己开始怕输了。
  自己的决策开始保守。
  自己不再那么贪婪地渴求着胜利。
  自己失去了堂堂正正得国的心。
  这种心态,到底是对,是错,是该追求利益,还是追求那种气魄。
  合纵连横得国而定天下,这种最为符合利益的方法是对的;还是堂堂正正,一口气气吞万里得到国家天下,才是最上乘。
  这两种方法,这两种心态,到底哪个才是对的?
  姜万象就在这油灯之下,看着油灯和铜镜里面的白发,一直到了日出的时候,他忽然明白了,伸出手指,看着手掌上的皮肤,拈着白发,许久后,他看着窗外的大日升起,道:
  “……我不是怕了,原来如此。”
  “是我真的老了啊……”
  “哈哈,我也会老,我也会老,我这胸中一口英雄之气,也会老啊,短短几个月,我就已经变得不像是我了……”姜万象把铜镜翻倒了,闭目许久,眼角垂泪。
  年少英雄,老来颓唐,少年锋芒毕露,老迈则保守后退。
  我亦是逃不过去啊。
  当真羡慕你,陈辅弼!
  应国仍旧选择了和陈国去联手,派遣兵马,压制江南。
  但是这一次,没有派遣其他将领。
  而是——
  二皇子的臣子心腹,贺若擒虎。
  太子一系,神威大将军宇文烈。
  两位将军,同时攻江南之地,天下汹涌,既然秦武打算直接从西域而落,吞西南,撕裂沿着水路的所有陈国城池,一只把从西域水系开端到入海口这一片陈国疆域都吞了。
  那么我就把你的目的地给吞了。
  拦不住你西域,还镇不住你江南了?
  天策府名将,皆在那西域和镇西雄城里,而在江南之地,留下的是十五万的麒麟军,以及大量的内政人才,没有什么名将储备。
  宇文烈出兵,贺若擒虎也在。
  此刻出兵江南,是应国和陈国对制止李观一崛起的最后一次努力,而在应国朝廷上衮衮诸公眼底,姜万象同时把宇文烈和贺若擒虎派出去,毫无疑问也在考量东宫之主。
  太子那一声暴喝,代表着自己的变化。
  也唤醒了姜万象心中的豪情,在生死苍老面前,这位应国大帝对继承人有了最后一次挣扎考虑。
  若可吞并江南,则太子犹有希望。
  若是宇文烈兵锋威烈,也会选择太子。
  而若是贺若擒虎成功,则会选择姜远,拿不下江南,让秦武侯势成,也会选择姜远。
  此战,同时代表着,天下之变化,以及应国的未来。
  无数人的未来和天下的大势,都会因此而变化,究竟是秦武侯的大势被阻拦,太子姜高继位应国,还是说秦武侯兵锋无敌,二皇子姜远成为皇帝。
  这都会极大地影响天下的未来。
  这一次出兵的乃是精锐大军,是宇文烈大将军和贺若擒虎率军,而面对的只是一群后勤,内政所在的江南。
  充其量,只有区区一个剑狂。
  但是可惜。
  还有一尊剑狂。
  剑狂慕容龙图,还有一剑。
  以镇江南!
  第113章 天下风云变化日,当是祥瑞明珠来
  又是一年江南,又是一年雨落。
  慕容世家,一身青衫的老者从容伸出手来,看着雨水从天上落下,落到人间,神色从容温和,宁静已极,虽天下兵戈已动至极,而这江南之地,仍旧是平和。
  这江南全境,那十五万精锐麒麟军驻守各地。
  因着江南之地势,这些麒麟军主要是驻守于陈国和应国的接壤诸城,其中又因为和岳家军的盟约,其中有十万麒麟军是驻守在应国方向。
  如今李观一名望极盛,就算是陈国,应国皆有兵马往江南而来,江南百姓却也都民心安稳,不曾为这兵锋夺了心神。
  慕容龙图看着河流之中,泛起些微涟漪。
  涟漪扩散开来。
  “……天下兵戈盛也。”
  “就连这江南,也难有安定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