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809节

  魏懿文道:“正是。”
  姜万象胸膛剧烈起伏,但是这位垂老的帝王目光狠厉许久,道:“允!”
  魏懿文又道:“还请太师率虎蛮骑兵前去回援。”
  “先前太师兵锋只是因为在西域之中,孤军深入,而狼王攻我城池,不得不回援,如今太师在国中,自有气运,而秦武侯孤军深入,形势,确实已经变化。”
  应国朝廷朝会结束,姜万象独自回宫,于那摘星楼之上,握着这卷宗,看着战报,听得后面有脚步声,侧目看去,却见得了太师姜素前来。
  姜万象忍住了心中的刺痛,仍可以自嘲笑道:
  “小看这小子了,却被打的如此狼藉。”
  “此战之败,我大应不至于伤筋动骨,却也是彻底断了在十年内争夺天下的可能了,太师觉得,我该要用哪个子嗣作为太子?”
  姜素回答道:“国家之大势,不是臣该说的。”
  姜万象道:“此刻就只你我两人,且试言之。”
  姜素缄默,然后回答道:
  “如今之天下,我大应和陈国,已再无争夺天下的可能,大应国的机会,休养生息占据北方是一条道路,若是如此,天下反而不会发展成为彻底的大乱。”
  “要与民休养生息的话,太子姜高,更为适合。”
  姜万象讶异,咳嗽数声,笑道:“我还以为,卿会说,是我二子姜远,才符合乱世君王之道。”
  姜素即便是坐下,一身黑袍,也是极雄伟,道:
  “若是未来天下,我大应犹自国力强盛无敌,气吞万里,而周围强敌环绕,那是姜远殿下的机会;可如今天下未定,我大应屡屡受挫,需有休养生息。”
  “继续下去,这万里大国,会自行崩溃。”
  “又需联合陈国陈鼎业,共抗秦武,如此十余年内,不可有争端,大应的底蕴还在,朝廷的根基还在,这不是短短几次局部的战场胜负就能够撼动的。”
  “军中尚还有臣,有秦玉龙,有贺若擒虎,宇文烈,而李观一所部能称得上名将的只有他自己,薛国公虽在,却不可能力战。”
  “以太子仁德,我大应可以修养数年;而以二殿下之秉性,勇猛强悍却又睚眦必报,在即位数年之后,还会有大战。”
  “彼时,更是要灭亡。”
  姜万象讶异,咳嗽数声,缄默道:“到时候再说吧。”
  “我这老东西,尚且还有几分力。”
  太师姜素和姜万象下了一局棋,起身离去了,姜万象一直到这个时候,看着太师姜素出宫,方才终于忍受不住,看着那边的战报,面色苍白了下,忽而一张口。
  一口鲜血喷出,落在地上。
  晃了晃,这数年前兀自还气吞万里山河的应国大帝直接半跪在地,眼前一阵一阵的发黑,心脏抽痛,抬起头来,却见到了年少时那女子画像。
  忽又觉得,这妻子画像,越发地灵动真实,如要来寻自己。
  猩红刺目,摘星楼中的长明灯忽然剧烈晃动。
  ……………
  李观一率军攻应国边疆,这一次倒是感觉到了大兵团远离后方,孤军深入的感觉,攻击的兵团率领有七万战兵精锐,但是对应的后勤,每过百里都要增加一部分。
  此刻已是后勤兵团也抵达十万的层次。
  李观一之前不懂得战阵的时候,对于后勤压力为什么那么巨大并不了解,此刻成为一地之主,才逐渐明白过来,大军前行,人吃马嚼,每日消耗激烈。
  从后方运送粮食,补给,则需要三线军团。
  这些士兵,平日自己耕种田地,时常训练,自己储藏的粮食也足够平日的消耗,而一旦大军开拨,战争动员,这些府兵就会成为全职的后勤士兵,一切消耗都需要天策府承担。
  运七万人所需的粮至千里之地,在路上这些后勤部队就得吃掉一大半。
  运送的粮食越多需要的人越多。
  需要的后勤部队越多,则代表着路上损耗的粮食越多。
  路上损耗的粮食越多,则代表着出发时候带着的粮食也要更多,这是一种滚雪球的姿态,越是大军深入敌境,消耗就越是巨大。
  所以说,战场只是庙堂的延伸,而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的就是金银。
  除非李观一所部天策府也如同这个时代的常态大军。
  每抵达一地,遍及侵掠百姓的村镇,强行收缴军粮补给,若有不从者则杀之,否则只靠江南一地根本支撑不了多远。
  可若是天策府做出这样的事情。
  不提天下之变化,不提李观一自己的心境崩塌。
  就连这一支悍勇无比,天下强军,都会从内部自行崩溃,李观一看着每日战报的粮食消耗,额头都在狂跳不已——
  这一次远征,和西域不同。
  在西域的时候,李观一那人吃马嚼都是蹭得李国公,从李国公长子那里,诈了不少的补给出来,后来有六十余城,而战场的主要位置,就是在西域。
  李观一完全不需要承担大军开拨千里的消耗。
  和这一次,完全不同。
  李观一看着战报上用朱砂描绘出来的文字,呢喃道:
  “完犊子了……”
  “这军粮消耗也太快了。”
  晏代清两年积累,慢慢积攒在粮库里的那些粮食,李观一一次远征给他耗费了至少四成,而且伴随着继续远征,消耗还会越来越大。
  可能从江南运送十万大军一日之粮。
  路上就要消耗掉十万大军七日之粮。
  这还是长风楼在这征战的时候,将自身的粮食无偿给了李观一,只让李观一签一个财报单便是。
  有薛家女子玩笑道:
  “楼主说,君侯每签一单,便有一日要陪我家大小姐。”
  “不知多少时候,可以买下君侯日日夜夜,生生世世呢。”
  李观一咧了咧嘴。
  这位女大商人,口上功夫可强得很,李观一不是对手。
  本来想要狠狠地反驳,什么叫做买下日日夜夜。
  他陪大小姐,可不需要金银。
  但是,每天的粮食损耗实在是太多了,李观一几乎可以肉眼感觉到晏代清的怒气值正在无形之中上升,自己若是把他两年辛辛苦苦,如同仓鼠一样富民强军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积攒出来的储备粮食都给吃干了的话。
  晏代清指不定直接眼睛一黑晕过去。
  不管怎么样,手底下的兄弟们需要开口吃饭。
  君侯威震天下,但是穷苦无比,不得已卖身,也只如此。
  李观一豪迈地签了单,拿了粮食走,气宇轩扬。
  后面传来那女商人的大笑声音。
  却是比起这君侯,都要豪迈!
  只是即便如此,也不是长久之计。
  此刻入应国已两百余里,伴随着固守城池,以及战阵伤兵退战,他带出来的这一支军队的人数也从七万精锐,降低到了四万。
  李观一自语道:“差不多要结束了。”
  “见好就收,才是好事。”
  只是随军的军师风啸告诉他,粮食已经跟不上了,情况已经到了风啸都不喝酒的级别,而后勤跟不上的情况,也不能贸然往前。
  风啸咬着干枯的茶叶,道:“君侯,我等已克诸城,得要想想办法去拿军粮啊。”
  秦武侯麾下上下,都已杜绝了去搜刮百姓的想法。
  秋毫无犯,甚至于隐隐有自傲之心。
  可人要吃饭。
  李观一道:“世家呢?”
  风啸叹了口气:“那什么,都跑了。”
  李观一惊愕道:“跑了?”
  风啸咧了咧嘴:“那个,文清羽手段太狠了点啊,就算是他动手的时候,不起半点的痕迹,可是那帮世家也不是傻的啊,这几年,他们发现在江南的世家几乎全部都覆灭。”
  “一个个的旧案都给掀起来,掀了个底朝天。”
  “他们看不懂文清羽和霄志的手段。”
  “但是他们知道世家众人的下场。”
  “这帮人,跑得比谁都快。”
  “什么都没有剩下,只是走之前,还把什么债务之类的,从百姓身上收割走了,又把那些个铺子用高价钱给了普通老百姓,自己倒是顺势撤出去,赚了个盆满钵满。”
  聪明人很多。
  李观一叹息道:“可惜了,南宫无梦,没能跟上,否则的话,没准还可以在世家的墙壁里面挖一挖,找到点什么东西。”
  风啸道:“有薛大楼主帮咱们收拢商行的粮食,至少帮助我们麒麟军,节省了三成的后勤代价,但是继续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
  “不如,我们去村镇里面去买买粮食?”
  “商会毕竟还没有涉及到那里。”
  李观一点了点头,此刻正是他们又拿下两座城之后的情况,李观一本来觉得攻城极艰难,但是当他发现在溃兵剧烈打击士气的情况下,这些算不上雄关要塞的城池。
  也没有那恶心死人的超巨型城墙。
  没有遍布弩矢的甬道。
  更没有护城暗河,没有内城外城,内城之内也没有储备足够十万人吃一个月粮食的城池,没有那种钢铁一样的坚韧意志。
  难打的不是攻城战。
  而是鲁有先。
  在破鲁有先之后,各城池守军并无什么可以拦路之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