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豆浆放到了大铁锅里熬煮,周檀坐着小板凳弯着头,往灶膛里头添着柴,时不时起身搅和几下。
  顺带着心里大致算了下他目前的资产,拿出了怀里那份药材单子。
  林郎中刚才亲自过来把药材送了过来,里正没有让钱三他们自己凑药材,而是将银子凑齐了交给林郎中配药。
  这是明着防止钱三家使坏。
  林郎中还给他列了份药材功效和价钱单子,让他可以对照着补身体,或者去镇上药铺卖药换钱也不至于被哄了去。
  那份单子如及时雨,解了周檀不懂药的急。
  面对不知道该如何感谢的周檀,林郎中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别耽搁时辰了,赶紧做豆腐去。”
  周檀:“……”
  ……
  展开药材单子——
  土茯苓、山核桃、甘草、麻黄、桂枝、金银花干、干姜……
  价廉价高都有,大多用于日常滋补或是风寒,样数很多,每样量都不多。
  周檀仔细辨认着字迹,看到里头居然有干姜还有些喜色。
  林郎中面冷但心很细,每份药材都挑拣着耐保存的法子处理好,最后还都用油纸包单独包了起来,以防串了药性。
  周檀看完整张单子后,觉得暂且不急着将这些药材卖出去,如果豆腐能赚到钱,留些日常药材在身边也安心一些。
  既然这十两银子暂且变不了现,他将目光放在了剩下的银钱上。
  桥水村一共赔了五两多银子。
  而除去牛车、黄豆钱和日结的柴火钱,周檀昨日和李桂两人将先前买的东西交给老文叔后,又冲进了瓦子里。
  家中无甚存粮,他纠结半天,觉得光靠吃豆腐填饱肚子也不是个事儿。
  南崖县不属于北地,也离梅雨纷纷的江南和西南十万大山相隔甚远,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至于大米,尤其是精米,被商人炒得价格高昂,他如今是吃不起了。
  进了粮店:
  一斗细面35文
  一斗粗面8文
  ……
  没有经验,周檀只能按照现代思维去考虑,现代一个成年男子的主食摄入是200克到400克。
  但是在这个朝代,除了粗粮外,几乎没有其他营养摄入,所以这些面几乎就是他大部分的营养。
  虽然没有研究过古代物价,他也听说过诸葛司马饭量之争,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至少需要一斤。
  也就是说,一斗面只能吃上半月左右。
  粗面的粮价还在周檀接受范围内,但口感实在不敢恭维。好不容易将米缸里的黑面吃完,他实在不想再体验一把小刀剌嗓子的刺激了。
  于是忍痛买了一斗细面、两斗粗面,打算两种面掺着吃,还能吃得久一点。
  家里盐还剩下一些煮过的白盐,但他还是又买了一合盐。
  小小一个茶杯大的竹筒,三十二文。
  装着周檀之前见到的那种青白色盐粒子,里头还掺着不少泥土砂砾。
  他原本还想买支马尾青竹牙刷,结果一问价钱居然要二十五文!
  周檀顿时觉得杨柳枝加青盐渣子的组合又可以了。
  豆腐还没有卖出去,在见到回来的银钱前,周檀还是打算省着点用,将银子用在刀刃上。
  至此,他这几天一共花了一百七十多文。
  除去跟春婶子用银角子换的碎钱,剩下五两银子皮儿都没破一丝。
  可见在这南崖县一隅,五两银子的购买力有多强。
  第11章 仗义
  头一盆豆腐到下午十分已经彻底成型了。
  灶台上还摆着剩下半盆的浆,这是他留着明日早起起来做的原料。
  一盆豆腐被他分成了好几份,只给自己留下了一餐的分量后,周檀端着沉甸甸的木盆往村里走去。
  林郎中家离他最近。
  这回他站在院子外头,还看到了一个小童,在看林郎中捏起了簸箕中的药材在讲解着什么。
  小童不敢走神,全神贯注地听着林郎中的话,倒是传授经验的林郎中听到了动静,回身看了过来。
  原本平静无波的眼神,在看到周檀手里端着的木盆时亮了一下,眼皮旁的褶子仿佛都舒展开了。
  周檀:“……”
  提神效果这么强吗?
  周檀用脚挡开院门,走了进来,“林老,我来送点豆腐给你。”
  林郎中赶紧吩咐小童,“去屋里拿个碗出来。”
  小童闻言迅速小跑回屋。
  豆腐从木盆里转移到瓷碗里的过程,林郎中下意识屏息凝神,直到白白胖胖、颤颤巍巍的豆腐完好无损地落到碗里才松了口气。
  “别担心林老,我手稳着呢。”
  一道带着笑意的声音在林老耳边响起,他恍然自己刚才松口气的声音似乎大了些。
  林郎中老脸一红,匆匆将一个油纸包塞到周檀手里,连拒绝的机会都不给就转身回屋。
  转身时还不忘粗声说道:“不是还要去送豆腐吗?怎么还不走?!”
  走到一半,又回过头来,干巴巴地说了句,“下次做好,直接差个人叫我过去拿就行。”
  然后脚步交叠,闪进了屋内。
  留下院子里还捧着碗豆腐的小童瞪大了眼,不明情形。
  ‘被赶出’小院儿的周檀眼底都是哭笑不得。
  那棵榆钱树底下已经没了人。
  周檀只好先端着木盆走到里正家,结果春婶子不在。
  邻居家的婶子正好出来找鸭子,告诉他钱春和人结伴去河边洗衣服去了。
  幸好两人的交谈声惊动了屋内的李桂,出来一看才将周檀拉进来。
  也是巧了,李桂刚刚才从舅舅家回来,包袱都还没放下。
  李桂把乘着豆腐的大碗放到橱柜里锁好后,就赶忙在另一个锁粮食的柜子里掏出一袋子黄豆,作势要给周檀舀满木盆。
  周檀见状赶紧挡住木盆,“那方豆腐不过三斤重,你给我两斤黄豆就成。”
  “两斤黄豆换三斤豆腐?!”
  李桂语气十分震惊且不可思议,看向周檀的眼神仿佛在说‘你不赚钱啦?!’。
  周檀默默摸了把被喷上了口水沫的脸,说出了后世经商名言,“你放心,你或许能赚,但我绝对不会亏。”
  “况且,谁告诉你一斤黄豆只能出一斤豆腐的?”
  李桂嘴微张着,受到了些许冲击,好半天都还在咂摸着周檀上一句至理名言。
  周檀只好自食其力,掏出随身携带的布袋子,称好了两斤黄豆装进去。
  才徐徐解释道:“本来该是一斤黄豆换一斤豆腐,但今日这黄豆是你二哥磨的,所以少算了些。”
  “我二哥?”李桂的注意力说转移就转移。
  周檀见他表情古怪,不禁问道:“有何不妥?”
  “你觉得他人如何?”李桂眼神微妙,反问回来。
  周檀,“……挺好的。”
  自从他明白哥儿到底代表着什么后,这一天终究是来了。
  李桂眼底闪过一抹喜色,“真的?”
  周檀疏忽了,忘记这里人听不懂好人卡是怎么发的。
  “你是我来这儿后的第一个朋友,你的二哥怎么会是个坏人呢?”周檀继续装傻,并打出了一张感情牌。
  李桂一愣,没想到自己在周檀心里这么重要。
  不由得也收起了起哄开玩笑的心思,正色道:“你想和我二哥好吗?”
  周檀心道终于来了,诚实地摇摇头。
  李桂安静看了周檀双眼片刻,真的没有在里头发现什么后,心里有点遗憾,但也不多。
  毕竟——“我猜也是,又是我娘自己瞎猜出来的,幸好你没看中他。”
  周檀都做好了和新朋友决裂的准备了,眼底不知不觉间都带了些郁郁,闻言被这猝不及防的转折搞得愣住了。
  “?”
  李桂吐槽,“自从我大哥秋收前定了亲,我娘就天天盼着给我二哥的事儿也解决了,这都有些魔怔了!”
  周檀疑惑,“我瞧着你二哥在村里应该挺受欢迎啊。”
  而李桂二哥今日那般作态,给人感觉也不是不配合的人。
  看出了周檀疑惑之处,李桂还特意走到门口看了看人回没回来,确定这家里就他们俩人后放心下来。
  拉着周檀就做到了炕上,愤愤地表示了对李五牙儿的鄙夷之情,“他那是整日跟娘装相呢!”
  “别看他人看上去老实,比猴儿都精!比猪还懒!整日拖着娘在那儿唱双簧,闷着头装害臊,其实就是不想和人搭话在那儿敷衍!
  “等人家真信了他那副扭捏模样,又开始装傻!”
  李桂越说越生气,“我之前那几个同村玩伴儿都是被他这么一搞搅和掰了!!!”
  周檀听到最后一句,眉一挑,好像找到了李桂如此愤怒的源头。
  “呵。”
  隔着一道黄纸窗,周檀清晰听到后窗传来一声冷笑。
  安慰的话到了嘴边一下子卡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