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就是这窗——”大全婶子拧眉迟疑道,其他人的视线也随之落在了窗上,瞬间明白了原因。
  这窗也开得太大了吧!
  比村里常见的小窗大了翻两番,透光防水的油纸往上一糊,怪不得敞亮。
  大全婶子不赞同道:“你们俩可别为了贪凉开这么大个窗,等夏天一过,这窗子开这么大,化雪天能把人给冻坏了!”
  周檀笑眯眯,知道婶子是好心才劝,也不恼,“冬天再说冬天的,先把夏天过了再说。”
  窗户开这么大确实是为了透气通风和光线敞亮些,虽说牺牲了一定的保暖效果,但他们冬天有火炕和棉花厚被,到时候再把窗户用旧棉被挡上也不差什么。
  对他俩来说,物资囤粮充足,还能吃热锅子的冬天,远没有除了冰块什么避暑手段都没有的夏天难熬。
  所以开大窗,一定要开大窗!
  宁肯冻死,他也不想闷死。
  两者权衡取其轻,自然选大窗子。
  要不是琉璃在这个朝代造价太过昂贵稀少惹眼,周檀甚至想给自家全都换上大玻璃窗,那才叫一个透亮!
  既然两人都愿意,其他婶子们不认同也不会再说出来扫兴,毕竟这是人家自己的事。
  倒是这里头年岁最轻的大全婶子小儿媳暗自撇了撇嘴,自家婆母说什么呢,要是自家能有这么好的屋子住着,窗口再大些她也稀罕得不行。
  等她们看过一圈后,也想起了今日来的正事,赶紧催着周檀带她们去厨房看看,然后赶紧帮忙干活备菜。
  还没进去呢,她们就瞅见里头正在切猪耳朵的高大汉子,打趣道:“哎哟,这里头已经忙活上了啊!要不说还得是檀哥儿家的汉子眼里有活儿,对人上心呢!”
  周檀面上一窘,倒是王二身为被打趣的另一位当事人脸不红心不跳地接受了这份‘夸奖’。
  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院子里的桌椅也都摆起,顶上也扯起油布横在院子上空,遮挡炙烤下来的烈日。
  村里人离得近,请来的相熟人家基本都到齐了,五牙儿也从县里赶回来,帮着招待人。
  陆陆续续,镇上和县里也来了人,这些人李五牙儿可不清楚,王二匆匆从厨房洗干净手出来,招呼人赶紧入座,顺便将带来的暖锅礼记录归置。
  他们这边忙活得热火朝天,不知道今日的环水村里也炸了锅。
  “乖乖,这么多辆马车和驴车啊!这周家真是发达了。”有人感叹出声。
  一旁揣着手看热闹的李正根不忿撇嘴,“商贩子罢了,要说发达还得看杨家,人杨秀才都上县里读书了,日后混上官身,何愁什么暖锅礼……”
  一旁人觑了李正根一眼,忽然想起了什么,带着些存心的意思故意问道:“哎正根叔,你可是就住王家边上,老话说这远亲不如近邻,难道王二没请你——哎呀,你瞧我这张嘴,没个把门儿的。”
  李正根愤愤哼了一声,热闹也看不下去了,扭头就往家里走。
  “你招惹他干啥?那是个游手好闲的混不吝,咱没必要惹。”树底下看热闹的人们心里门清,忍不住劝刚才口快的老姐妹。
  “哼,我就是瞧不上他那副无赖德行,鼻孔还挂在天上,杨家杨家杨家!人家王家杨家和他有什么关系!”
  “这话又说回来,这王二也是真豁得出去,既然有本事在县里混,还入赘周家……”
  “没有檀哥儿的吃食方子哪有这么容易就能开铺子,你这话说的。”
  “哟,老文叔,你也去吃席啊!”一个婶子眼尖,说话间还和路过的老文叔打了个招呼。
  她看老文叔不同往日赶牛常穿的破褂子,而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穿上了一年都不一定穿一回的干净布鞋,一看就是去吃席的。
  老文叔步履匆匆,还不忘回道:“是啊,早上给牛喂食耽搁了阵儿,希望还来得及。”
  “来得及,来得及,刚刚那辆马车才拐进去呢。”众人忙安慰他来得及。
  “对啊,林郎中也才刚进去,你俩前后脚,来得及!”
  老文叔这才放下了心,和众人说了声后就大步往周家走。
  他到的时候,王二招呼他赶紧进,里面宾客都坐得差不多了,一眼就看到老木匠和他孙女坐在那里,他赶紧过去坐下。
  “你来得正好,菜马上就要上了!”老木匠开心笑道,一旁坐着的小孙女目不转睛地看着席间的热闹,时不时往外瞥一眼院子外头叫唤的驴和高高大大的马匹,满眼新奇开心。
  “你这小日子过得可以啊,老王。”今日镖局和商行的兄弟们也来了,和王二打完招呼也不见外,跟着帮忙一起招呼客人。
  毕竟后头马车上还有县尉家的管家长使,他们得给兄弟撑个面子,运气好还能搭上县尉老爷这条线。
  “你这不废话嘛!也不看看王重这小子入了谁家的赘,周家哥儿的手艺可是这个!”说话人竖起了大拇指。
  平河县离环水村路途远,县尉特意派了管事的来说明缘由:“……老爷有公事在身,实在走不开,特意让我来跟王兄弟赔个不是,日后回县里定要做东请上您一回。”
  王二当然是含笑将这个话题岔了过去,县尉哪需要跟他特意赔不是,就算两人交情不浅,这种场面话也不能应。
  宾客尽至,厨房的菜也该上了。
  今日暖锅席的菜色其实很简单,多了两个掌勺的也忙不过来。
  整条猪后腿肉切成肥瘦相间的肉片加水炖煮成一锅大乱炖,豆腐、粉条、白菜和泡发好的干蘑菇在肉片里‘夹缝求生’。
  几只新鲜猪蹄加入黄豆和泡发好的干海带,几只陶罐同时添水、文火炖上一上午,炖成蹄花汤,肉质剔透,筷子一碰便颤颤巍巍,晶莹剔透,肥而不腻。
  海带这玩意儿是个稀罕物,只有走南闯北的行脚商手里才有那么点货,商行镖局的兄弟们有些倒是吃过,但早忘了什么味道。
  红烧兔肉色泽鲜亮,酱色浓郁,丝毫没有兔子的土腥味。红油毛血旺鲜艳欲滴,毛肚、滑肉片、虾滑和海带浸泡在呛辣的酸麻的红油里,一筷子下去红油滴答滴答地流,入口那叫一个酸爽鲜辣。
  新鲜的羊肉切成丁快速烩成一锅羊肉汤,撒入翠绿的葱花香菜鲜香四溢。
  凉拌猪耳朵夹杂着翠绿的胡瓜条,清爽解腻,在一盘子浓油赤酱的荤菜里格外受人青睐。
  一旁还有解腻的番茄浓汤,酸酸甜甜,每桌的汤底都被孩子们刮了个干净。
  不论是份量,还是菜色,都豪横得令今日来吃席的村里人欢喜。
  其中红油毛血旺和番茄汤有些人吃不惯,但从县里来的镖局和商行的客人可都是大加赞赏:“周掌柜,就是这个味儿!”
  第91章 置办
  “娘, 那个周家哥儿未免太过分了!”
  东杨庄,成片的低矮黄泥茅草屋间,一户人家黄泥顶上却是灰瓦铺就, 看着就比其他人家气派不少。
  天气热,王花原本和大儿媳挤坐在门槛上乘凉,正巧这时过来个好事的婶子来串门,特意将昨日环水村周家那番车马络绎不绝的热闹气派景象学给她们听。
  等婶子走后, 大儿媳看着王花的脸色眼神闪了闪,还说道:“昨日暖锅席办得声势那般大,不请我们就算了,娘您可是王二的亲姑姑, 怎么能不……”
  “行了!”王花脸色铁青, “老大家的,赶紧做饭去,没看都什么天色了!”
  大儿媳撇撇嘴, 却不敢再多话, 灰溜溜扭身去灶上做饭。
  碗橱子上三层都锁得严严实实,只有最下头那层能打开, 是婆母每顿饭之前特意从上面几层分出来的。
  她拉开一看,翻了个白眼。
  又是不到巴掌大一碗的糙面,和不多不少正好六片的菜叶子。
  老不死的, 抠死她得了!
  日日喝这清汤寡水的菜汤和糙面疙瘩, 她眼珠子都快熬绿了。
  想起刚才来串门的婆子说的昨日周家那套席面, 她没忍住咽了下口水,又避开婆母的视线,恨恨地啐了口拿着家中所有银钱在县城享福的小叔子。
  这厢偷摸在心里骂着婆母和小叔子,那边王花却没有像平日那般盯梢紧逼不老实的大儿媳做饭, 她坐在门槛上,脸色变幻莫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汪!汪汪!汪呜嗷呜……”
  “……劳累婶子多跑这一趟了,嗯,要出门,先把驴喂饱……”
  炕上,周檀迷迷瞪瞪地睁开眼,耳边是王二在院子里和人说话的声音。
  等男人进来,他才含糊问道:“外头怎么了?”
  “没什么,昨日剩下的席面不是分给几个帮工的婶子们嘛,桂花婶子今早把空碗送回来了。”王二抬起手里洗干净的粗瓷大碗示意。
  “快些起来吧,今日不是要去镇上置办东西吗?等日头升起来,坐在驴车上也烤人。”王二将粗瓷大碗放回灶房的碗柜里,回来对还躺在炕上醒神的周檀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