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他们已经三夜没睡,要么拿着纸笔和扫描仪研究核潜艇,要么抱着电脑不放,实在困得不行,就闭上眼眯半小时,爬起来又继续。
看到江济堂,大家都紧张起来:“到时间了?这么快?”
“还没呢,还有十六个小时。”
“只有十六个小时了。”众人半是庆幸半是失望,也是江济堂实在神秘莫测,说得又是这样坚定,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意思,否则跪都要把这艘潜水艇跪下来。
“你吃了吗?”科学家们争分夺秒搞研究去了,负责人凑过来找话聊。
“没吃。”江济堂摸摸肚子,这几天他累了睡在郊外车里,饿了吃自备的食物,但从买粮食开始,还没吃过一滴米喝过一滴水。
“没吃,那我们……”负责人正要请他吃糊糊汤。
“这个不重要,”他转头问负责人,“你要面粉吗?”
第173章
面粉?
要!
肯定要!
虽然三年特殊时期还没开始,但今年已经有兆头,分到他们这个地区的东西也在减少。别说营养的东西,以前还略略能吃到七分饱,现在连七分饱都没了。
但也不好抱怨什么,连大领导都在缩衣节食饿肚子呢。
可是负责人也知道,科学家的脑子要运转起来,没有营养不行啊。现在没条件,他们咬咬牙,也得让他们吃饱一点。
所以,这些日子,士兵们好些都吃上树叶汤了。
他们还不敢让科学家们知道,这些知识分子也都是倔驴,要是知道了,肯定就不肯吃那些省下来的粮食了。
“小哥,你能弄到面粉?”负责人的眼里冒着红光,“什么价?咋换?”
“这里不方便,存粮食的地方在哪儿?”
按理说,存放粮食的仓库很重要,是不能随便让人进来的,但江济堂用他带来的那些东西赢取了整个基地的信任,所以负责人没怎么犹豫就把人带到仓库了。
仓库里堆放着一些杂粮,少得老鼠来了都叹息。江济堂没有问他们这么多人,这点粮食怎么活,历史已经告诉他答案。
他只是拍拍负责人的肩膀:“老哥,辛苦啦。”
“嘿嘿,不辛苦,哪有什么辛苦?”
说着不辛苦的负责人,努力咽下那突然涌上来的酸意。他正要问面粉的事,就看到江济堂和变戏法一样,挥一挥手,嚯,一座面山出现了。
“这,这……”
一袋一袋的面粉叠满了粮仓,从门口到角落,几乎顶到屋顶上。
“放不下,还有别的仓库吗?”江济堂问。
“有!有有。”负责人的嗓子干哑,他要带人去另一个早就空了的粮仓,走的太快,还踉跄着差点摔了。
“你看我这,毛毛躁躁的,见笑了见笑了。”
负责人有种手不知道应该往哪儿放的局促不安,江济堂安抚般笑着:“老哥,不着急,都会变好的。以后咱顿顿白面白米饭,顿顿肉,吃到看见肉就觉得恶心,吃到太胖了喊着减肥。”
“要有这样的好日子,那咱……那咱就不算白忙活。小哥,你这些都是哪儿来的啊?”
“我不是说了吗?我去联邦,给你们弄点吃的喝的。之前那个放歌的机器知道吧?用那个换的,一个值250刀呢。”
“这么值钱?”负责人张口结舌。
“科学技术值钱,很值钱。老哥,辛苦了,你们要给夏国种一棵永远不会倒的苹果树,保护千千万万这样值钱的科学技术。没有这棵树,咱们说话没人听,挨欺负。”
面粉放好了,还有土豆蛋子,土豆蛋子装好了,还有大黄豆,江济堂又变出一座肉山。负责人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肉,一块块肥滋滋的都有四指肥膘,还有好多袋猪蹄子。
“亲娘嘞,这得宰多少只猪呀?”
“生猪肉放不住,得做成腊肉或者熏肉。我这里有盐和调味料,你看是不是找人做?”
江济堂看着小山堆一样的肉,都是饲料白猪肉,口感没有土猪肉好,也没土猪肉香,但营养差不多。
只是这里也没有冷柜,只能做成腊肉熏肉。
“长官,俺来俺来。”一个小兵实在忍不住了,“俺老娘做腊肉可好吃了,先腌制,后烘烤,那腊肉啊一个个颜色鲜红香气扑鼻。俺跟着俺娘学了这一手,现在也让兄弟们瞧瞧俺的手艺。”
“好,那就交给你嘞。你再去找几个人,可不能糟蹋东西。”
“长官放心,可干不出这事儿,做坏了肉,俺娘得用鞋底子抽俺。”
几个大件的放好了,剩下都是少的。
——仅江济堂个人想法。反正负责人看到十几箱鸡蛋,又高兴,又发愁,鲜鸡蛋放不住,做咸鸡蛋么不会,怕糟蹋东西,难不成几天就把它们吃完?
比起来,奶粉好处理一些,据说都有24个月的保质期,以后就专供科学家们了,他们这些大老粗,用不上这种精细东西。
江济堂还带来了维生素,这上面倒都是夏国字,但也是一样看不懂,不过他都把说明书留下了,医生能看懂。
‘都是加营养的,以后也是给科学家们吃。’
‘还有那个糖也是,也留着给这些大宝贝吃。’
负责人守着这些东西,一向严肃的脸上压不住的笑。
另一边的江济堂则见了一个十分特殊的人,这个人昨天才坐着飞机来到这片沙漠。
因为不能透露未来的原因,他什么也不能说,只是握着他的手:“谢谢你们信任我。”
“小同志,是我们谢谢你,相信我们,帮助我们啊。”
这一天,时隔半年,厨房再一次提供了肉。
一大早的,红烧土豆炖猪蹄的浇头,配着满满一碗手擀面,全白面,一粒石子都找不出来。无论科学家还是士兵,都吃得头也不抬。
完了那些科学家还得一人吃上几片那个维生素,这可是医生根据每个人的体检报告调配的,必须吃。
格外营养不良的,还得喝完一瓶奶才能走——这得助理黑着脸盯着,他们一个个都迫不及待要和核潜艇贴贴,恨不得饭都不吃。
随行的医生在那跳脚:“一个个的身体都不好,还不好好吃饭,还熬夜!”
科学家们和孩子一样捂着耳朵就跑: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同样在食堂吃饭的江济堂咬着劲道的手擀面,再喝一口面汤,碗里的土豆烧猪脚虽然土豆多肉少,但不知道怎么的,土豆块满是肉香,又无肉的腥臊,比肉都好吃。
吃完面喝完汤,他灌下一瓶浓缩的桑葚果酱,甜得差点吐出来。但他没有吐出来,还用开水涮瓶子,保证一点不浪费。
喝完这一瓶,就只剩下最后一罐。
“老哥,领导,我再出去一趟。”
负责人就在他对面:“去做啥?”他知道这个人神秘,是做大事的,但还是忍不住问问,关心关心。
“趁着今天还没结束,我去催债。”
“啊?”
江济堂这一去就是一天,到下午才回来。
迎着漫天的飞霞,他开着车赶着好大一群牛出现了。
战士们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的牛?他们都围上来。他赶来的都是些肥壮的大黑牛,似乎是人养的,十分温顺,身上还有编号。
“这啥?”闻讯赶来的负责人看着差不多五六百头牛,下巴都要掉下来。
“战争赔偿款。”江济堂说。
比起开着电池车漫无目的在草原上闲逛找猎物,他还是更喜欢去敌人圈里自己拿。要不是时间上来不及,他会让那个国家重新回到没有牛的时代。
战争赔偿款?有过留学经历的领导围着黑牛转一圈,他知道是哪儿来的牛了。
他有很多问题想问,但现在人太多了,不能问。
“太多了,这地儿没法养。”负责人看着这些膘肥体壮的牛,爱得不行,也愁得不行。
“不用担心,”江济堂说,“我顺便也拿来了干草料和营养饲料,能坚持个把月。不行还可以先杀掉几头,过段时间再杀几头。当然,我建议你养起来,这种牛味道好,卖的贵,你让搞畜牧业的科学家看看能不能养,高价卖到别的国家去,换外汇。”
听到外汇两个字,原本还在琢磨黑牛的领导立刻走过来。对于江济堂的身份,他们隐隐有猜测,所以对他口中的信息更不能等闲视之。
“小同志,你送来的东西尽够吃了,这些牛我们养起来,换外汇。”
江济堂笑着点头。
比起吃掉,还是卖给外国富豪更有性价比。
“能换外汇?我养,我肯定好好养。”负责人简直两眼放光,“宝贝啊。”
科学家们恨不得时间慢点再慢点,可时间是不会随着人的意志变快变慢的,所以再怎么的不甘心,也到了江济堂要走的时候。他一走,核潜艇也会消失。
好在那些电脑、扫描仪和计算器都留着,太阳能发电板也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