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逆贼,大丈夫当忠君爱国,你如何对得起祖宗先辈?”
  “……”
  众人从反抗变成了集体讨伐刘将军,文臣们一个个都是极会骂人,不带脏字就能把人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一通。
  “臣愿奉裴氏女为新帝,愿为新帝效犬马之劳,死而后已。”
  刘将军跪在人群里屹然不动,又一次高声表明自己的立场。
  “臣愿奉裴氏女为新帝,愿效犬马之劳,死而后已。”
  “臣愿奉裴氏女为新帝,愿效犬马之劳,死而后已。”
  “……”
  刘将军是武将之首,在他彻底表明立场后,身后的武官也随之跪了一地,洪钟似的声音逐渐淹没了其他嘈杂的声音。
  周围的宫女太监也纷纷附和,声音落下满堂寂静。
  “今朝新帝即位,必将还天下太平,诸位若信便留,若不信便辞官,若想以死明志绝无人阻拦。”
  裴知晏说完这些话便喊了退朝,率先大步踏出了大殿。
  大局已定无论再怎么折腾,也不会改变既定的事实。
  而今他们只能祈祷蜀王能够攻打过来夺取皇位,否则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江山易主。
  前朝的消息很快就传入了后宫,沅沅站在下朝的必经之路上,等着爹爹下朝一块儿回去用膳。
  如今她的五官眉眼出落的和裴知晏愈发的相似,父女俩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吴贤总说谁养的姑娘像谁,或许是掌印大人养她久了,所以两人才越来越相像。
  下朝路过的朝臣看着她,眼中的不满恨不得化成利剑将她刺死,如此令人厌恶的脸庞天下竟还有第二张。
  “大家都不满我做皇帝。”
  沅沅目光直视着那些人,稚嫩的声音里没什么起伏。
  “你是我的孩子,登上皇位名不正言不顺,日后会受天下人诟病,你可怕?”
  这天下多少枭雄夺取江山,为求一个师出有名的由头,隐忍蛰伏,卧薪尝胆,不惜拖上好几代人。
  无论孩子以何种方式登上帝位,只要他存在就是孩子身上洗不去的污点。
  “即便我是皇子,女子称帝他们就会觉得名正言顺吗?”
  沅沅不惧闲言碎语,只要她的做的足够好,就无人可以指摘她的错处,问心无愧就不惧流言蜚语。
  “不会,你我风雨同舟,不惧天下。”
  裴知晏垂眸眼中带着笑意,抬手轻揉着她毛茸茸的头顶。
  “有爹爹帮我,我就什么都不怕。”
  沅沅拉着他的手笑的欢快,迈着小腿快步往望月楼的方向去。
  今天彩芝让人做了她最爱吃的槐花馅包子,去年夏季采摘的槐花蒸煮后晾晒,用来包包子特别香。
  国不可一日无君,登基大典经合议挑了个良辰吉日,定在一个半月后举行。
  第二日卯时沅沅便被喊醒,彩芝端着提前赶制出来的龙袍替她穿上,胸前用金丝绣着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
  沅沅散落到后背的长发被束起,戴着金色的头冠用刻着祥龙纹的簪子束起,少年帝王的威仪已具雏形。
  陪同上朝的宫女太监候在望月楼宫门外,等父女俩出来隔了一段距离跟随其后。
  随着一声上朝开始,所有官员排着队鱼贯而入,看着坐在龙椅里的幼帝,一个个眼中全是不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其他人也不敢不照做,纷纷跪地俯首向新帝请安。
  沅沅挺直小腰板看着跪在底下的人,以及跪俯在自己脚边的爹爹,眸中划过一丝紧张,按着爹爹教的绷着脸抬手说:“众爱卿平身!”
  第一日上朝只是听朝臣们议事,大多时候都是爹爹在替她回话,她只需要静静的听着看着。
  退朝后沅沅先走一步,朝臣们才散开去各自的衙门上当值。
  “全都是空口白话,一个幼童懂什么?还不是就听他一个人说。”
  “谁知道这孩子能做几日皇帝,这天下早就成了儿戏。”
  “还说还天下太平?阉狗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
  今日龙椅上的人彻底换了,可把持朝政的人还在,与以往的日子好像没什么不同。
  不过裴知晏近半年来在国事上确实还算用心,没有像以往那样由着先帝乱来。
  可这样的日子能过多久没有人知道。
  “今天上朝感觉如何?”
  父女俩走在御花园的鹅卵石小径上,裴知晏垂眸看着穿着龙袍的孩子,她表现的要比预想的好。
  “有点紧张,我的手里全都是汗,他们说的很多话我还是有点听不明白。”
  沅沅抹了抹手心的细汗,下面好多双眼睛盯着自己,她很怕做错什么被朝臣们揪住小辫子。
  “哪些地方不懂?”
  裴知晏静静的听她说着,有些文官说话就像做文章似的,爱往复杂深奥的地方说,以此来凸显自己的文采。
  孩子听不太明白也属正常,他便逐字逐句给孩子拆析。
  第104章 掌印:改朝换代
  经过爹爹的点拨,沅沅也大致能明白那些人说的话为何意。
  用过早膳后便跟着爹爹去御书房批阅奏章,看着面前摞着的折子,她不禁有些头大。
  许多不认识的字都是裴知晏逐个念给她听,教她如何批阅,如何回复大臣折子里的问题。
  沅沅安静的学着,只是看的时间久了就忍不住打哈欠,懒懒的趴在案几上想睡觉。
  “当皇帝比我练武还累…”
  “这才第一天便觉着累,那往后你还要不要做皇帝了?”
  裴知晏撂下笔瞥了她一眼,她犯懒的速度比自己想的还要快。
  “皇帝是要做的,可没人说当皇帝不能偷懒。”
  沅沅打了个哈欠,两只小手兜着脸凑过来看他,早上起的实在是太早了,这会儿是真的有些困。
  “允你偷会儿懒,瞌睡便去睡上片刻养养神。”
  左右她如今也做不了什么,不如让她趁着还能放松的时候多玩上一会儿。
  沅沅听话的趴在案几上闭着眼休息,不消片刻便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醒来时已经躺在了自己的小床上。
  如今她已经不适合再和爹爹挤在一个屋子里睡觉,自己独立睡在偏殿里。
  按照规矩新帝即位后应当挪去昭华殿居住,她年岁还小需要爹爹照顾,便将移宫一事暂且搁置。
  随着时间一日日推近,年号的拟定也提上日程,翰林院选了几个年号呈上去由新帝挑选。
  沅沅看着新拟好的年号,摇摇头表示不满,挥手让人拿了下去。
  翌日早朝——
  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用最平静的语气,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翰林院新拟的年号朕都看了,朕深思熟虑后,决定改国号为元,年号为嘉泰,众爱卿意下如何?”
  改国号就意味着要改朝换代,那么大庆就要成为过去式。
  “不可!陛下继位已有违祖制,如今连国号都要篡改,岂不是成了谋权篡位颠覆天下的贼人?请陛下三思!”
  作为当朝首辅金大人第一个人出来反驳,她能坐上皇椅已是有违天命。
  这才继位不足一月,竟野心膨胀到要改朝换代,这等奸人如何配做天下之主。
  “金大人,朕可是先帝之子?”
  “不是…”
  “朕可是皇族宗亲?”
  “不是…”
  “朕可有先帝传位遗诏?”
  “不曾有…”
  “既如此朕为何要沿用前朝国号,朕不改国号,诸位便不觉得朕是谋权篡位的贼人吗?”
  沅沅起身踩着金銮殿上的汉白玉台阶向下去,小小的身影站在金首辅身旁,冷着脸注视着他的眼睛。
  一字一句虽稚嫩却清晰入耳,问的朝臣们低着头不知该如何作答。
  若她将此视为污点人人都可借此攻击她,若她并不以此为污点,纵使对方有千张嘴也不能奈何她。
  “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此事便就定下了,前朝往事请诸位莫要再提。”
  说罢便甩了一下衣袖,抬眸看了眼站在御前的裴知晏,对方顺着她的意思喊了退朝。
  朝臣们看着她逐渐远去消失的背影,一个个垂着头像斗败的公鸡。
  国号更改后,那也将意味着裴知晏做过的事也成了前朝往事,新帝不许人提摆明了是要掩盖他曾经的所作所为。
  盘踞蜀地的蜀王在收到更改国号的消息后,便打着匡扶前朝的旗号,顺理成章的将封地划为国土成为蜀国国君。
  登基大典在半月后如期举行,大庆王朝就此落幕,大元王朝拉开序幕,裴沅沅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开国女帝。
  她身穿龙袍率领文武百官祭天,结束后执事官捧着冕服案以及宝案上前,由裴知晏亲自为她披上衮服戴上冠冕。
  百官们按顺序站好,随着乐官们吹打出的音乐,开始朝着坐在金椅上的幼帝跪拜。
  <a href="https:///tags_nan/wenxinwen.html" title="温馨文"target="_blank">温馨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