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20节

  “我看那,明儿个你跟小夏还有景韫一块去,我就还在家里头拾掇菜地,别让别人看出点什么来。”
  财不外露嘛。
  尤其这种横财,最容易惹麻烦了。
  “嗯。”江有成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接着又道,“等明儿个卖了钱,这手头也是彻底宽裕了,就把咱们这房屋赶紧整整。”
  马上就是夏天。
  夏天雨水勤,家里的屋子时间有点长,若是雨下的大,多少有点漏雨,要是再倒霉一下,这床铺兴许就被漏湿了。
  既然有了钱,就得让家里头住的舒坦一些。
  “成。”刘氏十分赞同,“也再置办些地,哪怕咱顾不得种,租出去也好,吃些租子的话,总归就是长久的事儿。”
  “这事儿等回头跟小夏和景韫都商量商量,最近家里头的钱,基本都是小夏出主意赚的,这珍珠又是景韫捞上来的……”
  江有成说着话,忽的顿了一顿,接着一骨碌爬了起来。
  “咋了这是?”刘氏吓了一跳,也跟着坐了起来。
  “没事,我就是想着这些事。”
  江有成看向刘氏,语气变得十分严肃,“你有没有觉得,自从景韫来了咱们家之后,咱家运气就挺好的?”
  刘氏顿时一愣,随即点了头,“好像是……”
  先是江米夏的痴傻病好了。
  接着叉鱼卖钱,家中的竹篓生意也赚钱,去砍竹子都能打到兔子,现在甚至还捞到了珍珠。
  “那这么说,景韫就是咱家的福星了。”
  “那可不。”江有成认真道,“我看往后,咱们家得对景韫再好一些,这样才能聚福气呢。”
  “是这么回事。”刘氏接连点头,“凡事也多问一问景韫的意思,既是他有福气,那他觉得能干的事儿,肯定顺利。”
  “嗯。”
  “天不早儿了,赶紧睡吧,去县里头得早点起,一趟就得两个多时辰呢。”
  “睡吧。”
  夫妻二人,这才躺了下来。
  ----
  翌日,鸡叫了两遍。
  刘氏早早起来去叫了江米夏和宋景韫,接着进灶房忙活。
  白面擀的面条,每个人的碗里,都窝了两个荷包蛋,又凉拌了两根黄瓜来就。
  大早上是又困又饿的时候,清汤面喷香,黄瓜爽脆,迷迷糊糊的吃上一大碗,是肚子也饱了,人也清醒了。
  吃完,江有成带着江米夏和宋景韫出门。
  临走时,还拿上了许多最近做好的针线笸箩。
  既是去一趟县城,那就一并捎带着拿去卖,县城里给的价格,比镇上要高许多,能多卖一些钱。
  而且拿这东西去县城,也显得自然一些。
  依旧坐的是江三的牛车。
  今天镇上有集市,倒也顺路。
  不过江三的牛车只到镇上,到了镇上还得寻车往县城去。
  得知江有成一家子要去县城,江三咂嘴,“你们这可真是勤快的很,卖这点东西还要费这个力气,跑腿都要累的够呛的,多卖不了几个钱的。”
  去县城走的远,即便有牛车也是一路颠簸,若是运气差,赶不上车的话,就得步行。
  “去试试嘛。”江有成也不多说,只憨憨笑了笑。
  江三见状,也不多问,收车钱的时候,说什么都只要三个。
  起早贪黑的,就为了去县城里头多卖几文钱,他可不好意思多收。
  江有成说什么也要多给,到了最后干脆把钱扔到牛车板子上头,领着江米夏和宋景韫,头也不回的走了。
  江三这才收了起来,赶着牛车往回走。
  毕竟天儿太早,正经赶集的都还没出门,他这回往回跑一趟,也能多拉一趟。
  这鞭子刚扬了起来,便有人来拦,“走不,去大杨树村。”
  “走。”
  大杨树村离江家村不远,也算是顺路,刚好可以多赚一份车钱。
  “我这东西多,想包了车,给你十文钱吧,就不多说了,你给送到家门口。”那人说话便把东西往车上搬。
  “得嘞。”江三答应的干脆,满脸都是笑意。
  十文钱给的可真不算少,这人也算出手大方。
  要是每天都能有这么好的生意,他这钱赚的可轻松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这段时间的生意的确是算不赖的,几乎从未有过空车来回跑的情况。
  最近的财运可真不错呢。
  江三咧嘴笑,扬了鞭子,慢悠悠地赶车。
  第28章 开价
  江米夏一行人,很快在东街寻到了牛车,晃悠悠地往县城走。
  往县城走的人不少,路上陆续有人拦车,牛车上从最初只有江米夏仨人,到走了一半路时,已是多了一倍。
  牛车自然也就显得有些拥挤,只能尽可能的往边儿坐,两条腿耷拉在板子车边儿上。
  两个多时辰的路,几乎不停歇,这般坐着到了县城时,江米夏的脚都麻了。
  江有成和宋景韫也没好到哪里去,下车的时候,脚都稍微有些拐。
  县城江有成也没来过两回,不熟悉路,一路寻了人打听,才寻到县城里头最繁华的东城区。
  这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街道两旁各种铺子林立,许多人进进出出,店小二迎来送往,可谓颇为热闹。
  三人一路到了打听到的珍宝斋门口。
  “这铺子可真气派。”江有成看着珍宝斋高大精致的门头,还有上头挂着的烫金匾额招牌,连连咂舌,又偷偷地拉着江米夏说话,“这么气派的铺子,肯定有钱,出手应该也不抠唆。”
  这两件事可不见得有必然联系。
  江米夏道,“先试试吧。”
  说着话,三个人便往铺子里头走。
  “哎哎哎,干啥呢?着急忙慌的就往里头闯?”
  门口的伙计伸手将他们三人拦了下来,接着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
  皆是粗布短衣,看起来像是寻常农户人家,江有成的身上,还背着一串拿麻绳串起来的针线笸箩。
  浑身上下,都透着泥腿子的气息!
  伙计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和嫌弃,翻起了白眼,“这里是珍宝斋,卖金银玉器,各种首饰的铺子,几位怕不是走错了门?”
  “没走错,就是来这里的。”江有成满脸堆笑。
  伙计抱起了胳膊,“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河里捞出来的河蚌开出来了珍珠,个头还行,就想看看咱这里收不收。”江有成回答。
  就说嘛,肯定不是来买东西的。
  珍宝斋名气在外,许多人都认,尤其农家人,想着变卖家中老旧首饰的,还有像这般上山拾到玉的,河里捞到珍珠的,都来这里,盼着卖个好价钱。
  像这样的人不少,伙计也习以为常,“那你拿出来让我先瞧一瞧?”
  江有成伸手就要去拽小布包。
  江米夏拦了下来,冲那伙计道,“这街上人多眼杂的,怕是不妥,珍珠也不是大物件儿,要是掉了,或是被谁给顺手抢走,就说道不清了。”
  “咱们珍宝斋这么大的铺子,平日既是也收这些东西,应该有专门估价的人吧,劳烦小哥带我们去见见?”
  伙计原本想着几个农家来的泥腿子,肯定是没见过世面,稍微糊弄一下,从这几个人手里低价买了,再卖给铺子里头,也能赚个差价。
  结果这几个人到是有那么点精明。
  伙计见糊弄不过,撇了嘴,一脸不情愿,“成吧,跟我来。”
  说罢,便领着江米夏三个人从铺子旁边的小巷子绕到珍宝斋的后头,从一处角门进了一处院子,又进了院子角落里的屋子。
  屋子里头光线有些暗,一张大桌子后头坐着一个慢悠悠喝茶,冉冉长须的老者,看见有人过来,抬了抬眼皮,“卖东西?”
  “说是河蚌里头开出来了珍珠,想来咱这儿卖点钱。”伙计点头哈腰,满脸堆笑,又转向江米夏三人,“这是我们珍宝斋的钱掌柜。”
  “钱掌柜好。”江米夏打了招呼。
  钱掌柜微微点头,算做回应,接着捋了一把胡子,瞥了江米夏三人一眼,才把手中的茶杯慢悠悠放了下来,“咱们这儿的河水都浅,野生的蚌长得也都不大,一般都长不出来珍珠的,你们能开出来珍珠,到是稀罕。”
  “不过还是那句话,野生的河蚌,就算开出珍珠来,品相也不好,卖不到什么好价钱的。”
  “就跟那人参一样,多少年份的多少价,可不是说沾着人参俩字就能卖高价的,我先给你们提个醒儿,别到时候说我们珍宝斋给的价钱不合理。”
  “看货给价,这个道理我们自然明白,不过也烦劳钱掌柜给个公道价格。”
  江米夏说罢,跟江有成一并把领子胸口处的小布袋给拽了下来,拿出里头的那三颗珍珠,放在桌子上头。
  “钱掌柜看一看,这三颗珍珠,能给多少钱?”
  钱掌柜挨个捻起那珍珠瞧了一瞧,又看了看江米夏三人,略想了想,“这三颗珍珠,品相不佳,个头不大,也不够圆润,上头瑕疵甚多,若是真要卖,我这里到是能给个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
  还不如他给茶园编筐赚的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