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29节
“这是……”
“人参?”
江有成和刘氏腿险些软了下来,紧接着激动的险些落下眼泪。
人参啊,这可是贵重值钱的东西!
“这是你们挖着的?”江有成嘴唇直哆嗦。
“景韫挖到的。”江米夏不抢小赘婿的功劳,顺便还多夸了两句,“本来我说这株草长得那么难看,不想挖,景韫一门心思想着挖,结果挖出来竟然是人参。”
“景韫有能耐呢,运气又好,往后景韫的话,你也得多听听。”上回拾了有珍珠的河蚌回来,刘氏就觉得宋景韫自带福气,现在越看越是这样。
宋景韫嘿嘿笑了笑,满都是成就感。
“也别站着说话了,赶紧拿了红布把这参包起来,都说这东西灵性大,可别让它给跑了。”江有成急忙交代。
“我这就去。”
刘氏慌忙进了里屋,寻了红布和红绳出来,把那参给仔细包了起来,又小心地放在匣子里头,最后放到了大木箱子里头。
最终又不放心的在那木箱子上头,摞了几床棉花被子,防止这参自己跑了。
等拾掇好,一家子才去张罗着做晌午饭。
原本是要煮简单的青菜汤面条来吃,现在因为得了人参,家里头人高兴,这素汤面条,变成了豆角豆丁的浇面条,每个人又添了一个圆溜溜的荷包蛋。
到晚上的时候,干脆把家里头那块礼条肉给炖成了红烧肉,纯白面的馒头,配上白花花的白米粥,好好吃了一顿。
第二天,江有成,江米夏和宋景韫就去卖人参。
怕镇上的医馆不识货,专门大清早的往县城里头跑了一趟。
有了上回卖珍珠的经验,这次不必江米夏提醒,江有成接连跑了好几个医馆和药材行,最后选了一个价格最高的来卖。
这株参,品相还算好,但年份不算很长,最终的价格是二十五两。
比先前卖珍珠要多一些。
这次江有成揣着银子从药材铺子出来的时候,没有腿软,坦然了许多,但依旧是昂首挺胸,振臂一呼,“走,爹带你们去吃好吃的。”
得了钱,当然得吃顿好的。
尤其宋景韫也很喜欢吃。
江米夏和宋景韫欢欢喜喜的跟上。
去寻饭庄酒楼的路上,路过了先前去卖过珍珠的金玉阁。
先前生意不能算门可罗雀,但绝对称的上冷清的金玉阁此时人来人往,倒也颇为热闹,店小二在门口迎来送往,脸都要笑僵了。
再瞧那珍宝斋……
第42章 闷闷不乐
“咦?”
江有成在原地转悠了好一会儿,左右看了许久,挠了挠脑袋,“这珍宝斋呢?”
江米夏和宋景韫也到处找寻了一番,的确没有看到珍宝斋的牌子。
“我记得先前好像就在这里,怎的现在不见了?”江米夏也满脸狐疑。
“不常来县城吧,怕是你们还不知道。”一旁一个挑担子卖烧饼的老汉,放下肩头上的扁担,道,“这珍宝斋,前几日被县衙给查封了!”
“为啥查封?”江有成问。
“说是所卖的东西以次充好,收东西时威逼利诱压低价,坑了许多人呢,不过这回这珍宝斋也是碰到硬茬了,永安伯家的小少爷在家调皮,永安伯夫人便哭诉说家中早已成了空架子,他需得好好读书,往后才能出人头地,更说家中穷的连下个月中秋节的节礼都没钱置办了。”
“小少爷只当家中的确是穷困到这个地步,心里头暗暗记下来,只拿了自己从小戴的玉佛想要换钱,到了这珍宝斋来卖,珍宝斋的人不认得,见一个小孩子来卖东西,肯定是偷拿家中东西不敢声张,只给了五两银子打发掉。”
“永安伯夫人是个气性大的,知道这事儿后,来寻东西时把珍宝斋给砸了不说,还告到了衙门去,县太爷一看这事儿也是着了急,细问之下,这珍宝斋素日里做的事儿不止这些,连卖出去的东西都是以次充好,甚至还少缴了许多税款。”
“县太爷这一怒之下,便将珍宝斋给查封了,将那钱掌柜也给抓了起来,听说不但要补缴了该缴的税,还被罚了许多钱,更是挨上了一顿板子,这回这珍宝斋开不下去,钱掌柜家里头怕是也倾家荡产了呢……”
老汉说的是绘声绘色,末了更不忘骂上一句,“说来也是活该,做生意便堂堂正正的做,做到这个份上,黑心肠烂肚皮的,早晚遭报应。”
“说的不赖,就是这个理儿。”
因为上回的事儿,江有成对这珍宝斋印象也是极差,现在知道这铺子关门大吉,心里头也高兴的很。
黑心商人,天地难容!
晌午饭仍然是选在了一条小街里头,门脸不大的饭庄。
这里的拿手菜是酱鸭。
三人额外又要了一份鱼香肉丝,酱肉饼和酸辣豆腐汤。
这回比上次有进步,能看得到菜蔬了。
且这次的菜,滋味比上次吃的,还要更好一些。
江米夏心中颇为满足。
三人再次吃了个盘干碗净,回去的时候,去卤肉店买了卤猪头肉,预备着晚上配上葱丝凉拌着吃。
江有成特地给刘氏捎了她上回说吃着不错的烧鸡。
晚上,一家子围在一块,商量分钱的事儿。
二十五两银子,最终是十五两给了江米夏和宋景韫,江有成和刘氏,拿了十两。
江米夏把那十五两银子,放在了上次挖坑埋起来的木匣子里头。
宋景韫看的直点头。
娘子说的不错,这匣子里头的银钱,是会长的。
家里头的银子变得越来越多,刘氏觉得光给家里头人做吃的还是有些不够,于是在第二天的时候喊了江米夏和宋景韫,跟她一起去了趟镇上的布庄,扯了些新布回来,给家里头做新秋装。
这日子一晃,便到了八月初一这日。
星星还在天空眨巴着眼睛,江有成一家便起床开始忙碌,收拾去德音寺要带的东西。
刘氏和江米夏是忙着预备香油钱和香烛一类的东西。
江有成和宋景韫则是张罗要带去卖的物件。
既是去德音寺,山脚下的集市又热闹,总归是跑上一趟,能多赚个钱便多赚个钱。
但也惦记着去德音寺路途远,同行的还有江春石,方氏,江春雨和江麦花,带不了多少东西,便只拿上了一些做工精致,带衬布的针线笸箩,还有一些小孩子们玩的蝈蝈笼子,竹球等东西。
但饶是这般打算,这些竹编的东西还是占了不少的地方,以至于最后不得不决定要包上两辆牛车。
江米夏,刘氏,方氏,江春雨和江麦花在一辆车,江有成,江春石和宋景韫在一辆车上,每辆车上,都装上一些要去卖的货,包括江春石雕刻出来的木偶。
官道不算特别宽,为方便来往的人过,两辆牛车一前一后,隔得倒也不远。
可宋景韫觉得不大得劲。
以往出门,江米夏都坐他旁边的,这让他十分有安全感。
可今天,江米夏在后面那辆牛车上,离他有点远。
即便身边坐的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爹,一个是大堂哥,都是实打实的亲人,且也算十分熟悉,他不该觉得拘束才对。
但不知道为何,宋景韫就是觉得浑身上下都难受。
尤其是看见江米夏在后面牛车上还跟方氏等人聊天聊得十分开心,脸上挂满了笑,他越发觉得有些空落落的。
但要真让他说为什么会这样,他还真说不出来。
“景韫是咋了,看着闷闷不乐的,也不说话?”江春石细心,看出来宋景韫的不对劲。
江有成伸了手,试了试宋景韫的额头,“没发热,看模样也没生病。”
“是咋了,哪儿不对心思了?”
面对江有成的关切,宋景韫摇了摇头,“爹,我没事,可能是晨起起的有些早,有些困吧。”
来这里了这么久,他跟着江米夏学了不少。
譬如,要让爹娘不为他们担忧而说一些善意的谎话。
“早上是起的早,你昨晚睡得又晚,要是困了,就趴在这儿眯瞪一会儿。”江有成把那些笸箩反了过来,底儿朝上,摞到一块去,摞了一个方便宋景韫趴的高度。
宋景韫见状,便趴在了那些笸箩上头,头埋在臂弯里,闭目养神。
江米夏没察觉这些,只在哪儿跟方氏聊天,一边逗江麦花。
两岁多的娃娃,说话奶声奶气的,稀罕的江米夏是不得了,只使出浑身解数来跟江麦花玩闹。
江麦花也喜欢这个堂姑姑,咯咯的笑声,几乎没有停过。
见江米夏这么喜欢小孩子,刘氏和方氏相视一笑。
喜欢孩子是好事儿,将来生的多,他们家往后也能多子多福呢。
“哎,大嫂,今儿个大伯娘咋没一块来?”江米夏问。
第43章 不能跟陌生人说话(加更)
“娘说这几天腿难受,爬不得山,就让我跟你大哥带着俩孩子一块去。”方氏笑道,“到是也给了些香火钱,说是到时候让我帮着烧上一炷香,也算是向菩萨磕头了。”
“大嫂从前这腿就时常疼,估摸着也是老毛病犯了,得了空你们也带着去看看,贴幅膏药什么的。”
方氏和江春石这次来寺庙上香,也是要求子。
毕竟江麦花已经两岁多,这肚子一直没什么动静,家里多少有些着急。
但求子这种事儿,夫妻两个人去是理所当然,这做婆婆的要是伸头去的话,多少让儿媳妇心里头有些别扭。
杨氏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寻了个由头来避一避嫌。
刘氏看的清楚,便顺着说了一句来打圆场。
“我跟春石也惦记这个事儿的,只说去完庙里头了,就领着娘去趟县城,好好寻个大夫来瞧瞧。”方氏笑答,“要是能除根儿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