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37节
“挺好的筐。”江米夏点头,接着看向宋景韫,“你说这竹筐怎么样才能装水,而且不漏水?”
“不漏水的竹筐?”宋景韫拎起这个刚编好的竹筐,看了又看,“应该不能吧,缝隙这么大,会漏水的。”
“所以就想着怎么把这个缝隙编的小一些,小到不漏水。”
家里头的竹筐、竹篓子、针线笸箩的生意都还不错,可这些东西被替代的可能性很强,随时都可能会没生意。
要想持续性赚钱,得不断研发新的产品。
而且现阶段家中所卖的东西都是自己动手,实在是有些劳累,江米夏也想扩大生产,发展手工作坊,尽量做到脱产经营。
但要想保证一个作坊的规模,就得不断丰富产品,确保产品的多样性,而且还要有一个代表性的产品。
足以惊艳旁人的产品。
宋景韫闻言,再次打量了一下那个竹筐,又看了看竹篾子,若有所思,“我寻思着,应该把竹篾子片的更薄一点,这样竹篾子之间的缝隙会更小,这筐编成多层的筐,一层一层的,兴许就不漏水了。”
“是这个道理。”江米夏点头。
原理大概琢磨了出来,接下来便要实践,看竹篾子要片到哪种程度的薄,多层的如何来编才能确保这竹筐不漏水。
两个人在院子里头,忙活了整整一下午加第二天的一上午。
到临近晌午边儿时,宋景韫把手中的筐收了个边儿,“再试试这个?”
第54章 为了月饼!
江米夏接过来,从缸中舀了水,倒进竹筐里面,端起来看竹筐底部是否有水珠渗漏。
很好,没有。
“看样子应该编成了?”宋景韫见状,松了口气。
“还得再观察一下,看能持续多久不漏水。”江米夏把竹筐放在桌子上头,卷起了袖子,“我们先吃晌午饭。”
“好!”
忙活了一上午,宋景韫早已腹中空空。
江米夏切了块五花肉,过了水,炒了糖色,放了调味汁,又把这肉和菜蔬,连带着汤汁一并都倒进米饭锅里头,燃了灶火开始蒸。
蒸出来的米饭吸饱了肉汁,滋味浓郁,五花肉在锅中时间够长,软烂鲜香,再配上土豆,萝卜这几样菜蔬……
江米夏自己都吃了两碗。
吃完饭,江米夏再次观察了一下盛装着水的竹筐。
很好,依旧没有漏水。
到傍晚时,江有成和刘氏回来了。
带回来了一只羊腿,一小坛子的酱豆,半筐鸭梨,还有从镇上路过时,买回来的一些月饼。
“这羊腿是你外祖家的一只羊跟别的羊打架伤着,没两天就不行了,死羊卖不上价格,又刚好赶上八月十五,你外祖父就说各家分一分,算是过节,刚好咱家去,就分了个羊腿。”
刘氏笑道,“等明儿个十五晚上,咱们炖了吃,这酱豆是西瓜酱,我待会儿给热点,咱们慢慢吃,鸭梨是家里头树上摘的,个头不大,但今年雨水少,这鸭梨甜的很,这些月饼你们先拿着吃。”
说着话,刘氏给江米夏和宋景韫一人塞了块月饼。
江米夏咬了一口,自己这块是五仁馅儿的。
花生,芝麻,核桃仁,瓜子,杏仁,还有经典青红丝,用的油和糖都不少,月饼的酥皮也足够绵软,吃起来是香喷喷且口感不干的。
连在前世厌恶五仁月饼的江米夏,都忍不住夸了一句好吃。
看起来五仁月饼不好吃,不是五仁的锅,是做的不够好吃啊。
江米夏捧着五仁月饼,吃的津津有味。
宋景韫手里的月饼是枣泥馅儿的,咬上一口,软糯香甜,满嘴都是甜津津的滋味。
这是什么神仙吃食,这么好吃!
宋景韫激动的几乎要落下眼泪,只想一口就把滋味这么美妙的月饼吞下肚,但又不舍得囫囵吞枣,只慢悠悠小口小口的吃。
“娘说这东西是在镇上买的,怎的从前从来没有见过?”宋景韫有些不解。
镇上的各种吃食,这段时日几乎被他翻遍了,好吃的,一般好吃的,不好吃的,他几乎都尝了个遍,可从来没吃到过这个。
“月饼,八月十五才有的,平时不卖。”江米夏解释,“嗯,就跟端午节吃的粽子一样,属于特定节日的东西。”
“那就是说等过了明天,就没有了?”宋景韫问。
“差不多,就算有,也是这几天卖剩下的,卖完就没了,今年就不做了,要是想吃,就得等明年。”江米夏答。
宋景韫,“……”
虽然看爹娘这次买的月饼也不少,但顶多也就再吃上两三天,往后他要想再吃到这样好吃的月饼,就得等到明年?
“可是每个月都有十五啊,月亮都那么圆,为什么不能每个月都吃月饼?”宋景韫妄图辩驳一番,再争取一下。
“可这是习俗,大家默认的规矩,都是这样的。”
“可……”宋景韫满脸都是遗憾,甚至有些痛心疾首。
江米夏见状,安慰道,“不过你要是觉得这月饼好吃,想要时常吃着的话,倒也不是不能,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咱们自己学做月饼,第二个办法,花钱让做月饼的铺子给咱们专门做月饼。”
“做月饼要烤炉,各种材料配比,做月饼手法都有讲究,要想学出手,怕是需要很久,且这种手艺都是那些卖月饼铺子安身立命的本钱,哪怕咱们想学,只怕他们也是不肯教的,所以第一种办法可行性不高。”
“到是第二种办法,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咱们钱给的够多,铺子做什么生意都是赚钱,也是愿意给你专门做些月饼的。”
宋景韫眨巴了一下眼睛。
也就是说,给钱够多就等于有月饼吃,而他想要随时吃到月饼,那就需要有足够多的钱才行。
而且,月饼既然如此,其他的那些吃食应该也是如此。
譬如,端午节的粽子!
所以他现在需要做的,是努力多赚钱。
嗯,要多赚钱!
为了月饼,为了更多像月饼一样好吃的!
当天晚上的宋景韫,就着明亮的月光,开启了疯狂编筐的模式,江米夏连续催促了两次,但宋景韫还是不肯去睡觉。
江米夏干脆把小赘婿拎到了床上,强摁着脱了鞋子和衣裳,小赘婿这才乖乖的洗漱了一番,上床睡觉。
看小赘婿沾枕头就着,睡得平稳踏实,江米夏这才松了口气,闭了眼睛美美地睡觉。
翌日清晨,天蒙蒙亮,江米夏便醒了。
被吵醒的。
被院子里头细微的咔嚓咔嚓声。
江米夏揉着惺忪的睡眼,打着哈欠披了外衣,开了窗户去瞧,瞧见宋景韫正在院子里头劈竹片,片竹篾子,编竹筐。
江米夏,“……”
这也忒勤奋了吧。
虽然勤奋是好事儿,可过于勤奋的话……
小赘婿这瘦弱小排骨好不容易养点肉,再给累病了。
江米夏穿好衣裳,到院子里头把小赘婿拎回到了屋子里头,一脸严肃的问话,“怎么突然没日没夜的做活?是有什么事么?”
“也没什么事。”宋景韫有些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耳朵,“就是想多赚些钱。”
“多赚钱是要做什么?”
江米夏觉得家里头虽然比不得豪门大户的,在村子里头却也算是小康生活,日子富足的。
“买月饼,买吃食。”宋景韫回答的干脆,“买各种想吃的好吃的。”
得,就知道是因为她上回说有钱就能订做月饼的事儿,依小赘婿这贪嘴的性子,做出这事儿来,也不奇怪。
虽说努力赚钱有上进心是好事儿,可眼下小赘婿也是明显上进心过头了。
第55章 听娘子的,准没错
江米夏挠头想了一会儿,把钱匣子给挖了出来,把里头的钱拿给宋景韫看,“一个月饼大概六七文钱,就按贵的来说,七文钱一个吧,这一串是一百文,能买十四五个,这里有十几串钱,能买一百七八十个月饼呢。”
“还有这些银子,咱们攒了二十多两,要买月饼,能买三千多个,你就算一天吃一个,能吃十来年呢!”
“跟你说这些呢,是说咱们家底气还行,也一直都在陆续赚钱,想吃的吃食,也都是买得起,基本上可以管够的,不用这么没日没夜的去忙,累坏了身子,反而不值当的。”
“再来……”
“再来,这赚钱的法子有很多,编筐虽然可以赚,但也是最基础,最劳累的,真想赚更多的钱,买更多好吃的东西,咱们得想旁的法子,用更为轻松的方式赚更多的钱,而不是把有限的精力,全部都耗在基础的事情上面,。”
江米夏伸手拍了拍宋景韫的肩膀,“现在你对这里了解的不多,知道的赚钱法子也不多,你可以先听我的安排,等到你找到更好的办法和门路,再尝试做自己的事情。”
“总之,不能这么没日没夜的做活,若是熬垮了身体,就不能吃好吃的,反而要吃难吃的药,还得忌口什么的,麻烦的很,说不准还影响寿命,要是活的时间短,那就更没时间去吃更多好吃的东西,就有些得不偿失嘛。”
“我说的这些,你能明白吗?”
小赘婿闻言,想了一会儿,点点头,“明白了。”
接着仰着脸去看江米夏,郑重其事道,“要听娘子的话。”
江米夏说的太多太长,有些他能听明白,有些好像听明白了,又好像没有听明白,但有一句话很明确,他觉得绝对不会错的。
一定要听娘子的话,没错的!
江米夏,“……”
得,说了那么大半天,分析了那么多,最后就只记得这一句了。
合着做活过目不忘的小赘婿,在听道理方面,只有七秒记忆?
不过能记得这一句也好,至少这几天不会那么执拗的没日没夜做活了。
“成了,这个点了,再回去睡也不合适,赶紧收拾收拾,咱们把院子扫一扫,待会儿帮着爹娘做早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