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45节
“虽说这坑填起来有些费劲,可离家近,建好之后就是对门,干啥都方便,守在家门口也放心。”江米夏也跟着附和。
“嗯。”江有成扒拉了一口碗中的饭,“就这么定吧,我待会儿去寻里正说道这件事,咱们这就开始张罗。”
这会儿已是深秋了,得赶紧在入冬前把作坊给赶出来为好,要不然等到了冬天的话,天寒地冻的,做什么都不方便,盖出来的房屋也不结实。
“嗯……”
江米夏话音还未落地,只听“哐当”一声,宋景韫手中的碗被打翻。
黏糯糯的大米粥,撒了一桌子,连他身上的衣裳也弄脏了大半。
“对不起……”
宋景韫慌忙去寻抹布来擦,一边解释,“刚刚打了个盹儿,就……”
说话时,打了个哈欠。
“没事,没事,我来收拾。”江米夏急忙接过抹布,“你赶紧进屋去换身衣裳,快入夜了,天儿冷,你这衣裳要是湿透了容易凉着,衣裳就放那边盆里,明天我给你洗了。”
小赘婿最是贪嘴的,吃饭的时候比谁都兴奋,这次吃着饭的时候竟然打起了瞌睡,可见困成了什么样子。
最近这段时间,因为茶园那的订单,还有防水囊箧的订单,家中十分忙碌,江有成得忙着招呼做活的人,宋景韫这里又要忙着赶活儿,又要教学徒,着实累的够呛。
江米夏看着宋景韫这好不容易养起来的几斤肉,肉眼可见的减去一些,也是颇为心疼。
见自己犯了错,江米夏和全家人都没有怪责,反而是惦记着他着凉的事儿,宋景韫也觉得心中暖暖的,“哎”了一声后急忙去屋子里头换了身衣裳,接过刘氏新盛的一碗粥,接着吃饭。
“娘,明儿个杀只老母鸡炖汤吧,放些红枣什么的。”江米夏道,“咱再买点大骨头,配上萝卜或者藕块,炖点骨头汤吧。”
小赘婿这么累,得多喝点汤补补。
刘氏明白江米夏的用意,忙点头,“最近家里头劳累,是得多喝点肉汤啥的补补,你别管了,明儿个我就去置办。”
“刚好家里头针线啥的也不多了,明儿个我要去镇上买,到镇上也看看都有什么滋补的东西,都买回来一些吧。”
刘氏道,“我听说讲究人炖汤时都要放中草药的,我也去药铺子里头问问,看能放点啥。”
家里日子过得宽裕,刘氏在吃食上也越发舍得花钱。
毕竟钱赚了就是花的,相比较银子,家人的身体才是最主要的。
江米夏也附和,“刚好郑掌柜他们今儿个也把图样都拿走了,这个月的图样也是绘制完了,明儿个我也帮着片竹篾子,编编筐。”
她手艺比着宋景韫差了不是一点半点,编不来防水的囊箧什么的,但茶园那要的“人”字花纹的凉席是最简单的,她可以做些这个。
总之,多分担一些,这样小赘婿也不至于那么累的慌。
看全家人都紧着照顾自己,直到洗漱完躺到床上时,宋景韫嘴角都是往上翘的。
“哎,娘子。”
江米夏躺下来的时候,宋景韫侧身凑了过来,“我真的觉得穿越挺好的啊。”
“怎么说?”江米夏眨巴了一下眼睛。
“你看,这里有好吃的,还有爹娘疼我,感觉很好啊。”小赘婿满脸都是幸福和满足感。
好吃的可以理解,小赘婿以前在星际时,是吸收能量生存的,初次尝试食物的美妙,自然是根本停不下来。
可这疼爱……
“你在星际时,爹娘不疼你吗?”江米夏有些疑惑。
“我们星球的人是通过孵化冷冻胚胎生长而成的,培育室里有很多胚胎,每年定量孵化,所以我们从有认知开始,一直面对的孵化室里的工作人员,没有爹娘,也没有娘子说的结婚这一说。”宋景韫回答。
原来如此。
胚胎生长,没有家庭和家族观念,所有人都是等同的,每天只需要吸收能量即可生存,没什么战争和争夺,想来每天也都过得是无忧无虑的。
怪不得小赘婿在跟人相处的人情世故上显得尤其天真无知,原来是跟从小生长的环境有关系。
江米夏一阵感慨。
宋景韫却又道,“说起来,昨儿个忙活时,有个大娘来家里头借锄头,跟娘说话,说起来咱们两个怎么这么久都还没动静的事儿,娘说咱们俩年岁还小,不着急。”
“娘子,咱们两个需要有什么动静?是需要发出点什么声音吗?年岁小不着急又是什么意思,年岁小和没动静有啥关系?年岁大就该有动静吗?”
“我感觉我好像有点听不懂哎,娘子你能不能给我讲一讲?”
江米夏,“……”
灵魂质问!
这猝不及防的车!
车轱辘都要差点压到脸上了!
“咳!”江米夏轻咳一声,掩饰自己此时的尴尬,“娘不是说了嘛,咱俩年岁还小,既是年岁小,那就不是咱们该考虑的问题,得等到足够年岁才能去思考这个问题。”
“嗯,就跟这大人说话的时候,小孩子不能插话是一个道理的,嗯,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娘子说过,咱们是家里的小孩子,但是也是家的一份子,所以在商量事情的事情,也是可以发表意见的啊。”宋景韫依旧不解。
江米夏,“……”
这小赘婿,什么时候学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一码归一码,总之就是,现在不用考虑这件事情。”江米夏翻了个身,把自己裹了个严严实实,“行了行了,赶紧睡觉,你刚才不是都困得不行了么?”
看自家娘子好像有点不耐烦,宋景韫就更疑惑了,但本着要听娘子话的原则,宋景韫也乖乖躺下来睡觉。
接下来的几天,家中的饭菜尤其丰盛。
红枣黄芪老母鸡汤,陈皮山楂羊肉汤,冬瓜枸杞排骨汤……
几乎每天都不带重样的。
这些汤皆是刘氏按着从药铺子那拿来的炖汤方子,小火慢熬,炖的浓郁喷香,令人垂涎欲滴。
宋景韫对此是欢喜地不得了,每顿饭都喝得小肚子溜圆才放下碗。
第68章 超强第六感
正值深秋时节,这般暖意融融的滋补汤品,江米夏和江有成也喝得颇有满足感。
建作坊的事儿,风风火火地忙活了起来。
正是种完麦子农闲之时,村中劳力不忙,加上江有成家饭食好,茶水也不缺,来帮忙的人不算少。
人多力量大,从填坑到打地基,再到最后房屋盖好,院墙修缮完毕,也用了不过二十多日的功夫。
总之,在彻底入冬之前,作坊的事儿,算是彻底完成。
江米夏和江有成从村中又挑选了两个年轻人做学徒,为了方便送货,江有成又去县城买了一头成年的牛回来,自家置办了一辆牛车。
这作坊的生意,也算是有模有样了起来。
作坊筹办期间,茶园的货按时送了过去,文德书院的防水囊箧也没耽误,而郑元和这里,也下了第一笔订单。
竹筐,笸箩,鱼篓,席子,还有预备着拿去府城那卖的防水囊箧。
这一笔单子不少,哪怕是现在作坊的规模,忙活起来也得大半个月去。
作坊现在接的都是大单子,零散来作坊买箩筐笸箩的活儿便有些顾不得,江家村有些头脑灵活的人见状,便来作坊这里拿货,预备着去镇上摆摊售卖,也赚个体己钱。
江米夏为此,制定了一个十分正规的价格体系。
单个购买的价格,多件购买的价格,累计购买多少金额,能拿到的价格……
列了一个十分清晰明确,且相对比较合理的清单出来。
整体原则是买的越多,这价格也就越划算。
这样的话,可以促使许多人结伴批发购买,对于作坊来说,薄利多销,提升销量,同时也省去了零售的麻烦事。
要整体算起来的话,会比零售更划算一些。
江有成和刘氏十分赞同江米夏对作坊整体的规划,甚至在有关作坊的事情上,基本上是江米夏说什么便是什么,他们夫妇两个,皆是会照做。
西北风刮起来,飘起了今年入冬后的第一场雪。
小雪粒儿,并不大,从晌午后飘,一直飘到了傍晚,地面上,肉眼可见的积攒了一层的白。
“这要是下一晚上,怕是明儿个出门就有些麻烦了。”江米夏眉头紧锁。
明儿个要去方记杂货铺那送货,这是自两家合作以来,第一次交货的日子。
虽说天气这种事,先前在两家商议合作时也说过,属于不可抗力,双方是可以互相谅解的,但毕竟是第一次送货,江米夏实在不想出任何的意外。
“我看这个雪应该下不大,娘子也不用担心。”宋景韫看江米夏一直也不去睡觉,安慰道。
江米夏知道这事儿不大可能,但既然小赘婿张口安慰她,她也不想辜负他的好意,便点了头,“希望吧。”
“时候不早了,早些睡吧,明儿个还得早起。”
第一次去送货,为表示重视,江米夏要亲自去,虽然知道明儿个不一定能去,但她还是抱了那么一点希望。
“嗯,早些睡。”宋景韫兴冲冲地点头。
最近天气冷,火墙都烧的热乎乎的,被褥更是搁在火上烤过,晚上躺在被窝里头时,都是暖和和的,舒坦的很。
宋景韫实在是爱死这个暖意融融的感觉,甚至觉得睡觉这种有些乏味的事儿,都觉得有那么一点舒坦起来。
躺床上睡觉这件事,已经是继吃饭以外,宋景韫最喜欢做的事情了。
江米夏一并进了屋子,只是仍然若有所思的。
小赘婿入睡的快,呼吸平稳,悠长又力,俨然酣睡的模样。
但因为惦记着天气的事儿,江米夏睡得并不踏实,夜里起了好几次,查看天气状况。
到了戌时末时,飘飘扬扬的小雪粒儿停了下来,只剩下呼呼的北风刮着,到了子时,这天儿竟是放了晴,云层散去,露出了天上的繁星点点。
晨起,鸡叫三遍,东边竟是露出了鱼肚白。
看这个样子,今天应该是大晴天没错了。
且昨晚上的风,把落在地上的那些雪粒儿都给吹散到了墙角树根儿那去,路面上并没有残留多少,也不影响走路。
等江米夏和宋景韫乘坐着牛车,看着几车货物往县城走的半路上,东方的天空露出了红彤彤的日头。
“看我说吧,娘子不用担心的,天气一定是晴天的。”宋景韫颇为兴奋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