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51节
是仿照江米夏平日里做的泥偶的模样做的,是笑容可掬的小猫咪,威风凛凛的大老虎,昂首挺胸站岗的汪汪……
各个看着都活灵活现,且因为是白雪堆成的,看着晶莹剔透的,比泥偶看起来更多了点灵气。
“不赖嘛。”江米夏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的,自己都爱不释手。
这都不能叫堆雪人了,这是艺术品。
“真不错。”江米夏再次夸赞。
得了自家娘子夸赞的宋景韫嘿嘿笑了笑,“还成。”
“下午了可以把春雨和麦花叫过来看看你堆的这些东西,他俩看见肯定喜欢的很。”江米夏道,“你也领着朱广泰一块玩,小孩子容易怕生。”
“没问题。”宋景韫满口答应了下来,领着朱广泰一块,去修整朱广泰刚刚堆的那个四不像雪人。
这拍拍,那削一削的,原本的四不像,很快有了些模样。
这次是个真正的雪人了。
按照寻常女子的模样堆的,连发髻和身上衣裳的褶痕,都有了初步的轮廓。
朱广泰因为宋景韫堆雪人的手艺,一双眼睛里满都是星星,崇拜满满,“姑父,你可真厉害!”
是吧,他也觉得他自己挺厉害的。
毕竟他可是娘子都经常夸赞的人!
宋景韫扬起了下巴。
等到下午的时候,江春雨领着江麦花来了。
两个人一看到院子里头摆放的大小各异,形态各异,且栩栩如生的各种雪动物,眼睛都直了,接着是兴冲冲在这堆雪动物之间玩耍起来。
朱广泰年岁介于江春雨和江麦花之间,跟两个人很快玩到了一块去。
整整一个下午,院子里头一直飘荡着孩子们银铃一般的笑声。
朱永武不能下床,却是能透过窗户听到朱广泰的笑声,看到他满脸的笑容。
他许久没有见过朱广泰高兴成这个样子了。
朱永武不由得弯了弯嘴角,但心里头也开始盘算起来。
接连几天都是大太阳的晴天。
气温上升,冰雪融化,这路面很快便能走人行车。
江米夏张罗着往郑记送年前的最后一批货。
去县城送货的时候,顺便带着朱永武一块去,寻医馆再看一看脚踝的伤势。
为节省时间,两边分头行动。
江米夏和宋景韫去给郑记交货,江有成则是带了朱永武去医馆。
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合作,孙掌柜这里对江米夏家中作坊供应的货物也十分放心,只大致看了一看,清点了一下数量,便结了款。
可以说,交货的事情十分顺利。
等交完了货,江米夏便领着宋景韫又去买了些东西。
已是腊月中旬,眼瞧着就是过年,家中肉食一应不缺,但也需要些干果糕点什么的,烘托点过年的氛围。
知道小赘婿贪嘴,江米夏买东西的时候也没客气,但凡宋景韫想吃的,喜欢吃的,都买上了一些。
什么瓜子、核桃、杏仁、松子,什么杏干、梨条、山楂糕、柿子饼,什么藕粉桂花糕,枣泥山药糕,水晶马蹄糕……
总之,回去的时候,宋景韫觉得自己的手都要不够用了,但心里头却是美滋滋的。
过年可真好啊。
要是天天过年就好了。
----
江有成这里也颇为顺利。
朱永武这几天按时抹药酒,也听杨大夫所说的话不下床走动,伤势恢复的不错,医馆的大夫看完,也只是给了两幅贴的膏药,让回去贴一贴。
此外还是交代朱永武好好歇息,少下床,少走动,免得落病根儿。
朱广泰知道自家爹的伤已经没什么大碍,紧绷的小脸儿顿时和缓许多,但到了晚上时,一张小脸儿却又满都是担忧。
“爹,我们什么时候去寻外曾祖父?”
见自家儿子突然这么问,朱永武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怎么突然说这件事,是在这里呆的不高兴吗?”
“不是。”朱广泰摇了摇头,“春雨小叔叔很好,麦花妹妹也很好,米夏姑姑好,景韫姑父更好……这里的人都很好,我喜欢他们。”
“那你怎么突然……”
朱永武话说了一半,忽的住了口。
是啊,就是因为喜欢这里,所以才担忧着会什么时候走,会什么时候离开这个喜欢的地方。
“爹,要不咱们不去找外曾祖父了,咱们留在江家村好不好?”朱广泰怯怯地说了一句。
他没见过外曾祖父,他也不知道外曾祖父一家会不会喜欢他,他感觉在这里更开心。
朱永武看了看朱广泰。
他在江家村的这些天,虽然在屋子里头没有出门,可江家却是热闹,来来往往的,也有不少人,大约也了解了江家村的大概情况。
整个江家村,大部分都是友善且和气的。
小孩子们对朱广泰也很热情,虽然还带了些因为不熟悉的疏远,却并没有任何的排斥。
说实在的,朱永武对江家村的印象也很好,甚至也萌生过这样的想法。
不过,安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而且,就算他们想留在这里,江家村未必收的。
朱永武想了想后,道,“让爹跟你成叔公商量一下,好吗?”
见朱永武松口,朱广泰颇为高兴,兴冲冲点了头,“嗯!”
翌日,在吃早饭的时候,朱永武试探性的问起江家村这里有没有外姓人的事儿。
“说起来……”
第78章 落户
江家村是没有外姓人的。
江有成是个心直口快的,张口想这么回答。
江米夏抢先反问了一句,“朱大哥是想在江家村安定下来?”
朱永武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有这个念头,就是不知道江家村肯不肯收我们。”
末了又道,“原本也是想去寻外祖家的舅舅,表哥他们,可这么多年一丁点联系也没有,去那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光景,心里也没个底儿,江家村的人都很好,广泰也喜欢这里,我就盘算着能不能留下来。”
“我手里还有些银钱,还能盖两间遮风避雨的屋子,先租上几亩地忙活起来,也差不多够我们爷俩儿吃喝,眼下就是看江家村肯不肯收我们爷俩儿,要是愿意收,我也愿意给些钱给村子祠堂里头。”
住进宗族同姓的村子里,是寻求庇护的,往后遇到一些事,是村子里给你出头,这该捐的钱是不能少的。
朱永武明白这个道理。
“明白你的意思。”江有成听明白了朱永武的目的,点了头,“我吃罢饭就去寻里正说道说道这事儿。”
“麻烦叔了。”朱永武说话就要去寻钱袋子。
“先别慌,我先去问清楚了,你再说这事儿也不迟。”
这段时日江有成跟朱永武接触的不少,觉得他性子老实敦厚的人,他既是愿意在江家村落户的话,他心里头也是愿意的。
至于要在江家村落户捐钱的事儿……
虽说朱永武说过自己卖了房屋和田地,手里头有些钱,可按朱永武当时说的,是先起了冲突,再卖这些东西出来的。
既然这样,东西变卖时,肯定是着急忙慌,价钱也卖不到太高,田地还好,房屋只怕根本不值钱,所以他手中的钱估摸着也是有限的。
落户这种事嘛,主要也是让想着寻求庇护的外姓人不平白无故的享受宗族的惠顾所出,不是说一锤子的买卖,这钱上头,不能太多,得合理一些,为了这父子俩往后日子能过得下去,最好能少一些便少一些。
江有成这么想,跟江正信也是这么说的。
江正信是江家村的里正,对村子里头的事儿也是了如指掌,对江有成家最近住着养伤的朱永武也是颇为关注。
再发觉朱永武也是正经老实人,这心里头也算放了心,现下听到江有成说朱永武想在江家村落户,江正信挠了挠头。
“落户倒不是不能,只是这银钱上……”
“说的就是这个事儿。”江有成道,“我看他们父子俩也是可怜,想着这银钱上要不要让他们少捐一些,或者分上几年捐也行,毕竟这安家落户的,处处都是花钱的地儿,得先让人安顿下来为好。”
“嗯,是这个理儿。”
江正信觉得江有成说的有道理,也觉得这事儿江有成也是个传话的,他还是得跟朱永武好好聊一聊这个事儿。
鉴于现在朱永武的脚伤还没有好,江正信便去了一趟江有成的家里头。
这一商量便是一上午。
但朱永武落户江家村的事儿,也算是定了下来。
要给村子里头捐上十两的银子,不过不必一次性付清,第一年先给五两,剩下的每年给上一两,分五年付清就好。
至于房屋的事儿,定下来村外围路边的那片空地,朱永武可以在开春儿的时候,拾掇一下,盖上两间房屋,圈个小院子。
过完年江正信会帮着朱永武父子去趟县城,办理有关户籍的一些手续。
至于朱永武在村中的辈分,就随着他平日里喊江有成叔来按,将他跟江米夏,宋景韫列为同辈就好……
总之,大面上的事儿,基本上都说了个清楚,朱永武这心里头也是有了底儿,对江有成和江正信连声的道谢。
“往后便是自家人,也不必这么客气,往后村子里头有啥事,需要寻我的就寻我,也别客气。”
这一上午聊下来,江正信看着朱永武说话什么的本分老实,好感也是倍增。
“谢谢里正叔。”
说是不让说谢,可现在的朱永武,已经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了,只能是谢谢以外,还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