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84节
“是……”
又说了一会儿来书院读书的注意事项,书院里有学生出来催促孟子听回去上课,宋景韫三人便要告辞。
待宋景韫和江米夏上了牛车,江有成甩了鞭子,牛车缓缓前行时,孟子听又往前追了两步,“明日一定要记得来啊……”
江有成,“……”
真的是一个热情无比的夫子啊。
比着那个张口就说宋景韫兴这么大年岁来读书,不大好带的杨顺德真的是和善多了。
孟子听看着牛车走远了,这才回书院里头接着上课。
等到上完课后,美滋滋的去寻了章文斌,“我跟你说,我今儿个收了个神童!”
“哎,不对,以他的年岁,不能叫神童了,应该叫神人!”
“有多神?”章文斌正在那看学生们昨日默写的文,看到一篇时,先是叹了口气,接着拧了眉,到后来拿拳头在胸口处砸了两下,这才拿起旁边的笔,在那篇文章上头标注出有误和不对之处。
这些学生,当真是把教过的东西,还还回来了啊。
“有多神?我告诉你,非常神!”孟子听的眉梢都飞了起来,“记忆力超群,过耳不忘,三天背会《三字经》,我不过读了一遍的长篇诗歌,他便能背的几乎一字不差!”
“真的假的。”章文斌深表怀疑,把手中这份已经被圈画的再寻不出来空隙的文章拿到一旁,又拿起一个学生的,再次叹息,拧眉,捶胸……
待平静下来后,再拿起笔来批改。
可以说,每一份作业都让人头疼的很。
而这每一份作业后面,都站着一个耳提面命后,还能将释义和书本上的字句忘得干干净净的学生。
章文斌已经不相信,这镇上还有这么让人省心的学生了。
“真的,你要是不信的话,明日他来了,你考考他?”孟子听道。
“也好。”章文斌点头,“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以前可否读过书,你既是收了,往后怎么安置,是跟着你上课,还是跟着我?”
章文斌和孟子听两个人各有分工。
章文斌主要教年岁小一些的学生,而孟子听则是教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从前没读过书,没上过学堂,这回是第一回 上,大约十六七岁,至于叫什么……”章文斌有些尴尬地抓了抓耳朵。
因为碰到这样的人实在稀罕,他过于激动,以至于……
忘记问名字了!
“既是头一回上学堂,便跟着我吧。”章文斌随口答了一句。
第129章 晦气
“那不成,跟着你就得跟着那些开蒙的孩童一起上课,这样的人还去开蒙实在可惜的很,不如跟着我如何?”
孟子听把手搓了又搓,“对,跟着我,我一定好好把他给教出来。”
那可是过耳不忘的本事,只要人再聪慧一些,科举完全不成问题的。
他说什么也得从这个学堂里头送出去个举人,回头也让那个糟老头子瞧一瞧才成。
“得,又是一时脑热……”
章文斌撇撇嘴,但看孟子听这满脸郑重其事,俨然下定决心的模样,便也没有再说什么反对的话,只道,“随你吧。”
回头别痛哭流涕的跟他哭诉,学生不好带,夫子不好当就行。
见章文斌同意,孟子听乐的几乎一蹦三尺高,接着去上课的屋子帮宋景韫安置明日要坐的位置。
而章文斌依旧在看学生们的作业。
不生气,不生气,我叫不生气。
忍住,忍住,都是自己亲自教的学生……
宋景韫去镇上弘乐书院的事儿便这么定了下来。
当天,江米夏一家再次为宋景韫去上学的事儿准备了一下。
虽然孟夫子说什么都不必准备,但毕竟第一次去上学,宋景韫还是把先前准备的那些用来读书上学的东西再次准备了一番。
惦记着每天要在书院待一天,晌午也不能回来,宋景韫还带了一个竹制的杯子。
是江米夏涉及的,带盖子,装水后哪怕来回的晃动,也不会漏水,可以在书院的时候喝水用。
整体来说,没什么特别的,唯一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上学的问题。
宋景韫每天辰时要到学堂,而家里离镇上很有一段距离,若是步行的话,晨起起的太早,晚上回来的又太晚,着实有些过于劳累的。
全家人商量了一番,最后决定暂时由江米夏每日晨起赶牛车去送宋景韫,而下午的时候,再去接一下。
“娘子,每日都要你来接送我上学,娘子太辛苦了。”
晚上临睡前,宋景韫想着这件事,碰了碰江米夏的胳膊。
“无妨,平日在家闲的也无事,来回走动走动也好。”江米夏道,“刚好我每日去镇上的话,也可以帮着家中买一买肉食和当用的东西,若是村中有人让捎东西,也刚好帮一下旁人的忙。”
宋景韫眨巴了一下眼睛。
娘子才不是每日闲来无事的人,娘子明明每日都忙的很。
很明显娘子是因为要让他安心,才这么说的。
连带着说那些买东西的事儿,也不过是托词罢了。
娘子对他可真好。
但自己能对娘子好的事实在是太少了……
那自己往后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早日考上功名,保护好娘子,也让娘子脸上有光!
宋景韫暗暗下了决心。
翌日晨起,早早吃过了早饭,江米夏便赶了牛车,载着宋景韫一起往镇上走。
家中的牛养了许久,已是认了主,且越发性子温顺,江米夏现在也能娴熟地赶牛车,路上走的颇为平稳。
现如今已是冬日,出门时,天还是蒙蒙亮的状态,走了这么一会儿,天儿也慢慢亮了起来。
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增多,三三两两,或步行,或乘车。
江米夏看着时辰不早,赶车的速度不由得加快了一些。
牛蹄用力,车轱辘转动,溅起一些灰尘。
飞扬的尘土,有一些溅到了一双蓝灰色的鞋面上头。
这可是今天刚穿的新鞋,怎么赶车也不知道小心一些!
江春宝心疼的把脚跺了又跺,试图将鞋子上的土给跺掉,但跺脚的时候重新扬了些尘土起来,让鞋子上的土更多了一些。
晦气!
江春宝气的不轻,狠狠地瞪向前面的牛车。
结果瞧见这牛车上坐着的不是旁人,正是三叔家的堂姐和堂姐夫时,顿时一愣。
今日镇上没有集市,也不需要卖筐的,他们两个去镇上做什么?
而且他们去镇上,赶着牛车去的,既是瞧见了他需要走路去书院,也不知道喊他一声,主动载他一程?
虽然他是不会坐三房家牛车的。
毕竟在江春宝看来,他们家和三房的关系,不说势如水火,也差不多,现在几乎是到了虽然没有打架,但是见面时谁也不搭理谁的地步。
而且,三房家现在生意越来越大,钱越赚越多,江春宝是越发瞧不上了。
铜臭味那么浓重,哪里还是农户,分明已经是令人嫌恶的商户了。
但是,他嫌恶归嫌恶,他不坐马车归不坐马车的,两家在村子里头关系不好归不好,但在外面,他们到底是堂姐弟,这江米夏和宋景韫依旧是他的六姐姐和六姐夫。
身为堂姐和堂姐夫,在外头见了面,理应招呼一声,主动让一让的,他们不让,就是他们的不对。
江春宝心中忿忿,伸脚踢飞了脚边的一颗石子。
原本已是脏了尘土的鞋子,因为踢石子的缘故,又沾了一大片,且石子的棱角,磨毛了一小片的鞋面。
尘土遮着,江春宝看不到,只自顾自地勾头往镇上走。
江米夏赶着牛车,一路到了弘乐书院。
孟子听已是在书院门口等候,瞧见江米夏和宋景韫赶着牛车过来,眼前顿时一亮,忙迎了过来,“可算来了。”
都等半天了!
“夫子好。”宋景韫恭敬地行礼。
“好,好。”孟子听抚掌直笑。
只要你来,自然是一切都好。
“快来书院里看一看,座位我给你安置好了,你来熟悉一下,也认识一下同窗们。”孟子听拉着宋景韫便往里走。
“娘子,我先进去了。”宋景韫没忘记跟江米夏说一声。
“去吧,晚上我来接你。”江米夏笑眯眯地,看宋景韫进了书院,这才赶着牛车往回走。
孟子听拉着宋景韫,几乎是一路小跑进的书院,到了屋子后,指了指最前面的那个座位,“你坐这里。”
“好。”宋景韫将自己背的小竹箱子放下来,从里面拿当用的东西。
笔、墨、纸、砚等。
因为不知道要学什么样的书,所以他并没有带书来。
孟子听拿了几本书过来,塞给他。
第130章 嘴巴恶毒
“这是我自己抄录的《大学》、《中庸》、《论语》等,里面都有注解,你自己先看一遍,若是有不认识的字和意思,你随时问我,这件事不着急,你得了空看就是,可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