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89节
临放假时,夫子布置了过年期间的课业。
根据每个人平日里的读书状况,夫子给每个人布置的作业都是不一样的。
到了宋景韫这里,孟子听除了给他了几本自己抄录的书,让他仔细读以外,更是要求其在过年期间做够一定数量的诗词。
此外,孟子听单独给了宋景韫一叠纸。
上头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仔细瞧来,皆是四书五经中的其中段落及讲解,还有一些简单的律诗。
能瞧得出来,这应该是考试的试卷。
当朝科举制度极其严格,但凡是试卷,哪怕是考过的,都不会流落民间,但考试的人中,总有一些记性好的,考试完之后,能默写个七七八八。
尤其是那些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且家境贫寒者,会在考试后默写出来自己考过的试卷,卖给私塾或者书院,换得一些银钱,好供自己继续读书。
这些试卷笔迹不一,想来也是如此得来的。
江米夏看着宋景韫带回来的那些试卷,扬了眉梢,“夫子让你看这个,该不会是要让你过年后去参加县试吧。”
“嗯,夫子说可以试一试。”
宋景韫答道,“夫子提过,说考试时间大概都在二月份,考前一个月时,县衙那会张贴公告,到时候就得留意一下,及时到县衙的礼房去报名。”
江米夏沉默了一会儿。
县试,是整个科举中的第一场考试,相对于整个科举系统而言,县试自然是最基础、最简单的。
但宋景韫毕竟只读了短短几个月的书,虽然他的记性很好,许多事情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看起来颇有见解的样子。
但这些到底不过是平日中的表现,真拿到考场上来说,还真是说不准会怎样。
但看着宋景韫兴致勃勃,江米夏自然不好说自己的顾虑,只给宋景韫加油打气,“既然夫子都如此说了,想来也是觉得你是可以的,那咱们就去试一试。”
“嗯!”宋景韫见自家娘子都如此说,兴冲冲地点了点头,“我这段时日一定好好读书。”
不辜负夫子和娘子的期望!
于是,在过年这段时日,江米夏看到了一个勤奋好学的宋景韫。
把从前放学后读书一刻钟的时间,延长成了一个时辰。
上午半个时辰,下午半个时辰。
其余的时间,不是帮着江米夏和刘氏收拾准备过年的东西,就是跟着江春雨,孙二狗和朱广泰去街上踢蹴鞠。
而且因为踢蹴鞠的缘故,被江春雨和朱广泰找上门来告过状。
告状的原因,是因为只要宋景韫来踢蹴鞠,旁人就别想再碰到蹴鞠,只有围观的份儿,踢蹴鞠的参与感直线下降。
江米夏不得不劝说宋景韫,让他在踢蹴鞠的时候,给孩子们稍微放一放水。
转眼便是除夕。
从除夕这日晌午后开始,村子里头便陆续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烟火爆竹声,夹杂着鞭炮浓重的火药味,形成了浓重的年味儿。
眼看着日头西沉,有些除夕晚饭开的早的,这会儿已是饺子下了锅。
江米夏家也包完了最后一盘饺子,商议着待会儿吃饺子的时间。
江米夏去麦秸垛那拽麦秸秆,准备着待会儿引火烧灶时,透过院子门口,瞧见对面竹编作坊里还有人在。
江米夏有些好奇,便去瞧了瞧,结果瞧见在竹编作坊院子里头转悠的孙二狗。
第137章 猜到
孙二狗在家中,日子并不好过,属于饭都吃不上,命还在不在,都不被家里人在乎的那种。
若说先前孙二狗吃不饱饭被苛待的事儿江米夏只是听说,但自从孙二狗到了作坊这里之后,江米夏是实打实瞧见了。
孙二狗家的人从来未来找过他,也不曾给他添置过一件衣裳。
似乎孙二狗与家里没有丝毫关系一般。
回这样的家过年,孙二狗大约也是不情愿的吧。
江米夏想了想,冲孙二狗招手,“你在那愣着干啥?家里都要煮饺子了,快过来吃饭。”
很明显,是要邀请他一起过年。
孙二狗眼眶里头顿时有些发热,但还是挠了挠头,“小夏姐,我……”
他还是有些想回家里头瞧一瞧。
到底,那是家啊,虽然是后娘,但爹是亲爹,那也是他自小长大的地儿。
今儿个是除夕,他觉得怎么着也回去看一眼。
江米夏看平日里做事果断的孙二狗,这会儿说话吞吞吐吐的,大致猜出来了他的心思。
“快去吧,若是家里头有饺子,便在家吃,若是没有,这边饺子管够。”江米夏道。
原生家庭对人造成的影响是致命且深远的,也会让人对其十分厌恶痛恨。
但饶是如此,人是情感动物,在内心的最深处,对原生家庭仍旧是有一定的幻想和一些眷恋。
孙二狗大约也是不例外的。
江米夏表示理解,也觉得在情理之中。
孙二狗见江米夏如此说,似寻到了主心骨一般,原本的犹豫不决也荡然无存,只兴冲冲地点了头,“我知道了,小夏姐。”
说罢便如一阵风一般,消失在了江米夏的视线中。
这孩子,还是毛毛躁躁的啊。
江米夏把作坊的大门给关上,落了锁,又把自己原本虚掩了一扇的门彻底给打开。
门要留好啊。
待收拾完这些,江米夏才去院中接着拽麦秸秆。
今年的除夕,正是四九当头,一年最冷的时候。
北风不大,但因为足够冷,哪怕微微的风吹在脸上,也如同小刀子在割一般。
孙二狗是跑着往回走的,衣裳穿的厚,跑得又快,浑身觉得热得很,甚至脑门上冒出了颗颗汗珠,让他并不觉得冷。
雪花忽的落了下来。
小片的雪花,先是稀疏,接着慢慢变得密集起来。
孙二狗赶到孙家庄村口时,地上已经堆集了一层雪白。
一路跑的气喘吁吁,进村后,孙二狗的速度变成了快走。
除夕夜,各家各户门口挂起了红灯笼,孙二狗家也不例外。
瞧着许久都没有回过的家,孙二狗心里头腾起了异样的感觉,在顿了一顿之后,重新抬起了脚步。
就在他离家门口不过还有十数步远时,原本半开着的大门,被哐当一下关上,紧接着传来窸窸窣窣,插门栓的声音。
“爹,哥还没回来。”
“不用管他。”是爹的声音。
“他现在攀了高枝儿,成天在外头吃香的喝辣的,吃的比咱家好,穿的也比你们好,听说每个月连工钱都不少拿呢,这么几个月都不惦记着往家送点工钱,孝敬一下爹娘,这心里头早就没这个家了,还管他干什么?”
后娘大约觉得不解气,先是“呸”了一口,接着骂道,“早就跟你说了,这兔崽子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你还不信,现在信了吧?”
“真是白生养这玩意儿了,往后只当没他!”
隔着院子传出来的声音,渐渐地被雪花簌簌落地的声音淹没。
孙二狗抬了抬头,有雪落在脸上,冰冰凉。
伸手抹了抹脸,眼边竟是没有一滴泪水。
早已猜到的结果,大约也是没什么好伤心的吧。
孙二狗跺了跺脚,把身上多的雪给抖落,朝因为露在外面,冻得有些发僵的手上哈了口热气。
时间不早了,得赶紧回去,不能耽误吃饺子。
孙二狗抬了脚,比来的时候跑的更快了一些。
----
新年,热闹而忙碌。
年从初一拜到初六,到了初七的时候,才算消停了下来。
初八,店铺开门营业,待过了十五后,这年便也就彻底过完了。
书院是正月十七开的学。
开学当日,夫子先检查了每个人的课业。
检查了一日,孟子听的眉头拧的比沟壑还深。
果然是不能抱太大希望啊。
毕竟平日里耳提面命,那群学生都记不住,放假期间就更指望不上什么了,顶多就是没他预计地忘的那么多,那么快就是了。
直到看到宋景韫交上来的律诗和默写的试卷时,这眼前才顿时一亮。
诗做的中规中矩,算不得十分出众,但考试却是绰绰有余,最关键的是那些四书五经的诵读和注释,写的是娴熟流畅,字迹工整,没任何涂改痕迹。
这便是足够了!
当所有人都让他失望时,宋景韫永远不会让他失望。
因为其他人交上来的课业而愁云满面的孟子听,满心的阴霾消散了个干净,整个人变得欢天喜地起来。
章文斌看孟子听那背着手,扬着下巴,眼睛恨不得要长到脑袋顶上那个样儿,手里的笔顿了一顿。
再看看手中那些恨不得要气死他的那些作业,章文斌眉头紧皱。
他当时是不是该争取争取,把宋景韫要过来当他的学生?
毕竟有个省心的,也算是莫大的安慰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