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114节
成茂愣了愣,摇了摇头,“我不要辣椒。”
这次换牛氏发愣,片刻后明白因为她说话漏风的缘故,眼前这个小郎君听错了,心里又急又气地,面上却不能发火,只一字一顿地问,“你-找-哪-户-人-家。”
“哦,你是问我找哪户人家啊。”成茂这才恍然大悟,“我不找谁家,我回家,喏,我家就在那边。”
成茂说话时,伸手指了指。
顺着成茂手指的方向,牛氏看到了江米夏和宋景韫家。
“你-是-她-家-亲-戚?”
“不是。”成茂摇头,“我是江娘子和宋郎君家的下人,我叫成茂。”
下人?
牛氏低头,看见成茂手上拎着的又沉又大的食盒,顿时想起来先前宋景韫说过的,因为江米夏每日出去买吃食辛苦,所以要给江米夏买下人的事儿。
这样的话,牛氏起初听了十分生气,但仔细想来,觉得宋景韫之所以那般说,不外乎就是要维护自己的脸面,不想在旁人面前跌了份儿,此外也是想故意气一气她。
但总的说来,不过也就是随口一说罢了,毕竟要买下人呢,一个就得一二十两银子,且买了回来吃吃喝喝不说,还得给发了月钱,这般小刀子割肉地出钱,这可不是一般人能供的起的。
不曾想,宋景韫还真是把下人买回来了,而且还真是要做替江米夏跑腿去酒楼里头买饭菜的活。
真真是气人啊!
牛氏跺了跺脚,更是狠狠地剜了成茂一眼,接着转身回去,嘭的一下关上了门。
力气极大,震得大门上头的的灰尘扑簌扑簌地落了下来。
成茂愣了又愣,把后脑勺也是挠了又挠。
自己说错什么话了吗?
没有吧。
怎么这个人生这么大的气?
这可真奇怪……
成茂诧异无比,以至于拎着食盒到家门口时,还不忘再张望两下。
“在看什么?”江米夏正在院子里头修建花枝,好让那些花花草草能够顺利过了冬,看到成茂在门口张望,便问了一句。
“刚刚遇到了一个奇怪的人。”
成茂将刚刚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给江米夏听,末了又道,“那人可真是奇怪的很呢,说话也嘴巴漏风,似掉了牙,可看着年岁也不太大,论说还没有到掉牙的时候吧。”
反正就……
奇奇怪怪的!
江米夏近期时日到是听说牛氏掉落了门牙的事儿,一听这个便猜出来跟成茂说话的人是牛氏。
至于牛氏生气的缘由,大约是见家中的确买了下人吧。
如成茂所说,这牛氏可真有意思。
不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一门心思地盯着旁人家如何过的。
江米夏摇了摇头,又叮嘱成茂和珠翠,往后见了牛氏时,不必过多理会,但若是牛氏说了什么恼人、伤人的话,该回嘴也得回嘴,绝对不能让自己受分毫委屈。
珠翠和成茂虽然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但既然江米夏让他们俩这么做,那必定有这般做的理由,他们不必多问,只照着做就是。
再来,他们跟的主家这么好,既然江米夏说他们俩可以回嘴,那只能说明那牛氏不是个啥好人!
这边,不是好人·牛氏,在院子里头生了一场的闷气,甚至连门也不想再出,免得再遇到让人堵心的人和事儿。
但一想到晌午过后,那些卖菜蔬的可能就都卖完走光,今日便没有菜蔬可以吃,便还是硬着头皮出了门。
第176章 没福气
出门后见并未看到江米夏家的任何人,这才松了口气,快步往街上走。
溜达了一大圈,废了许多的口舌,牛氏买到了自己满意的菜蔬。
一根红萝卜,一颗白菜,一个芥菜疙瘩,还有一块一斤二两的豆腐。
回到家,牛氏便开始做晌午饭。
白菜帮子混着棒子面红薯面的,蒸成菜窝头,红萝卜和豆腐一块炒一炒,炒成一个菜,剩下那块芥菜,切成了细丝拿盐腌起来,预备着晚上的时候配着菜窝头喝棒子面粥。
这几样菜,加起来不过花了五文钱,再加上吃的棒子面和红薯面什么的,加起来也不过是四五文钱。
十文钱,就可以让家里头舒舒服服地吃上两顿饭,只怕也是没有人能做到这个份上。
论说勤俭贤惠,只怕没人比的过她!
牛氏得意地扬起了下巴。
菜窝头出锅,红萝卜炒豆腐盛出来时,门口忽的有了动静。
牛氏探头,看到了张耀生。
“相公回来了?”牛氏顿时喜出望外,“相公今儿个怎么回来吃饭了?”
牛氏一脸期盼地看向张耀生,希望从他口中听到“想你了,回来看看”的话。
张耀生面无表情,淡淡地应了一句,“书院里面做菜的师傅得了风寒,拖着不曾去看大夫,以至于过了病气给旁人,一下子病倒了好几个,山长发话让那些人好好歇息,书院这段时日便没有饭食供应。”
“原本几个同窗要一块约着出去吃饭,我惦记着出去吃喝花销不小,且有段时日没有见大丫,便回来看一看。”
说着,朝张大丫招手,“大丫,快来爹这里,爹给你带了麦芽糖回来。”
张大丫一听有麦芽糖,忙跑了过来,接过张耀生手中的油纸包,更是脆脆甜甜地道,“谢谢爹。”
“去吃吧。”张耀生唯有这么一个女儿,对她也算是疼爱怜惜,伸手揉了揉张大丫的脑袋,“大丫好像长高了一些。”
不过好像也瘦了一些。
张耀生眉头微微拧了起来。
见张耀生完全没有提及她半个字,更不曾给她带了东西回来,牛氏有些委屈,但面上也不敢表露,只道,“饭快好了,洗洗手吃饭吧。”
“你说话怎么成这样了?”张耀生听着牛氏说话有些不对劲,在察觉牛氏门牙处一片漆黑,脸色更是不悦,“牙是怎么了?”
“不小心被门槛绊倒,摔了一下……”牛氏说这话时,眼泪往下落,“结果摔掉了两颗门牙,足足疼了好几日。”
“怎么这么不当心?”张耀生眉头紧拧。
富贵人家,皆是高门大户,这门槛比这种宅院的门槛还要高上许多的。
这样的门槛牛氏都能被绊倒,那往后若是他考上了举人,住进了大宅院里头,岂不是得每天都被绊倒?
看起来,这牛氏还当真是没有享福的命。
说不准,就是因为牛氏没有这个命格,所以连带的他考上秀才多年,却也始终无法中举。
牛氏见张耀生并未关心自己现下如何,而是责怪她为何不当心,这心里越发难受,也不敢再掉眼泪,只抹了一把眼角,端了饭菜进堂屋,招呼张耀生和张大丫吃饭。
这个时候,张大丫已是饿得够呛,今儿个的菜里又有难得吃上的豆腐,高兴的大咬大嚼,闷头吃饭。
牛氏也是腹中空空,不住的往口中塞菜团子,也惦记着张耀生要多吃些好的,将那红萝卜和豆腐片往他碗中夹。
张耀生的眉头再次拧了起来。
红萝卜和豆腐片炒在一起的滋味,实在不好吃,且牛氏的厨艺比着书院那的不是差了一点半点。
而这样难吃的红萝卜炒豆腐片和菜团子,都被张大丫吃的如此香甜,可见平日里吃的有多差。
这个牛氏,当真是不会管家,甚至也不会养育教导子女。
牛氏浑然不知张耀生此时的厌烦,只因为自己相公难得回来一次而高兴,“既是书院不能吃饭,那最近相公都回来吃饭吧,晚上我给相公炒一个鸡蛋来吃。”
一个鸡蛋……
张耀生的嘴角抽搐了一下。
灶房中的铁锅不算小,一个鸡蛋炒下去,只怕都看不见吧。
“肉铺那每到傍晚时都有猪下水卖,虽然气味大了一些,好歹是个荤腥,我傍晚去买一些回来,拿草木灰好好洗一洗,大锅一顿,能吃上好几日。”牛氏道。
猪下水……
张耀生的嘴角再次抽搐了一下。
那些东西的确是荤腥,但气味也实在是大,吃完了之后只怕身上都要沾有气味,经久不散,这般去了学堂,只怕要被人询问嘲笑。
更何况,他可是秀才公,未来是举人老爷,怎么就沦落到要吃猪下水的地步了?
张耀生心中不悦,语气也没有太好,“我每个月都给你银两作为家用,你到是会精打细算?”
那些银两不说能顿顿大鱼大肉,但清粥小菜也是足够的,至少不至于吃菜团子,惦记着做猪下水的。
牛氏没听出来张耀生语气不好,只当他是在夸自己勤俭持家,忙道,“县城里头过日子,处处都是要花银子的,相公给的银两我都省着些花,处处能省皆省,剩下的钱攒了下来,往后供相公赶考用。”
“说起来,我也一贯是勤俭持家的性子,把整个家操持的像模像样心里才会安心,断然不会像那个江娘子一样,成天吃喝享乐,恨不得要把整个家底儿给拜光,宋郎君也不知道倒了什么霉,摊上那么硌个不知道节俭的娘子,当真可怜。”
宋景韫可怜?
他哪里可怜了,真正可怜的是他张耀生吧!
张耀生心中的怒火再也压不住,手中的筷子摔在了桌子上头,“人家江娘子吃喝享乐那是人家的事儿,你管人家做什么?再说了,人家中的银钱都是江娘子赚的,江娘子吃喝也有底气!”
“到是你,都是妇人,旁人都知道做些生意,弄些活计,赚那么多银钱回来以供家用,好让相公安心读书,你成天只知道在家中闲着,全指着我一个人抄书写诗赚钱,耽误我读书考功名?”
第177章 真是可笑啊
“瞧瞧这吃的都是什么,孩子穿的是什么样子,你身为娘子身为母亲,就没有半分愧疚不成?还好意思说旁人花钱大手大脚?”
“从明儿个起,你便不要在家中闲着了,出去找个活来做,也免得你闲的作精,成日只知道在背后嚼舌根子!”
牛氏既然在他跟前说了,必定也会在旁人面前说。
这条巷子里头住了许多人,不乏有书院那的家眷,若是传到旁人耳朵里,只怕要笑话死他。
笑话他家中过得贫苦,背后还要说道旁人花钱大手大脚,其实是因为旁人家中富裕,所以心中嫉妒罢了。
倘若真是如此,那他的脸真的是被牛氏给丢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