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158节
唐志川抬了手,“时候不早,你们进去吧。”
“是。”宋景韫和陈树明两个人皆是再次行礼,而后听从唐志川所言,依次跟着其他贡士往前走。
唐志川在原处又待了片刻,这才缓步到了赵春茂的跟前。
不等秦志川言语,赵春茂快走了两步,脸上的表情严肃中带着些许期许,“大人。”
唐志川背了手,表情淡然,“赵贡士不惧世俗,想来为了追求心中的正确,是不怕死,也不怕耽搁所谓前程的。”
“大人所言极是。”赵春茂仍旧大义凛然,“小生夙来将生死荣辱不放在心上,也认定忠臣是不惧生死免职的,不瞒大人,倘若小生因为今日言行举止而丢失了前途乃至身家性命,小生也不会有丝毫的后悔,反而会因为今日之所作所为而自豪,因为小生说出了最忠诚为国之言,一片忠心,日月可鉴!”
“忠臣不畏死,话说的不错。”唐志川微微点头,眉头却是紧紧拧了起来,“可若是忠臣一味地直言不讳,不知道自保的话,岂非是忠臣死了个干净,奸臣当道的局面?若是到了那个时候,又该如何?”
赵春茂显然没有料到唐志川会如此说,更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顿时愣了愣。
在嗫嚅了许久后,才又恢复了些许,忙道,“这世间忠臣千千万,前赴后继,怎会尽数被屠杀殆尽?再者,倘若这世道当真到了这个地步,那……”
也没有需要尽忠效力的必要了。
第276章 紧张
这句话属实大逆不道,赵春茂没有敢说出口,忙住了嘴,略低了低头。
但唐志川却也透过赵春茂的神情知晓了他未出口的言语,眼睛越发眯了眯,“年轻人心高气傲,是寻常事,倒也可以理解,先进去吧。”
唐志川原是个十足的文人。
文人的身上大多有着浓重的书卷气,斯文且儒雅。
但唐志川的祖上却是武将出身,曾跟着太祖出征平定天下,唐家人的血脉中也就有着根深蒂固的威严之感。
此时的唐志川虽没有发怒,但其轻描淡写的话,却也足以透着让人呼吸不畅的压迫感。
赵春茂方才的意气风发和毅然决绝此时几乎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惶恐不安。
直到唐志川的背影已经完全消失在视线中,赵春茂这才抬起了似灌了铅的双腿,迟疑地向前走去。
此时的一众贡士,皆是按照顺序依次进入中苑宫的左右偏殿。
按照顺序依次坐好后,由唐志川与礼部尚书一并打开了此次殿试的考题,由内侍分发给所有等待殿试的贡士。
所有贡士在拿到考题之后,皆是迫不及待地打开,去看考题。
之间那叠的方正的宣纸上头,端正地写着几个字——“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一众贡士见状,皆是眉头微蹙。
这是《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一句话,本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因《谏太宗十思疏》是臣子上奏给天子之言,对天底下的学子而言,乃是老生常谈,并不陌生,甚至各个将其背的滚瓜烂熟,就连释义和注解都能倒背如流。
按理来说,以这样一句话而引伸出来的文章,写起来也算是信手拈来,并不困难。
但也正是因为是被时常做文章的,想要写出彩却并不简单,且在把握尺度上,也不是一件易事,极容易会因为言辞过于激烈或者不够恳切而不被看好。
所有的贡士在想通这一层后,心中皆是战战兢兢,更是经历了一番深思熟虑后才谨慎下笔。
左右大殿,很快响起了磨墨和落笔的沙沙声,以及唐志川和礼部尚书等人来回巡视时的脚步声。
待几个人凑在一起时,互相看了一眼后,皆是叹了口气。
皇帝今日一大早便以今日不宜多见人为由,径直入了清虚殿打坐修行。
皇帝对殿试这般不在意,他们这些老臣为了这江山社稷越发不敢有分毫松懈,更得尽心尽力,方能对得起这头顶上的乌纱帽。
也才能对得起先帝的托付。
三人一番目光交流,在再次叹了口气后,又不约而同地重重点头,分头各自去巡视。
巡视各个贡士在大殿之上的神情仪态,观察所有人书写时的笔法和字体,一一记录在册。
三人时而点头肯定,时而摇头,时而拧眉,时而甚至发出一声叹息……
这般毫不掩饰心中所想的举动,让在场的贡士们越发心情紧张。
第277章 皇上驾到
也有心理素质比较强大的,此时仍旧屏气凝神,专心致志地书写自己心中所想的文章。
宋景韫和陈树明便是其中的两位,且两个人在一众人中坐得笔直,神态自然,二人所写的字更是苍劲中不乏飘逸洒脱之感。
唐志川看的连连点头,在名册上细心记下。
就在殿试正在紧张进行时,外头忽地传来了响动。
嘈杂的声响由远及近,紧接着便是一声高喊,“皇上驾到!”
皇上来了?
唐志川几人先是一愣,接着快步凑到了一处,一番耳语。
“皇上不是去了清虚殿,还交待所有人今日不得打扰吗?”
“先前内侍带出来的话的确如此,只是圣意转变也是寻常事,皇上大约是觉得殿试之事到底关系到江山社稷,是十分重要之事,所以还是要来主持大局?”
“我看未必。”唐志川摇了摇头,面沉如水,“皇上素来看重打坐修行,天大的事也不肯放松,此时突然前来大殿,兴许有什么意外之事,咱们还是小心应对为佳。”
莫要出什么岔子。
尤其别出那种像赵春茂一般……
唐志川抬手招呼了人到跟前,低声交代了一番,这才和其余几人一并前往门口迎接圣驾。
“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抹明黄色从轿撵上飘了下来。
皇上因为长年食素和服用丹药的缘故,身体纤瘦,步子有些发虚,但面色却颇为红润,声音也十分洪亮,“平身。”
“谢皇上。”唐志川一众人起身,恭敬拱手,“皇上怎么此时过来了?”
“唐爱卿此话问的好。”皇上背了手,笑道,“朕方才在清虚殿打坐,魂游太虚,碰到神灵点化,告知朕今日殿试中有能够助朕早日羽化成仙之人,朕便前来找寻。”
帮助皇上成为仙人的人?
唐志川等人一怔,而后满脸慌乱。
先不说今日前来殿试的贡士中是否有这样的人,倘若没有的话,皇上会不会震怒之下做出出格之事?
倘若当真有这样人的话,皇上必定会对其百般信任,若是此人是个性情纯良之人还好,若是个利欲熏心的,会不会引得皇上越发离经叛道?
略压了压心中的慌乱情绪,唐志川忙道,“皇上竟是有这样的巧遇?那当真是恭喜皇上了,只是微臣先前一直以为荀天师德高望重,必定是能够辅助皇上得道成仙之人,难不成能够帮助皇上之人并非是荀天师?”
“说起来,今日荀天师竟是没有陪伴皇上左右?”唐志川一边说话,一边张望四周,“皇上是否需要微臣派人请荀天师过来?”
眼下能劝阻住皇上的,唯有荀元柏了!
“荀天师这几日前去督办成仙台之事,并不在府邸,他本是交代朕今日一定要静心修行,不可被俗事打扰,可朕方才受此点化,没有不理的道理,且这也并非是俗事,便也没有着人去请天师过来。”
皇上道,“眼下,还是先去找寻神灵口中所说的人为好。”
第278章 顺坡下驴
“皇上所言极是,只是皇上要找人,今日前来参加殿试的贡士有两百余人,皇上要找寻起来只怕并不容易,不如皇上描述出其容貌体征,由微臣替皇上前去找寻如何?”
唐志川见搬出荀元柏也并无作用,只好硬着头皮继续阻拦,“皇上也说与微臣听上一听,此人究竟是怎样的能人异士,微臣也好跟着圣上开一开眼。”
皇上最是想让旁人知晓旁人神灵法力,也与他一并修行修仙的,这会子见唐志川这般说,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模样朕也并不知晓。”
“那皇上如何知晓……”
“神灵只说让朕去找寻一位方才虔诚供奉,献上四块糕点之人即可。”皇上笑道,“每每到了殿试之时,你们最是将那些贡士们的一举一动写的清楚,只快些将册子拿了过来,找到这个人出来。”
供奉了糕点之人?
那说的不就是……
唐志川略略顿了顿,跟其他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后,各自又默默地点了点头,最终则是仍由唐志川开了口,“今日的确是有一位做了这样举动的贡士,也如皇上所说,供奉了四块糕点。”
“哦?”皇上闻言,满脸的欣喜越发掩盖不住,“是何人?”
“是一位叫做宋景韫的贡士。”唐志川如实回答。
“快将此人带到正殿。”皇上笑意难掩,快步往中苑宫的正殿而去,“朕要好好见一见他。”
“是。”唐志川应下,片刻后眼珠子又转了一转,“不瞒皇上,今日除宋景韫供奉了糕点以外,还有一位名为陈树明的贡士,只不过糕点数量为两块,比宋景韫少了一半。”
唐志川和其余几位负责此次殿试的大人都在两侧的偏殿仔细查看过一众贡士的状况,这宋景韫举动得体,见解独到,文章虽才写了一半,却能瞧出来内容极佳,尤其那一手好字,更是许多人不能及。
这样的人是能担当得起状元之位的。
而皇上既然此时要用这种办法来选拔人材,那就干脆顺坡下驴,将宋景韫推到跟前,名正言顺!
至于陈树明那,整体表现也不差,干脆也就要一送一,一并都在皇上跟前得得脸就是。
倘若这两个人都能被皇上看重的话,那他们这些面上对皇上恭顺,背地里半点实际事都不落下分毫的阵营也能多上两个帮手!
“哦?”皇上脸上笑意越发浓厚,“既然如此,那就一并带到正殿吧。”
“是。”唐志川应下,也不吩咐底下人去传唤,只亲自到偏殿去请宋景韫和陈树明一并前往正殿。
但并不曾说明请他们二人过去的缘由。
这般突然被通知要去面见圣上,且还是唯有他们二人,陈树明这会子内心极为忐忑,在从偏殿出来时,忍不住碰了碰宋景韫,“宋郎君,不会有事吧。”
“应该是有事的。”宋景韫笑道,“不过,应该是好事。”
好事?
可看方才唐志川的神色,怎么都不觉得像是多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