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164节
甚至,甚至……
甚至宋大人不过就是不想让他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故意说他是瞎编的,实际他早已谋划了一切。
能力出众,且十分谦逊,实在令人佩服!
陈树明看宋景韫的目光越发亮了亮。
宋景韫回到光华苑捌号院中时,江米夏已是准备好了饭菜。
惦记着宋景韫今日第一天上衙难免劳累想休息,江米夏特地将饭菜提早从小饭堂拿了回来放在小炭炉上煨着,吃的时候仍旧是热气腾腾,且汤菜也能更加有滋味。
摆好碗筷,江米夏瞧见宋景韫从袖中拿了一叠纸张,扔进了炭炉。
红彤彤燃得正旺的炭火遇到干燥的纸张,很快腾起来了一阵火苗,瞬间将那带着墨渍的纸张包围、吞噬。
顷刻之间,炭炉中多了一小堆灰烬。
“烧的什么?”
“没什么,写错字的废纸,怕留在宫中惹人笑话,便带回来。”宋景韫笑呵呵道,“毁尸灭迹。”
对于宋景韫此时的职务和需要做的事情,江米夏也了解个大概,更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明白宋景韫此时谨小慎微的缘故,便不再多问。
反而是宋景韫,一边欢快地吃着热气腾腾的小酥肉,一边絮絮叨叨地问江米夏今日都忙了些什么。
江米夏也一五一十地照答。
先是派人送信回去给爹娘,安排爹娘来京城之事。
接着便去了江君立送的新宅院那里,查看宅院各处,清点各处的物件以及宅院中留下来的奴仆。
奴仆们自是知晓自身的身契早已在江米夏手中,明白该对谁尽心尽力,也皆是表现的勤谨恭敬。
管家周满也十分能干,将他觉得各处需要添置的物件和人手详细的列了出来,让江米夏来决断。
……
“这两日大约要往牙行跑上好几趟。”江米夏道,“也要花上许多的银钱。”
第294章 妙招
她不是小气的人,现如今也有大笔的资产和银钱傍身,但到了这个世界之后,还是第一次要在短时间内花这般多的银钱,想想以前赚钱的不容易,江米夏下意识也觉得有些肉疼。
“娘子若是觉得心疼银钱的话,为夫倒是有个妙招。”宋景韫说话间,给江米夏捞了一块炖的糯糯的藕块。
“什么妙招?”江米夏歪头。
“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田地是最好的东西,娘子不妨在这院子里头开垦一块田地出来,将一些银两埋进去,大约就能长出许多银子出来了呢。”
江米夏,“……”
“待会儿早些睡吧。”江米夏将脸往碗中埋了埋,尽量不让宋景韫看到她的白眼。
梦里啥都有。
“为夫是认真的。”宋景韫往江米夏相反的方向歪了歪头。
江米夏给宋景韫添了一勺萝卜羊肉汤,“是是是,认真的。”
认认真真,一本正经地开玩笑。
宋景韫知道江米夏不信,也不再坚持,只笑眯眯地接了汤过来,继续把头歪了又歪,“方才娘子说,待会儿早些睡?”
“娘子还是这般性急……”
江米夏,“……”
是夜,捌号院中的烛火熄了亮,亮了熄。
春日好眠,整个皇宫很快陷入了沉睡之中,惟独皇上此时躺在龙塌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脑中反反复复的,都是今日在清虚殿发生的事情。
宋景韫魂游太虚得了仙人指点,而那纸条上的字迹也平白无故的消失……
这一切,很显然都是上天有所预示,要他一定要按照仙人所言去做,且不能对外声张。
而那仙人通过宋景韫转达的那些话……
皇上顿了顿,只觉得脑中行善积德,克己节俭几个字越来越大,似要将他的脑袋都撑破了一般。
所以,他必须要做一些能够积攒阴德之事才行。
那究竟做哪些事能够快速积攒功德,又怎样才能够节俭?
皇上腾地坐起了身。
察觉到动静的宫人快步到了跟前,小心翼翼,“皇上有何吩咐?”
“明日一早,宣唐志川入宫面圣。”皇上顿了一顿之后,道,“还有宋景韫。”
这些话到底是宋景韫听到的,他悟性颇高,又与仙家有缘,必定会给他指上一条明路的。
“是。”宫人见皇上吩咐完毕后又继续躺下睡觉,并无任何其他举动,心中也是松了口气,快步走出寝殿着人前去传口谕。
翌日,得了口谕的唐志川和宋景韫一早到了中苑宫。
二人是在宫门口碰面,一路结伴而行,途中说了许多的话。
对于此时前来宫中面圣的缘由,唐志川心中了然,将宋景韫夸赞了一番后,更是与他商议了许多应对之策。
以至于皇上在询问如何能够行善积德之时,唐志川拱手之后,娓娓道来,“皇上,这所谓行善积德,内里学问颇多,世间凡事不外乎讲一个大小多少,对于皇上而言,这积攒阴德之事,自然也有大德与小德之说,阴德多与少之说。”
第295章 拙见
“这小德嘛,便是要从细微小事做起,今日救助了一个将死之人,明日宽恕了一人的无心之失,皆是力所能及的小德之事,这些小德自然也能称得上是德,但如臣所言,到底有些小,长此积累,需得数年才能达到皇上想要的效果。所以以臣之拙见,为尽快达到皇上的目的,需得积攒大德才行。”
“秦爱卿可有高见?”皇上拧眉询问。
唐志川道,“臣以为,这天下莫过于是百姓,若是能够为普天下的百姓做些好事的话,百姓必定会皇上感恩戴德,天下百姓人数众多,那皇上的功德自然也就如江水一般,滔滔不绝。”
“说下去。”皇上顿感兴许。
“百姓大多以田地为生,日常吃喝生存乃至生存皆是要仰仗田地,但此时田地上的税种颇多,让百姓们难上加难,不如皇上下旨废止青苗税,百姓们必定对皇上感激不已。”
唐志川一边说一边看皇上的脸色,“如此一来,除了皇上能够收获极多的功德以外,百姓们必定要将皇上供奉起来,日日烧香祈祷,这祈祷的人多了,声音必定会上达天听,若是被仙界得知,也一定会念及皇上所作所为,早日助皇上飞升成仙。”
“所言不差。”皇上闻言颇为欣喜,重重点了点头,“便依唐爱卿所言,即可下旨废止青苗税,宋爱卿,你即刻按朕的意思拟一道旨来,即刻到户部去宣旨。”
“是。”宋景韫应下,而后照吩咐做事。
“这废止了青苗税后,税收大幅降低,国库只怕是要越发空虚。”皇上也颇为担忧。
国库空虚不空虚的,他倒是不怎么在意,只是这国库一空虚,他如何能够开山凿壁,寻仙问道?
“这便是仙人的高明之处,给了皇上后四个字。”唐志川提醒。
克己节俭。
皇上想到这一层,忙不迭地点了点头,“所言不差,果然还是仙人考虑的周全,倒是朕冒撞了,对于节俭之事,唐爱卿和宋爱卿又有何想法?”
“臣以为,升仙之路需得清修,这清字体现在清静上,亦体现在清淡上,宫中饮食多有浪费,可多食素食,或食用鸡肉鱼肉等,不可奢华糜费,食用鲍参翅肚之物。”
唐志川道,“衣裳穿戴等,也尽量以素净为主,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大幅节俭后宫用度,更能避免皇上周身沾染了污浊气息,对皇上修行之事更有进益。”
“臣以为唐大人所言甚是。”宋景韫在一旁附和道,“如此一来,上行下效,民间也必定以皇上马首是瞻,学习皇上克己节俭之法,于吃食上少了许多杀生害命之举,于功德上又是一件。”
功德叠加,好处多多!
皇上听二人这般说,嘴角止不住地往上扬,“所言甚是,那便依二位爱卿所言,即刻下诏,按此法来做。”
“是。”唐志川和宋景韫躬身应下,继而先行告辞。
废止青苗税和力行节俭之策通过诏书很快从宫中传了出去。
第296章 太好了
众人得知后,皆是心中欣喜无比。
尤其是户部上下,恨不得在原地蹦上几下,方能表示此时激动的心情。
也有一些有些不大相信青苗税竟能如此轻易废止的,甚至还狠狠地掐了自己大腿几下,好确定这并非是在做梦。
就连户部尚书此时都在院子里转了好几个圈,更是忍不住冲着空中高喊了好几声,“好,好,好,当真是太好了!”
他前几年便不停地向圣上提议废止青苗税,但始终都没有得到应允,反而还因此被训斥过几次。
但现在这青苗税突然间废止,如此令人欢喜之事,怎能不让他欣喜若狂?
最让人欣喜的是,竟有人能够劝得动皇上,需得好好查看一番,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有这样大的本事才行!
宋景韫并不知道这些,只和唐志川和陈树明一并仔细地为皇上力行节俭之事列出来详细的名录。
江米夏亦是忙碌了好几日。
置办车马,采买奴仆,购买各种当用的用品,妆束新宅院。
这银子,可谓是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
眼看着这银票从厚厚一沓变得越来越薄,江米夏身上的安全感也越来越少,越发地开始掂量自己手中的银两。
眼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江米夏这脑子里忽地想起来前两日宋景韫说的那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话。
当时宋景韫要让她将银子种在地中,可以收获许多许多的银子。
这话任谁听着都是开玩笑且并不能实现的。
但说这话的是宋景韫。
宋景韫所说的话,尤其是听着十分匪夷所思的话,几乎没有不能实现的。
难不成,这里的土地不一样?
江米夏有些狐疑,但更多的是好奇,且在思来想去之后,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心,干脆直接去寻了一把锄头出来,准备在院中的花圃角落中开垦一小块土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