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170节
这样的流言,起初并不被人注意,甚至因为涉及到大逆不道之言,许多人心中生惧,不敢过多议论,更劝说旁人不要多言。
但时日长了,便成了春日里顶开了石头的青草,在春风的吹拂下疯狂生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议论这样的事情,甚至有些官员为此也有些动摇。
“天降灾祸,恐生异变,是不是需得早做打算为好。”
“可现如今到处皆是反对圣上和太子殿下的言论,这打算要如何来做?”
“是啊,不是当今圣上便是当今太子,还有旁的路可以走不成?”
“还有一个人,兴许能够拯救天下苍生!”
“谁?”
“越王……”
……
此次旱灾,受灾的面积极大,波及人数众多,太子仍旧在竭尽全力地部署赈灾,偶尔松口气的功夫,听到外头有关越王的流言,眉头紧皱。
“先前越王自告奋勇要前去赈灾,只当他是尽心竭力为朝廷做事,不曾想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
唐志川气得额上青筋都暴了起来,“将朝廷拨款和江郎君的捐赠全都说成他一个人的功劳,以此来笼络人心,当真是好大的脸!”
“越王蛰伏数年,素日做事滴水不漏,本王还只当他早已歇了这不臣的心思,看起来这狗改不掉吃屎,稍微有些动静便立刻原形毕露。”福王满脸忿忿,“此等包藏祸心之人,需得严惩为好!”
“还请太子殿下严惩越王,以免这厮越发肆意狂妄,做出谋朝篡位之事!”其余几位老臣皆是附和。
“想要找寻到越王的几桩错事,罚上一罚倒不是什么难事。”太子沉声道,“只是越王此时在民间威望极高,若是此时责罚,他哭诉起来,反而惹人同情。”
“本宫也想过以病重之由传越王入京辅佐朝廷政务,以此将其软禁,但越王既然蛰伏多年,必定也已经联络好了朝中诸多人结为党羽,风声容易走露,且若是其大张旗鼓地入京,又让众人拭目以待结果的话,本宫倒也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倒有些投鼠忌器之感,让人十分为难。”太子扫了一眼跟前所站着的许多大臣,“诸位可有什么更好的对策?”
福王、唐志川及一众老臣此时互相看了又看,在窃窃私语片刻后,才有人迟疑张口。
但所说的,也无外乎是罚从缓等类的话,要等过了越王这段正盛的风头后,再另行打算。
但越王既然已经做出此举,又怎会徐徐图之?
待到往后,只怕这天下的人,各个都要只认他越王一人了!
太子觉得此法并不妥当,却也并无任何其他更好的主意,只将眉头拧的越发深。
宋景韫站了出来,双目炯炯有神,“眼下百姓言论对圣上和太子殿下极为不利,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旱灾的缘故,百姓认为旱灾因圣上和太子殿下有关,而越王却是能拯救百姓之人。”
第313章 求雨
“但若是能阻止这场旱灾,证明他越王也并非是什么天选之子,这些无稽流言也就不攻自破,站不住脚了。”
“话是这般说。”太子殿下仍旧不解,“但这旱灾已然成了这样,又如何阻止?”
“旱需要水来解,依臣之见,需得求雨。”宋景韫道。
“求雨?”太子愕然,在思索了片刻后,抬了眼眸,“此时做旁的事情,百姓也看不到眼中,甚至认定皆是越王的功劳,做的越多,也是越为越王做了嫁衣。”
“反倒是这每日潜心为民求雨,也显得一心为民,能够让百姓看到本宫的心意,倒不失是剑走偏锋之举,兴许能够起到想不到的效果。”
“只是去做求雨之事不难,这求不求得下来是另外一桩事。”
太子有些纠结。
这求得下来雨便万事好说,但若是求不下来的话,岂非要被越王趁机利用一番,说他是被老天爷恼怒,使其更加失了民心?
“太子殿下不必忧心,只管求雨就是。”宋景韫道,“其余的,交给天意。”
可什么事都交给天意的话,岂非太过于随波逐流,没有半分自己的主见?
更何况,他原本也并非是认命之人,甚至相信人定胜天。
这会子让他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一件并不确定之事,太子总觉得心中极其不舒坦。
“可是……”太子仍旧有些迟疑。
“但太子殿下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应对之策不是吗?”宋景韫反问了一句。
这句话顿时让太子噎了一下。
的确,他并没有更好的应对之策。
“太子殿下不妨试上一试。”宋景韫又补了一句,语气笃定,更是微微点了点头。
试上一试,看谁的运气更好?
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许多人皆说宋景韫的运气平日里是极佳的,但凡他主张做的事,哪怕看起来再如何地不可思议,到最后皆能成为现实。
求雨之事乃是宋景韫力荐,兴许他有什么预感?
太子又迟疑了片刻后,才有些艰难的点头,“便依你所言,吩咐人搭建好求雨所用的祭台,本宫即刻前往。”
“是。”
福王等人皆是应声,各自前去忙碌。
祭台只用了半日的功夫便准备妥当,且就设在太庙前的广场空地上。
搭建祭台已是吸引了京中许多百姓的围观,而在听闻这祭台是用来求雨,且太子殿下要亲自求雨时,更是惹来了更多人的驻足。
许多人围观一旁,议论不已。
“眼下天气炎热,日头曝晒,太子殿下身份尊贵,竟是要亲自来求雨,这份心意倒是颇为难得。”
“难得什么,不过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待个半刻钟一刻钟的,走走形式,便也就回宫去了,哪里还真能在这里求雨不成?”
“就是说,那可是太子,这没经过风吹日晒雨淋的,哪里受得了这个苦,不过就是现如今流言难听,出来做给百姓们看就是了。”
“旁的我不管,要是太子殿下当真能将雨给求了来,那可真是功德一件呢!”
第314章 心诚
“是啊,这场旱灾百姓受了那么多的苦,别管是谁,只要能让老天爷下雨,那我就将他当了活菩萨,成天供着烧香!”
“就怕这雨下不来哦……”
百姓们说的闲话,自然也传到了太子的耳中。
很显然,只要他能求得到雨,便能得一大批的民心,但若是求不到雨……
到了这个时候,已是没有后退的机会,先勇往直前,旁的回头再说!
太子微微晃了晃脑袋,尽量将满腹的心思都甩出去。
宋景韫一直陪伴在太子身旁,自然察觉到他此时的满腹担忧,低声道,“太子殿下既然已经决定要做这件事情,那就尽心尽力的去做,虽然微臣知道太子殿下素日里是最不相信鬼神之说的,但微臣却始终以为,万事诚心为上。”
许多事情,心诚则灵。
有了宋景韫的劝说,太子觉得心中安稳许多,点了点头,“我明白。”
吉时已到,太子殿下在众人的瞩目下,登上了求雨的祭台。
在蒲团上席地盘腿而坐,紧闭双目,口中喃喃低语。
求雨这种事,太子是第一次做,并不知晓在这个节骨上究竟该背些什么,只好将素日里所学的史书典籍,一一顺着背诵。
盛暑天气,曝晒难当。
为显诚心,这台子上并没有造任何遮阴之物,太子便这般被日头直直地照着,原本白皙的面容很快变得通红。
汗水从额头上冒了出来,渐渐汇集,而后又顺着脸颊两侧滑到下巴,滴落在衣裳上。
太子的衣衿很快湿了一片,同时却又被大日头给烤干,而日头的曝晒,又让其出了更多的汗。
如此反复,太子的衣襟上渐渐开始有了一些亮晶晶的结晶,在日头底下闪闪发光。
日头升到最高空,又顺着西边的天慢慢往下滑。
那些看热闹的人在看到太子硬生生在台上求了半日的雨后,皆是忍不住议论起来。
“原以为太子过来点上一炷香,往后的事便不再过问,不曾想还真是在这里呆了整整半日?”
“做戏嘛,咋的也得做的好看一些,你且放心吧,绝对撑不到今天晚上。”
“倘若明天这太子殿下还在这求雨台上,我就把我这脑袋拧下来,给你们当球踢!”
“你们说的那些都是有的没的,最关键的是这雨能不能求得下来?”
“旱了这么许多日,若是下雨早就下了,还能等到今日?”
“还是那句话,若是这雨能下得下来,我把脑袋拧下来,给你们当球踢!”
“……”
那些人的话说得并不太大声,却只往太子的耳中钻。
这样不信任的话,让太子忍不住眉头紧拧。
太子睁开眼,想将那些说风凉话人的面容全都记住,但抬眼看到的,却是宋景韫的面容。
宋景韫此时也正看着他,一双眸中泛着坚定不移的光,更是冲他微微点了点头。
心诚则灵。
太子的脑中忽的响起方才宋景韫说的话。
心诚……
太子将满脑子满心的不愉快尽数都压了下去,只重新闭上了眼睛,专心致志求雨。
第315章 下雨
日薄西山,晚霞染红了西方半边天空。
远在云州的越王看着外头有条不紊地进行赈灾,百姓们皆是呼喊着越王万岁的话,眉梢忍不住往上扬了又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