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于是立即上前道:“那真是太好了,二位姐姐快带我去见仙姑吧!”
半山腰的周疏宁和长孙清明见长孙香疑终于进洞了,纷纷松了口气。
周疏宁道:“我们这也不能算骗她,半个月后,她自然能得到她想要的美貌。”
长孙清明有些疑惑的看向周疏宁:“哦?你手上当真有仙药?”
周疏宁怕手上的金手指藏不住,干笑道:“就是……美容养颜的嘛!这半个月自然会有人给她按摩护肤,半个月下来皮肤会变白不少,俗话说一白遮三丑,这不就变漂亮了?”
长孙清明并未打消他的怀疑,只是不想去追究了,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周疏宁已经没有任何值得他怀疑的地方。
没错,恋爱脑的男人就是这样可怕!
周疏宁也换了个话题:“后面的事,我们交给秋姑娘就可以了,她一定可以把郡主搞定的。清明,我带你去摘栗子吧?”
长孙清明每次听到周疏宁叫自己的名字耳朵都是痒痒,唇角更是止不住的高高扬起,鬼使神差的便会答应他让自己做的一切事。
点头应声道:“好,你想摘便去摘。”
农历八月,栗子才刚刚开始成熟,只有少数栗子爆开了壳,棕色的栗子从刺壳中露出来。
周疏宁指着树上爆开的栗子说道:“来,我们只摘爆开的,我带了两个布袋,今天必须把它们装满才能下山!”
长孙清明看着周疏宁那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却跳了两跳也没能够到最大的一包板栗后一脸无语道:“你在这儿站着,还是我来吧!”
周疏宁尴尬一笑:“都怪这板栗树,长的太高了,这一看就得是十年老树了吧?”
长孙清明心道可不止,燕山里的野生板栗树怕是几十上百年的都有。
他在地上找了一根短棒,随即仿佛乱窜的飞鸟一般在周围的栗子树周围窜了半天,周围所有的裂口栗子便都掉落到了周疏宁的脚下。
周疏宁目瞪口呆:“会武功就是了不起,竟然还能这样?”
长孙清明淡笑一声:“武功只是一门工具,看你怎么用它,这些够了吗?”
说着他指了指周疏宁身前堆成小山包一般的带壳栗子,顺便拿出短棒用力敲了几下,裂开的栗子包便炸裂开来,将一只只成熟的栗子从刺壳中吐了出来。
周疏宁吞了吞口水,眼馋的看了一眼那一身的好武艺,缓缓点头道:“够了,够了,今天回去,我给你做栗子鸡!晚上再给你做栗子糕!下山先给你整个糖炒栗子!”
长孙清明问:“哦?栗子还有那么多吃法呢?”
周疏宁点头:“对啊!你们平常都怎么吃?”
宫中也会吃栗子,在这个架空的时代,栗子和红枣柿子被称为三大铁杆庄稼。
长孙清明答:“一般是当成粮食吃,煮粥或者蒸饭都可以放上。”
由于栗子里含有的淀粉有部分是抗性淀粉,所以饱腹感比较强,山里的人经常采集栗子做主食。
但栗子吃多了会腹胀,所以它只能作为主食的辅助,其实并不受人们的欢迎。
周疏宁表示:“当主食吃,肯定会不喜欢,如果做成小零食,那便不一样了。同样的东西,换一种做法,吃起来的味道就会有所不同。”
长孙清明帮着他一起将剥好刺壳的栗子装进布袋,两人足足装了满满两大布袋,目测足有几十斤。
绑好放到马背上,两人便回了西风村。
回到西风村后,周疏宁开始忙碌他的栗子餐,长孙清明则写了一封信八百里加急发往京城。
既然长孙香凝进了洞,那他的计划便要开始实施了。
萧王这个人很聪明,他知道这个时候如果自己不站队,后续不论谁当了皇帝他这个铁帽子王也都只会成为一介闲散王爷。
虽然这对萧王来说不算什么,甚至这正是他所求的,对他来说这个世界上恐怕最重要的就是守着老婆女儿安稳度日。
除非,有些事威胁到了他的老婆和女儿。
快马扬起烟尘,哒哒朝京城的方向奔驰而去。
周疏宁这边也终于出锅了第一锅糖炒栗子,栗子的焦香配上麦芽糖的香甜味,不光隔壁的小孩馋哭了,寄完信的长孙清明也巡着香味儿找了过来。
第169章 他是她唯一的孩子
做糖炒栗子需要用石英砂,周疏宁让微雨跑了好几个地方才找到这种石头。
而且刚找来的石英砂也不是黑色,而是白色或半透明状,只是因为炒的久了沾上了糖才会变黑。
周疏宁让微雨把砂石洗净倒进铁锅中,为了炒这一锅炒栗子,他的胳膊都要酸掉下来了。
好在第一锅炒出来十分成功,栗子提前切了小口,颗颗爆开,露出里面焦黄的栗子肉,闻着香甜里又透着浓浓的栗子香。
微雨流着口水道:“少爷,这个闻着很好吃的样子,我从前也常吃栗子,但还从未闻过这么香的味道。”
周疏宁指了指碗中融化的麦芽糖道:“这便是糖的魅力了,麦芽糖本身就香甜好闻,再搭上栗子的原香便是一道美味。”
长孙清明凑过来拿起一颗尝了一口,点头道:“不错,果然好吃。”
周疏宁道:“好吃吧?晚点可以传授给乡亲们,糖炒栗子生意虽小,也能成为一道养家的营生。而且还能和做麦芽糖的合作,这经济不就活起来了?”
每次长孙清明听到周疏宁聊经济聊民生,都觉得他身上散发着一道金光。
自己想出一道美食,不想着给自己的生意添砖加瓦,反倒是先想着北疆百姓。
长孙清明有时候十分想不通,便问了出来:“你到底是爱财,还是疏财?说你爱财吧!好好的生意,全都给别人了。说你疏财,你看看你那满脑子铜臭!”
周疏宁冷不防被长孙清明点了点额头,抗议道:“轻点儿!你不知道自己手劲儿有多大是吧?爱财和疏财,要看你怎么理解了。赚钱的基本是什么?那得是有钱可赚,如果大家穷到连吃饭都费劲,上哪儿赚去?百姓有钱了,生活好了,有了赚钱的生态,这样才能赚到钱。只有盘活了整个经济,你才能稳坐钓鱼台。否则那跟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有甚区别?”
这张小嘴叭叭叭的,长孙清明看着他不住开合的粉润嘴唇便上亲上去。
说起来也的确如此,近日北疆大街小巷做小生意的人真是越来越多了。
面馆,小吃摊,土豆粉馆,炸串儿店,只要是热闹的街市基本都能看到。
间或还有推着独轮车卖麦芽糖的,卖大白码头的,卖包子的,这都是周疏宁在自家厂房里传授出去的手艺。
也是如他所言,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他杂货铺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再看街上往来的小贩,身上基本都穿着宁安字号的棉质长袍,可惜限量发售,整个戍戎郡只卖了几百套。
其余的全被周疏宁拿去做棉被棉衣了,说是要把大量的棉花拿来过冬。
北疆的冬天向来难熬,有了这些棉衣,冻死的人定能少一些。
除此之外,周疏宁还想到了别的办法,一定能在西伯利亚的寒风吹来之前庇护北疆百姓过一个安稳的冬天。
晚上,周疏宁又炖了栗子鸡,杀了两只刚长成的小鸡鸡,炖了两大碗。
把姜放也叫了过来,自打他升任了千户,比之前做百户的时候还忙。
果然职位有多大,责任便有多大,姜放又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得空便去北辽边境巡逻。
可能北辽是被雷轰给震慑住了,最近他们躲的要多远有多远,北辽兵也是蔫头耷脑,一逼士气不再的模样。
唯有一人非常高兴,那便是耶律必,吃了败仗的是他三叔,对他来说真是天大的好事!
北辽营帐,耶律必的帐篷里载歌载舞,与耶律闵那边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耶律必扯着戚安谦就要跳舞,戚安谦老胳膊老腿实在跳不动了,挥着羽毛扇满脸都是拒绝。
心里骂骂咧咧:呵,真是个傻逼。
你和耶律闵内斗归内斗,死的那两万人可是你们辽兵,此役让辽部半年都缓不过劲儿来,这傻大儿还挺高兴。
不过戚安谦看上的就是耶律必够蠢,如果是耶律闵,可就没办法让他这样玩弄于股掌之上了。
耶律必乐呵完了,又跑过来灌了一碗酒,拍着戚安谦的肩膀道:“老戚,这件事你办的不错!那美人关那边再盯着点儿,看看其他人还有什么动静。有时间,让秋姑娘来我的帐子里坐坐。小美人儿天天那么辛苦,我总得好好疼疼她啊哈哈哈哈。”
后面耶律必笑的十分淫荡,让戚安谦忍不住朝他翻了个白眼。
你把秋月诗叫来,恐怕你那小玩意儿都不够他切一刀的。
戚安谦说道:“太子殿下放心,美人关那边又有新动静了,昨日有新人闯过了第九关。那人正是前太子长孙琰的儿子。来的人越多,我们就有越多的机会和他们谈合作。长孙琰虽然势力最低,但他在一干老臣的眼中却是最正统的。我们可以给他一席之地,到时候再几相对比,谁给我们北辽开出的筹码最高,条件最好,我们便和哪一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