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行路闷了,便叫上金虎,四个人在车里打麻将。
走走停停倒也不算折腾,走了足足六天,才终于踏上了京城的土地。
而他们回京的消息,却在出发的第一天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到了京城。
中宫,皇后寝殿,赵国舅又日常来向姐姐问安。
赵皇后手上拿着刚刚得到的消息,脸上露出了几分冷笑:“萧王的那个便宜儿子进京了,你猜他还带着谁?”
赵国舅答:“该不会是那个假冒的周疏窈吧?”
赵皇后乐的鼓掌:“本宫的弟弟就是聪明,正是周疏窈呢!”
赵国舅却觉得没什么好高兴的:“这能是什么好事吗?”
赵皇后笑道:“是好事啊?有乐子瞧,难道不是好事吗?”
赵国舅道:“那个周疏宁在北疆都能搞出那么大的动静,如今他来了京城,京城本就是他的故乡,岂不是更加如鱼得水?”
赵皇后道:“那就让他如鱼得水,我们只需姑息养奸。将他的胃口养大,养刁,养到连自己都察觉不出的贪婪。到时候,再把真正的周疏窈抬出来。你说到时候,皇上会不会治他一个欺君之罪?”
她找来周疏窈,本来也只是一枚弃子,最好把他俩都砍了,也算免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赵国舅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缓缓的点了点头:“长姐说的是,只是我们万事小心为妙。近日皇上有疾,听说情况不妙,长姐可有去探望?”
皇后答:“探望是去探望了,只是没探着。皇上如今看我就像看一块破抹布,想到就心生厌烦。有余贵妃日夜侍疾,哪还轮得到我?”
赵国舅皱眉:“长姐还是要多去关心一下皇上,如今皇储未定,万一皇上……”
赵皇后的眼神里也露出几分怀疑:“今冬起,皇上的身体确实一日不如一日。往常我还觉得,皇上至少还能活个二三十年,晖儿的事倒也不急于一时。上次见到他,便见他两鬓斑白了。”
赵皇后沉吟了片刻,说道:“你去通知长孙清晗,让他在京城周围布兵,随时听我的号令。”
赵国舅谨慎道:“长姐,这个时候布兵,会不会早了点?”
赵皇后却满眼的自负:“不早了,万事早做打算,晚了,可就连口热乎汤都赶不上了。对了,二愣子巡查四境巡查的怎么样了?”
赵国舅答:“一下雪就被冻回来了,打算开春再去东境。”
赵皇后冷笑:“他倒是会挑地方,东境最为富庶,这跟出门游玩有什么两样?”
赵国舅垂首不说话,只觉得长孙清朗这个性子,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放眼皇宫大内,除了刚出生的两个尚不会说话的,只有长孙清晖这个四皇子钟灵聪慧,皇上也是看在眼里的。
可惜就是年纪太小,又体弱多病,一入冬又喝了一个月的药。
太子在的时候还好一些,每日带着他骑马射箭,太子没了以后……
想到这里,赵皇后的脸立即阴沉起来,直接摔了个杯子。
赵国舅只觉得长姐的性子越来越喜怒不定了,经常说着说着便开始发脾气。
没办法,后面的话题只得暂时搁置,便告辞离了宫。
与此同时,周疏宁也进了长孙清明提前在京城布设好的宅子。
在周疏宁和他起程前便快马加鞭,购置了田产和家具,下人使女管家也一应都配齐了。
周疏宁一进院子便感叹:“这样的大宅子,看样子我还真能摆上世子妃的谱了?”
长孙清明看着他轻笑,问道:“若你不愿,我自有办法让你恢复男儿身。”
周疏宁却摆手:“不,这个宁安县主的身份,不论入皇宫府宅还是市井乡里,往来都要比男儿身要方便的多。”
不是他扮女装上瘾,确实是为了方便行事。
长孙清明表示一切都依他,不论他要做什么,他都能帮他将道铺平。
第222章 要接受世界人类的参差
周疏宁还给出了另外一个理由:“而且女人的钱最好赚,京城那么多达官贵人夫人小姐,商机可比在北疆的时候翻了十倍百倍不止。我们北疆的好东西,有必要在京城也发扬光大一番。”
说话间他已经利落的换上了一套石榴裙,在他所有衣饰中,这款裙子卖的是最走俏的。
长孙清明眼中满是宠溺的看着他,仿佛不论他做什么,对长孙清明来说都是可爱的。
甚至还把他搂回怀里,亲了又亲,亲不够似的。
周疏宁只觉得情况不妙,提醒道:“我这衣服可是新的,你不能,也不许!”
长孙清明低低的在他耳边笑着:“好,我不撕你衣服,你自己脱下来可好?”
周疏宁故意撒娇求饶:“这一路累坏了,就不能再休息几天?”
谁料长孙清明比他还会撒娇:“好人,我忍了这一路,就等抵京后能与你亲蜜一番。爱妃真的忍心看我继续苦等,再熬那些许几天吗?”
周疏宁也是心软,这衣服一脱,今天便没再能下床。
不知道为什么,周疏宁总觉得长孙清明自从和他有了那么一层关系后,整个人说话茶里茶气的。
学会了伏低作小撒娇卖萌,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把他骗上床。
周疏宁头疼的看着倚在自己怀里的魁梧壮汉,总觉得祸国殃民的那个怎么算都不会是自己,应该另有其人。
现在他要好好斟酌一番,大晏交给这样的人会不会不太好。
好在长孙清明除了在他身上精力旺盛了些,对国事还是相当上心的。
晚上周疏宁被他折腾累了,长孙清明便易容只身进了宫。
夜是最好的保护色,长孙清明直接凭着对皇宫的熟悉,潜入了皇帝的寝宫。
而后打晕一个小太监,易容成小太监的模样混了进去。
皇帝确实病的很重,此时已是深夜,仍会不时传来阵阵轻咳声。
余贵妃正在榻前侍疾,困的头一点一点,却在一听到动静的时候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为皇上擦拭唇角的痰渍。
其实对于余贵妃,长孙清明一直都没有任何成见。
这女人不聪明,又爱折腾,还挺自信,但对皇上的感情却不是虚假。
虽然她是夏皇后在世时亲手替皇上选的,皇上宠她也有着自己的考量,但这位贵妃倒也及格了。
只听余贵妃此时正吸着鼻子,带着哽咽祈祷道:“皇上啊,您可千万不能死啊,您要是死了,咱们娘儿四个可怎么办?还不得让皇后给吃了啊?”
长孙清明:……
罢了,人不能既要还要,你不能要求一个人有赤子之心的同时还能聪慧异常情商奇高。
如果这世上真有这样的人,那他老婆周疏宁也不会被称之为异端了。
皇帝仿佛听到了余贵妃的祈祷,皱着眉哑着嗓子不耐烦道:“晦气!你就不能不要在朕耳朵边儿上一天到晚死啊死啊死的?”
余贵妃一听皇帝醒了,立即惊喜应道:“好好好,皇上您可千万不能发财了啊!”
皇帝:……
长孙清明:……
这个梗是怎么从北疆传到余贵妃的耳朵里的?
果然如周疏宁所说,要接受世界人类的参差,北疆那么多梗,余贵妃接触到的永远是弱智沙雕那一类的。
皇帝似要起夜,长孙清明上前,和余贵妃一人扶起他的一条胳膊,把他扶进了备好的宫房之内。
余贵妃在外面还满是关切的问侯:“皇上啊,您一个人行不行呐?要是不行,臣妾进去给您擦屁股?”
皇帝气道:“朕就拉个屎,还没到连拉屎都要人伺候的地步!贵妃啊,你要不去床上睡会儿吧!有小盛子在呢,你不用操心。”
余贵妃却是满脸的感动,说道:“我知道皇上关心我,但我怎么睡得着呢?我怕你醒了看不到我,这些小太监怎么能伺候得好?”
长孙清明:……刚刚不知道是谁困的仿佛在磕头。
但他围观了皇帝和贵妃的相处模式,倒是放下心来,虽然父皇身体抱恙,生活倒也还算舒心。
后半夜小太监换岗,长孙清明便又换了个易容,又去中宫看了一下。
已经后半夜了,皇后却仍然没睡,坐在中宫正位上发呆。
旁边的大宫女也不敢睡,只得从旁陪着,温声劝慰:“娘娘,您去歇会儿吧?天都要亮了。”
皇后却十分暴躁的说道:“你若想睡便去睡,不用在这儿陪我。让我安静的待一会儿,也只有这凤位上,能让我静下心来了。”
大宫女却没有动,静静侍立在一侧。
长孙清明的内心却是一声冷笑,怕是除了这凤位,你什么都没有了吧?
往日这中宫也是他常来常往之处,皇后会为他准备他最爱的吃食,为他量体裁制春冬衣物,每年母后生死祭,都是她带着自己前往后陵。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更不会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