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在年代文里做自己 第218节

  加上乡下的孩子没见过世面,这些知青的手段,那是一耍一个准儿。
  第6章 极品奶奶6
  公社领导们想着余家村大部分都是寡妇,养大孩子不容易,就别让人来祸害了。
  可是谁能想到这下乡的知青越来越多,而且开起来完全没有让人回城的迹象,这和他们想的就来体验生活,过一两年就回去的情况完全不同。
  他们也不能一个不给余家村安排知青吧?
  这其他村的干部就算理解,但是时间长了,肯定也是有意见的。何况还有其他村里的人呢?他们也不会同意。
  就是现在,都已经有很多人来反映情况了,要求他们领导公平处理。
  而且这次下来的知青实在是太多了,一百多人,每个村都要分配不少。
  所以这次,他们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给余家村也分配几个才行。
  余大队长没想到自己的村里这次居然也会被分配知青。其实他们村大部分的人都是没什么文化的,村里也就叶婶子舍得,让家里的孩子都去上学。
  现在村里文化最高的,大概就是叶婶儿家的余美丽了。
  对于来知青这件儿,以前看着其他大队的人期待苦恼,他其实有些期待了。尤其是听说隔壁公社就有知青帮村里开了小作坊,直接提高了大家的收入。
  还有的在村里建了小学,方便村里的孩子们上学。就在村里,让大家送孩子们上学也会容易一些,毕竟以前到公社走路就要一个多小时。
  不放心不说,孩子也没办法在帮家里做事儿。
  但是要是村里有学校,孩子们不用在路上耽搁时间,完全可以放学了帮家里干活儿, 照顾弟弟妹妹。
  他也很想要自己的村里也来一些这样的人才,只要有一个,他们村也有机会出头。
  毕竟一个个的,真的都过得太难了。
  像是叶小花婶子家和其他几家被评为烈士的还好,好歹有国家的补贴,加上家里人多,就算前几年艰难,现在孩子们长大了,那日子也好过了很多。
  但是当初大部分被抓壮丁的人,都被炮灰了,死在哪里都不知道,别说庇护家里了。
  公社的渝书记和陈主任看着欣然接受的余大军,心里很是欣慰,觉得对方很是配合公社的工作,十分不错。
  不像其他的大队,一个个的想尽办法推辞,就算是知道推不掉,也想着和他们要好处。
  余家村是好样的,不枉他们的照顾了。
  想到这里,陈主任拍拍余大军的肩膀道:
  “你放心,我会给你们村尽量分配条件好一点儿的过去的。这样就算是他们干活儿不行,那也可以自己花钱买粮,不会增加村里的负担。”
  余大军有些高兴的道:“那就谢谢主任了。”
  毕竟知青下乡,大家讨厌的就是他们干活儿不行,拉村里生产的后腿,最后还要给他们分粮食,别让他们饿死了。
  余大军还不知道,自己这个村子,即将迎来一群卧龙凤雏。
  毕竟家里条件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底气呗。
  同样的,也意味着他们不会服从管理,因为不差工分这点儿钱。
  而他们不努力干活儿,精力充沛,自然就要搞事儿啦。
  而且家里条件好,也意味着他们不缺人脉,这也是原剧情里这些知青为什么能闹出那么大的事情的原因。
  因为他们的报道,还有写信跟家里抱怨,不知情的人是真的认为余家村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孩子们受委屈了。
  一个个的家长,自然是要跟着出力的。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的正义之士,纷纷出手。
  加上村里本来就是寡妇比较多,古往今来,寡妇门前是非多,更不要说寡妇村了,大家对于寡妇是有一些偏见的。
  所以,对于知青们的指控,大家本来就信了七八分了。
  加上村里的年轻人还站出来帮知青说话,大家的最后一点儿怀疑都没有了。
  这样的村子,村里的刁民,都应该被批判。
  所以几乎所有的报纸都都在讨伐批评余家村,知道真相的公社干部,已经被连累得革职查办了,完全没办法帮他们说话。
  村里的人大部分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公社了,去过镇上和县城的都少得可怜。
  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
  这个村里的年轻人们当时只想着讨心上人的欢心,完全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就算是后来知道错了,后悔了,可是这时候他们无论再说什么,已经没人相信了,大家认定了他们之前说的话才是事实。
  后来,改革开放以后,村里也不是没有年轻人出去闯荡,但是当大家知道他们是红旗公社余家村的人,都会排挤他们。
  就是同样是红旗公社的人,也一样会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
  后来一个个的,要嘛隐姓埋名,要嘛混不下去回来种地了。甚至连媳妇儿也不好找。
  毕竟村里的名声坏透了,哪个姑娘愿意嫁进来?
  因为作证的事情,这些年轻人爱慕知青的事情,大家自然也知道。所以,更没人嫁进来。
  但凡家里能过得去的,也都不愿意娶余家村的姑娘。
  余有宗因为年龄和余美丽相近,受害是最大的,直到三十多岁才娶了一个二婚的女人。
  余有祖好一点儿,但是谈的对象也是差点儿黄了,还差点儿做了上门女婿。一样快三十才结婚。
  也就三房的余有房和余有成、余有钱因为年龄的关系,在他们要娶妻生子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大家都淡忘了一些当初的事情,这才娶了个好媳妇儿。
  这在女主知道后,想的却是老太太实在偏心。还想着去二房挑拨一下的,也就是大家都知道她什么人,恨死她了,这才没发生家庭矛盾。
  但是这些,在女主和自己的儿子、孙子们讲故事的时候,都是老太太偏心的证据。
  主要是说她小时候在这个家里过得有多么的不容易,好不容易跟着男主才脱离了苦海,要孩子们孝顺她。
  还说自己是多么多么的好,绝对不会偏心,因为她吃过了不被偏心的苦,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再吃一次。
  ……
  第7章 极品奶奶7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这会儿,村子里,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干活儿,余美丽想要偷懒都不行。
  汗水顺着脸庞往下流,阳光晃眼得不行,她甚至觉得眼睛都要睁不开了,自己随时可能晕过去。
  她以为抱稻子是轻松的活儿,没想到一样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她想要悄悄偷个懒,结果每次刚歇一会儿,或者慢一点儿,就被催促得不行。
  余美丽再也忍不住,直接装作昏过去了。因为这样,就能不干活儿了。
  “哎呀,来人啊,余美丽昏过去了。”
  “这估计是中暑了,先把人送到阴凉的地方吧。”
  “快去叫冯素心和叶婶儿,他们今天被分到哪里了?”
  ……
  小小得到消息的时候装作着急的跑过去,其实心里一点儿没意外。
  以前余美丽也下地干活儿,但是都是挨着家里人的,大家都会照顾她,一般干会儿会让她悄悄的偷会儿懒。
  今天换到别人一组,没人帮着,还要被盯着干活儿,不出事儿才怪。
  小小还以为这女主最多能坚持一个小时就不错了,没想到比她以为的坚持得久了一点儿,估计快两个小时了。
  但是就算是这样,中暑也说不过去,虽然现在已经很热了,但是也才早上九点多而已,完全达不到正午的时候那种让人中暑的程度。
  等小小到的时候,看着余美丽还在动的眼珠子,就知道是装的了。
  不过小小还是让冯素心把人送回去了,毕竟在外人眼里,这是自己的孙女。
  当然,看出来的人也不只小小,谁让余美丽实在是太不会装了,眼珠子乱转就不说了,大概是嫌弃大家围过来的汗臭味儿,鼻子也没少动,那脸色更是不停在变换。
  只是都是一个村的,又是大家看着长大的孩子,孩子偶尔想偷偷懒,大家还是比较宽容的。
  等人走了,有关系好的拉着小小道:“你家美丽咋回事儿啊?以前这孩子可是很勤快老实的,怎么也学会偷懒了?”
  小小:“小姑娘嘛,大概是身体不舒服。”
  “也是,你家美丽也长大了,你回去看看吧,给她泡点儿红糖水,这几天给换个轻松的活儿。”
  小小:“放心,我可是亲奶奶,我一会儿回去看看,真是身体不舒服,这几天就让她在家里休息。”
  “也是,我就是瞎操心,谁不知道你最疼孙女,几个孙女都送去上学了。”
  来人说完就笑着去干活儿了。
  其实原身让孩子们都上学,不过是以前自己男人的希望,希望家里能出一个读书人。
  她一开始也没想着都送去上学,但是老二老三太争气了,连着生的都是男孩儿。
  她总不能把老二老三家的孩子都送去上学,就把老大家的孩子剩下吧?
  就算是老大两口子理解是因为生了女孩子的原因,但是心里肯定还是有些介意的。
  而且这时候领导人都提倡男女平等了,她不好做得太过了。
  加上家里有烈士补贴,儿子们也长大了,闺女嫁人了,生活也好了一些,省着点儿来也负担得起,这才都送去上学了。
  不过这意外的让老太太得到了好名声。
  加上余美丽懂事儿乖巧,放学回来会帮着做家务,放假也会上工,上学也用工,成绩还算不错,经常被老师表扬,老太太总算是心里好受了一些。
  余美丽上初中的时候,其实老太太是考虑过要不要继续送她去上学的,毕竟这时候的女孩子,上过小学已经很难得了。
  但是想到孩子懂事,想要读书的样子,原主到底没狠心不让去。
  而且叶小花心里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孩子好好上学,要是能念完高中,那是不是能在县城找个工作?
  有了工作,还能嫁个城里人,以后也好帮助一下家里的弟弟妹妹们。
  这样的想法,小小是理解的。就算是在后世,农村的家长们不也都指望着孩子好好上学,以后能改头换面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