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养女儿 第98节

  提高自己的审美和设计能力,才是她此行的重中之重。想想在家里等自己回去的老公和孩子,心里满满都是力量。
  她今天出来是要来找灵感的,她们这次的作业是以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为题,设计一个系列的四套衣服,她想把中国风元素设计进去,只是现下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灵感。
  没想到,灵感没找到不说,还被找了麻烦。路过花店时,想着买束花吧,去去晦气。
  看着店里琳琅满目的鲜花,她灵光乍现,对啊,一年四季有不同的花,那当然可以用花来体现一年四季。
  肖萍在花店门口紧急掉头,她要赶紧回去把自己的灵感记下来。
  肖萍匆匆赶回家,写下春桃夭,夏荷韵,秋菊颂,冬梅影,她想着,这不仅能作为作业交上去去,还能传回国内,用作她们的高端线产品。
  款式主要选择旗袍,春季是长袖旗袍,采用真丝粉色面料,刺绣水墨桃花枝图案,领口与袖口用淡绿色的薄纱拼接,宛如新生嫩叶。旗袍底部是宽幅的绣有金色桃花纹的锦缎,系带上垂着粉色水晶珠流苏,随风而动似花瓣飘落。
  夏季是无袖旗袍,采用天蓝色真丝面料,模拟湖水质感。旗袍自下而上绣满翠绿色荷叶脉络,荷叶边缘以金线勾勒,栩栩如生,似微风拂过荷叶轻摆。层层叠叠的荷叶,不规则地高低错落,其间印染着粉色、白色的荷花,或绽放、或含苞,晕染自然,如荷塘中花朵竞相开放。
  秋季是长袖旗袍,暖黄色锦缎为底,上面用五彩丝线绣满形态各异的菊花,有平针绣展现花瓣纹理、打籽绣突出花蕊,每一朵菊花都饱满艳丽。领口、袖口与衣摆镶着深棕色的皮草滚边,既保暖又添华贵质感,如同秋霜初降,菊映皮毛。
  冬季是长袖旗袍,白色厚缎面料为底,象征冰雪天地。用红色丝线绣满疏密有致的梅花枝干,梅枝从肩部蜿蜒至腰部,花朵或绽放、或初绽,以苏绣技法展现花瓣的娇嫩与层次感,下半身用银线绣出纷飞的雪花图案,立领高耸,镶着一圈白色貂毛,保暖又华贵,领口正中一枚红梅造型的红宝石胸针。
  肖萍画完最后一笔,伸了伸懒腰,一看时间,凌晨四点!
  肖萍赶紧收好画稿,洗洗睡了,第二天还得上课呢。
  肖萍在接下来的几天又将设计稿修改重新画了几个版本,最后的版本传真回国,跟李小雨沟通了这个系列的服装制作,又提出可以制作以二十四节,十二花神等为主题的系列服装。
  李小雨双眼发亮,连连保证一定会精心设计,精心制作这一系列的服装,挂完电话就想马上组织开会,但是一抬头,哦,国庆节,自己在家休假呢。
  这边国庆节刘莉莉她们带着孩子在云南玩疯了,主要是孩子们玩疯了,五个小孩凑一堆,那杀伤力简直了。几个大人全程害怕孩子跑丢,根本玩不尽兴。
  几个小孩子从小就被富养的,一看穿着就是家里有钱又娇养的小孩儿,害怕被有心人盯上,几个大人一直盯得紧,小孩儿从不落单。
  这几天苏耀华作为一个孩子曾经被拐过的父亲,他小心又小心,跟高保国他们说了自己的计划,让大家都要好好看着孩子,一个大人负责一个孩子,而且为了避免孩子跟自己分开,直接用弹力带将大人和小孩儿的手腕系上,避免被人贩子钻了空子。
  女孩子们都美美地拍了心心念念的民族服饰,又给家人朋友买了纪念品,这才开开心心地准备回程了。
  终于坐上了返程的飞机,几个大人的心这才落了下来,经过这几天几个小孩子也终于把电量耗尽,上飞机也没精力闹腾了,难得安静地坐了一路。
  国庆这几天赵小军也没闲着,他把孩子送走之后回了趟老家,家里爸妈没事做打算弄个鸡鸭养殖场,他得回去看看。
  还有大哥的事情,也得回去看看。
  这次回去他还有件事儿,那就是给村里修条路,这条路不为其他的,就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上学方便。
  雨下得小还好,泥巴路没那么难走,雨一旦下大了,小孩子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一脚踩进去就被泥浆给裹住了。
  村里的孩子上学也不兴大人送,都是自己踩着雨靴,大孩子带小孩子,打着伞一路就去上学了。路上的水洼多,男孩子皮得很,喜欢踩水玩儿,去到学校就浑身脏兮兮的了。
  如果不摔跤的话,这也会成为儿时的美好回忆,如果摔跤的话,可能就没那么美好了。
  娇娇以前就跟他抱怨过,说下雨天路难走,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去上学的时候摔跤了,不仅衣服脏了,头发也脏了,还在半路呢,就哭着回家了。
  当时自己没忍住笑了,当时给娇娇气得,给进行了一大通的思想教育,说他没有当爸爸的觉悟,不仅没有赚钱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让自己的孩子连上学都这么困难,还有脸在那笑。
  主要是他有那个能力改变自己家人的生活环境,钱却被自己挥霍一空,让家里人继续以前的生活,甚至在钱挥霍完之后,还回家找老父亲给自己贷款。
  想到这里,赵小军是真的汗颜,不知道自己前世在干嘛,那些狐朋狗友没有几个真心的,自己却把钱和时间花在他们身上,反而让家里人过苦日子。
  我们家去村上的小学要经过一个小小的桥,雨下得大了,那座桥就会被淹,孩子们去上学就必须有大人背过去才行,也有高年级的孩子能自己淌过去。娇娇说,别人的爸爸会在下雨天把还在背过去,而我只会在听见她摔跤之后笑出声。
  这一世自己有能力了,就想帮帮村里的孩子们,就当是谢谢他们上辈子带着娇娇上学,保护她,也谢谢那些被娇娇过桥的同村人。
  赵小军回家,一路跟亲戚打招呼,现如今大家都知道他在外面赚钱了,不仅给爸妈修了那么好的楼房,还帮助家里的哥哥姐姐,让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越来越好了。
  这不,老赵家两口子都不种地了,闲得慌要整个鸡鸭养殖场,这可真是货比货得扔啊。想想家里的不孝子,真是恨不得把耳朵扭个三四转,学学人家怎么赚钱的。
  赵小军一路走一路给人发糖散烟,这是他提前准备好的,他一年到头回来的时间少,不为别的,就为了村里的叔叔伯伯,婶婶姨娘,能帮他多照顾照顾自己的爸妈。
  虽然上辈子自己没做这些,左邻右舍也是互相帮助,但是他想这辈子毕竟不一样了,而且一些糖果和烟就能换来他们的好感和对父母更好的相处,又何乐而不为呢。
  赵守珍在地里忙活呢,就听别人说赵小军回来了,她还想着,这时候回来干啥,过年还早着呢。就听人说“哎呦,这个小军真是太客气了,提了一大包糖和烟,见人就发哦,你们快去,没拿到就快点去,待会儿发完了就没得了。”!!!!
  这还得了,一众人赶紧往赵家那边走,赵守珍更是,锄头往肩上一扛就快步走了过去。
  心里想着,这小军真是钱多烧得慌,村里那么多人呢,这见人就发得多少钱啊,这钱要是给自己多好啊。哎哟,不能想,一想自己的心肝脾肺肾都抽抽地疼。
  只见赵守珍的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其他的村民见着,自然也越来越快,最后,一群人跑了起来。
  赵小军在自家门前跟人摆龙门阵呢,就见一群人朝自己跑了过来。?
  什么情况?
  赵小军难得地懵了,心想,这是怎么了,这是哪里有热闹看啊?还个个都扛着农具,这是要干架啊?
  什么大事儿啊?刚刚也没人说啊,跑这么快得是什么大事儿!
  他问赵爸“老汉儿,咋回事,他们跑啥子啊?”
  赵爸也懵,“不晓得啊,没听说啥事啊,大队也没喊开会啊。”
  这时找守珍一马当先地先到了,到赵家门口,锄头往地上一杵,就弯着腰喘粗气,这群人有毛病啊,跑啥子跑,这是要累死哪个!
  赵小军赶紧去扶着赵守珍,“姑,啥子事哦,你们跑啥子啊?”
  赵守珍突然不太好意思说自己的目的是拿东西,而且自己是他赵小军的姑啊,他给别人都是好东西,那给自己的东西还能差?
  赵守珍一边喘气,一边笑着说道“哎哟,我,我们这儿能有,啥,啥子事哦,我就是听说你回来了,心里一哈高兴,就想快点来看哈你,小军你今天咋个回来了啊?”
  其他村民这时候也都陆陆续续到了,心想;这赵老婆子,这一大把年纪了,没想到腿脚还挺好,大老爷们都跑不过她。
  但是嘴上也都是附和着说道“就是就是,你今天咋个回来了啊?国庆节回来耍哇?咋个只有你回来了啊?娇娇啦?素芬和她娃娃咋个没一起回来啊?”
  赵小军连忙让赵爸给大家拿板凳,让大家坐着说,至于板凳不够的问题,那就只能大家自觉让年龄大的坐了。又把家里的汤和烟都拿出来分给大家,让大家都尝尝。
  第156章
  赵小军这才说道“我姐她带娃娃出去耍了,肖萍在国外回来不到,我就是回来看哈我妈老汉儿弄的养殖场。”
  一听这话,大家的注意力就在那句肖萍在国外上了,人群一下子像热油
  里进了水一样,一下子炸开了。
  “哎哟哟,这老赵家真是不得了,人都跑国外去了啊!”
  “去国外干啥子啊!你们离婚啦?她这哈还回不回来哦!”
  “这哈怕不得回来了,人家去国外过好日子去了,还回来咋子哦。”
  “哎?老肖家的啦?咋没来啊?好问哈她们,我们咋个一点不晓得肖萍出国了去了哦。”
  赵小军以为,自己媳妇去国外这事儿村里人都知道呢,怪他没跟爸妈对好信息。
  听着都说他离婚了,他赶紧出来澄清“没有没有,我们没离婚,肖萍她是出去读书去了,读研究生,三年就回来了。”
  这一下大家伙更热闹了,她们这村里从来也没出过什么研究生啊,而且还是出国读的研究生,这肖萍可真是厉害了,以前咋没看出来这肖萍还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呢?
  这老肖两口子看起来也不聪明啊,肖瑛读书的时候好像成绩也是一般般,这咋肖萍就那么厉害呢?这一家子的脑子全长肖萍脑袋上去了?
  老肖老两口在哪呢?她们家闺女那么厉害,咋没说呢?
  赵小军听着大家对他媳妇的夸奖,内心很是受用,没错,他媳妇就是聪明,就是能干,以前那是没条件,有条件了这不就显出来厉害了?
  明珠蒙尘那也是明珠啊,灰尘没了,珍珠就该大放光彩!
  但是嘴上还是谦虚道“其实也还好,现在外面呐大家有能力的都去国外读书了,把洋鬼子的东西学会了,学好了,来造福咱们自己人,哈哈哈哈哈。”
  “我们这村里也是出了能人了,我还从来没听过谁出国了呢,老赵你们家这下是好起来了哦。”
  “就是就是,小军你跟我们说哈,她是咋个出国去的,国外是不是漂亮得很啊,国外的人跟我们长得一样不?”
  ..........
  一人一句话,闹哄哄地跟赶场似的。
  赵守珍皱了皱眉,这什么事儿啊,肖萍出国去了,这要是在国外遇到其他人,不回来了咋个办,这小军真是个脑壳昏的,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晓得回来商量商量,就这么让肖萍出去了。
  她拉了拉赵小军的手臂,赵小军低头询问“姑,你说,我听到的。”
  赵守珍语气担忧,小声说道“你说说你,这么大个事,你咋个不跟你妈老汉儿商量哈,自己就决定了,人家都说国外生活好得很,万一肖萍觉得在国外好,不回来了,我看你哪门办!”
  赵小军笑着安抚他姑“姑,你莫担心,肖萍的为人我们都清楚,她不可能不回来的,她不是那种抛夫弃子的人,你莫想多了,安安心心地。”
  赵守珍怎么可能安心,虽然平时她喜欢跟嫂子过不去,但是他对侄儿那是真心实意的,盼着他好,当然了,不能比自己儿子好,但是也不想他没老婆啊。
  赵小军看他姑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啥,“真的没得事,姑姑嘞,我们经常都在打电话,肖萍说她学习很忙,你不晓得她们老师一天布置好滴哦作业,她光是学习就累得很了,哪里还有时间干其他的嘛。”
  赵守珍点点他“你真是脑壳简单,人家说啥子你就信啥子,她说是学习忙的很,就一定是真的?”
  赵小军这是没办法了,说是说不通的,等肖萍回来了,一切就不攻自破了。
  赵小军把给他姑买的东西拿给她,又说了好些话,这才把人送走,这时候村里人也差不多都走了,天快黑了,都忙着回家做饭了。
  等人都走了,赵爸赵妈才有机会跟赵小军说话。她们俩都很高兴,没想到儿子会回来,但是也有点心疼儿子,都那么忙了,还因为他们要弄养殖场的事情跑回来,所以赵妈一点没犹豫地杀了一只鸡。
  饭桌上,赵妈使劲儿给赵小军夹菜,让他多吃。
  赵小军的碗都冒尖了,连忙组织他妈“好了,可以了妈,可以了可以了,你们多吃,我碗都装不下了。”
  赵爸夹了一筷子菜“你妈维护你,怕你路上吃不好,其实你也不用回来,我跟你妈身上有钱,这个养殖场我们自己就能开起来,你本来就忙,跑回来一趟太累了。”
  “就是,你要是早点说,我都不得让你回来,这点事情我跟你老汉儿还是搞得定的,你这一回来,你大哥肯定又要来烦你。”赵妈摇摇头,虽然高兴能看见自己儿子,但是也不赞成他回来。
  赵小军笑着说“没得事,反正他喊我给他出主意我也出了,但是他不愿意去做,这我也没得法啊。而且,我这回回来,还想给我们大队捐条路,让我们大队的娃娃去读书的时候好走路,你们赶场也方便。”
  捐路?!
  老两口对视一眼,这是个大好事啊!只是,“这修路可不便宜啊,你跟肖萍商量好了没哦。”
  赵小军点头,“妈老汉你们放心,屋头的小钱我不说,但是这么大的一笔钱,我肯定是要跟她商量的,不然到时候我们俩吵架不是不划算嘛。肖萍她同意了,她甚至说我的现金不够,她可以给我补,你们的儿媳妇啊,真是没得话说,一个字,好!”
  赵爸点头,这个儿媳妇确实没得挑,聪明能干,对他们老两口也孝顺,干大事儿是一点不含糊。
  “那行,那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找大队书记去,今天你赶路累了就好好休息。”赵爸也给赵小军夹了一筷子肉。
  这天晚上大家早早地上床睡觉了,第二天一大早赵爸带着赵小军吃过饭就去找刘书记了。
  刘书记看着他们俩一起来,还挺好奇,但是面上不显,让两人进来坐,“老赵,小军,你们俩怎么一起来了?小军这段时间工地上没活了?”
  赵爸给刘书记递烟“书记啊,是这个样子的,我儿子儿媳啊,现在赚钱了,所以就想给父老乡亲做点实事,他们打算捐一百万给村里修两条路,一条通到村小学,一条通到街上去,娃娃们读书好走路,大家去赶场嘛也方便。”
  刘书记差点没拿稳烟,怀疑自己听错了,修路?修路得花多少钱啊,这不得上百万啊,这赵小军口气是真大啊。
  他紧了紧嗓子,“小军,你说认真的?你愿意拿钱出来给乡亲们修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