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养女儿 第109节

  苏耀华竟不知道自己儿子背着自己干了件大事,但是这件事情还真不好弄,对于学校而言,这是天降之喜,有人捐钱捐物,学校和学生都能受益,说不定有更多的学生能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
  但是他作为政府工作的人很清楚,如果学校被曝光,那么教育局会因为忽视山村学校吃挂落,虽然之前去找局长说资助的事情不太顺利,但是他也没想过给他整事情。不过,这个事情认真说起来,他肯定也是有责任的,毕竟全市的学校都归他管不是?
  苏耀华想了想,“这样,你给他们回信,告诉他们学校名称,咱们不能让学校的学生们失去这个受到广泛关注的机会,这是属于他们的幸运。”
  苏安君去回信了,苏耀华想了想还是给教育局局长打了个电话,虽然不在一个系统,但是难免以后会遇见。
  教育局局长姓马,马上就要退休,现在已经是不求政绩,只求安稳了。当时苏耀华来找他说要资助学生还挺高兴,虽然不求政绩,但是能有一些贫困学生能被资助,他也是乐见其成的。
  后面来的时候提了一大堆条件,他觉得这人虽然是个小领导,但是破事儿也是真多,你资助就资助吧,你把钱给了我肯定给你办得妥妥的,但是你提那一堆条件是干什么?他觉得这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的不是资助学生,而是为了自己的政绩来教育系统刷存在感呢。所以他当即就把那些莫名其妙的条件拒绝了。
  今天接到这个电话更是把他气得半死,“你这小子!你这是跟我对着干是吧?”
  搞什么东西啊?一个山村学校的事情搞得全国都知道了,之前没有报道出来学校名不是挺好吗?现在还要特意把学校名和地址都告诉报社,这不是把他这老脸往地上踩吗?在他的管辖下,出这么个学校,那他还能光荣退休吗?
  苏耀华一点不生气“马局长,这都是孩子的赤子之心,他们就是单纯地想帮帮这个学校的同学,也没想到会把事情搞这么大,但是事情现在既然大了,那咱们就正当应对就行了。”
  马局长抚了抚自己胸口,“苏耀华,我告诉你,你最好是一辈子别到教育系统来,不然我整死你!”说完就用力挂断了电话。“妈的!神经病!纯纯一个神经病!”
  想了想,找到那个学校管辖地的区教育局局长,劈头盖脸把对方骂了一顿,让他想办法赶紧把这件事解决了,那他就等着被解决吧。
  当周校长接到区教育局领导来慰问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他上次见到这么大的领导,还是上次。
  以前这些领导是余光都不会给他一个的,这现在怎么还突然来慰问了?不过不管为啥,收到手的东西是好的就行,上次孩子们就领到不少好东西,这次局长又带来不少好东西,哎哟,嘿嘿嘿......
  周校长笑得见牙不见眼,中间局长一直在说什么县里一直对他们很关心,一直很上心云云,虽然这些话都是些场面话,但是周校长还是笑呵呵地应承,“是,是,感谢区上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我们也会努力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要让每一个应该受教育的孩子都受到教育。”
  让周校长震惊的是,这次居然还有一个重磅消息,局长承诺他,“那个年年得第一的同学啊,我也听说了,县里的领导都是很关注的,你放心啊,我已经跟你镇上的初中说好了,如果她能以第一的成绩考上镇上的初中,那不仅不会收她一分钱,每学期啊还会给她发奖学金。”
  “要考上全镇第一啊?”周校长虽然觉得自己学生是顶呱呱,但是这全镇第一的话,还是有点难度的啊,以前白荷是排在全镇第五左右的。
  周校长还是想说说情,“局长,你也知道我们村小,加我才一共三个老师,我们的教育资源是比不过镇上的学校的,全镇第一的成绩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是有点困难的。局长,前五行不行?前五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挑战了。”
  区教育局局长眼镜片背后的眼睛精光闪闪,“这能考上第一才能证明白荷同学的优秀嘛,你也知道我们县里还没有过这种给学生发奖学金的事情,这也是第一遭,所以只能给特别优秀的同学。”
  周校长极力“砍价”,“局长,那前三行不行?前三已经是很大的难度了,白荷之前从来没到过前三,我知道现在的前三都是镇上的小学学生,他们的教育条件我们是赶不上的。”
  “哎?周校长不要这么说,你的教学水平那是顶顶有名的,由你教育出来的学生怎么会差呢?你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也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嘛。”说着拍了拍周校长的肩膀,笑呵呵地坐车走了。
  周校长愁眉苦脸,这第一能是那么好考的吗?白荷的学习时间仅限于在学校,在家里她是一刻不得闲的,哪有时间学习,这第一怎么考?
  尽管希望渺茫,但也算是个好消息,他还是告诉了白荷。
  白荷倒是很开心,她想着如果上初中不用花钱,还能得奖金的话,那爸爸妈妈就一定不会再阻止她上学了,“谢谢校长,这是个好机会,我会朝第一努力的。”
  看着白荷这么开心,周校长心里的压力也少了些,“行,那你好好学习,我帮你找一些学习资料,到时候我拿给你。”
  白荷笑得更开心了,“谢谢校长,我一定不会浪费这些学习资料的。”
  后面周校长又陆陆续续接待了很多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也收到了很多爱心人士寄来的包裹,通过他们他才知道,原来是有人把他们学校的事情写稿投到了报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难怪,前段时间县里的局长都纡尊降贵地来了。
  他一下就想到了那两家人,是他们将自己学校的事情投给了报社,虽
  然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却给他们学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校长心想,此生无以为报,只求他们一生顺遂吧。
  后续本地的报社也到学校采访了,问到本地的教育局对他们学校的扶持时,周校长郑重感谢了区教育局,给了他们学生一个免费读初中的机会,只要考到全镇第一就可以了。他说自己的学生正在朝全镇第一的目标努力奋进,非常感谢县里对他们的关心和扶持。
  这个话任谁听都知道这件事的困难程度,记者皱了皱眉,随即便想到这不过是县里对这个学校做的表面功夫罢了,好话说了,政策许了,但是能做到第一,你才能得到,你做不到你就不够优秀。
  在后续的报道中,他这样写道“区教育局对于山村小学的教育非常重视,也给予山村孩子厚望,只要有学生考到全镇第一的好成绩,不仅可以得到免除所有费用上初中的机会,甚至能得到教育局发的奖金。区教育局的这一政策,真真切切激励了山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激发出山村学生的所有潜能,区教育局对于提高山村学校的教育质量煞费苦心,希望所有的学生都不辜负他们的用心良苦。”
  同时,文章里也写到了“让山村孩子们没有压力上学的最终解决方案是让地区富裕起来,让人民富起来,当人民富起来了,区域经济好了,那么孩子们的上学就不再是问题。当前我们的国家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候,我们的政府干部们应该也作出一些思考,如何发展乡村经济,让乡村的人民富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赵小军拍腿大笑,“这个记者真是个人才!明褒暗贬啊!”苏耀华摇摇头,“这个教育局啊,真是一点实事不干。”
  刘冬梅无语“这个教育局怎么干这种事儿啊?村里的孩子考到镇上第一,这也太难了,他这是存心的不想帮吧。”
  刘莉莉点头“这可不是嘛,还好之前咱们的资助方案教育局没同意,不然现在我都不放心。”
  赵小军问苏耀华“那我们这资助的事情怎么办啊?走教育局这条路是行不通,那咱们的资助是不是不能走官方渠道了?”
  苏耀华点头,“其实,这篇报道我还真有一点想法,就是这个考到全镇或者全县多少名的贫困学生,我们就资助她上学,这个的话就只能不论男女了。”
  另外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个方案倒是可行,赵素芬问道“咱们定多少名合适啊?”
  赵小军提议“要不这样,咱们定下全区前一百名名以内的小学毕业生,咱们一共是有七十个名额,如果前一百名没有把这个名额用完,那我们往后顺延,直到把名额用完为止。”
  这个方案倒是可行,可是如何判断这个学生是不是贫困家庭呢?以什么为评判标准?由谁来评判?这些都是问题。
  高保国用力揉了揉脑袋,“这怎么出钱资助学生还有这么多事儿啊?”
  刘冬梅白他一眼,“这不是为了不让我们给出去的钱打水漂吗?万一咱们给的钱给到了不需要的人,让需要资助的人没得到资助,失去上学机会,这不是本末倒置,白瞎了咱们的钱嘛。”
  如果要真正让他们自己去做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评估,成绩认定,定期汇款,这事情也太多了,他们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和人手来做这件事,但是现在走教育局的路又走不通,难道他们要因此放弃资助学生吗?
  “咱们没多少时间可以犹豫了,这次期末考就会决定很多人能不能上初中,咱们必须得在开始考试前把这件事定下来才行。”刘莉莉有点烦躁,时间不等人啊。
  苏耀华拍板,“咱们再等等,说不定后面马局长会提前退休,新局长上任,我就去找他,这样的顺手来的政绩,我不信他不接。如果考试前一个月马局长还没退休,那咱们就自己干!大不了周末开车多跑几个学校。”
  有了苏耀华这个话,大家便一直等着教育局的任职消息,苏耀华一语成谶,一个半月后,马局长真的提前退休了,当然了,在他退休前,他把区教育局局长也发配边疆了。
  新上任的市教育局局长比较年轻,苏耀华在市政府工作,找了几个熟人便得到了这个新局长的信息,新局长姓洪,据说以前是军人,退伍后转业进了教育系统,慢慢升到了局长这个位置。
  第173章 白荷
  苏耀华了解了他的信息之后,就有信心这件事一定能成。果不其然,洪局长一听这话立马就高兴得站了起来,“这是好事啊!这足足能帮我们解决七十个孩子的教育问题,真是太感谢了,那些资助的爱心人士什么时候我想请她们吃一顿饭。”
  苏耀华请洪局长先坐下,然后说出了他们上次商量出来的方案,资助全区排名靠前的七十名小学毕业生上初中,“洪局,我们目前能力有限,我朋友们的公司还在起步阶段,只能帮助这一部分孩子,不过我相信,以后我们有能力帮助更多的孩子,也会有更多的的人加入进来,一起帮助到越来越多的孩子。”
  洪局长不赞成道“七十个孩子已经很多了,我真的非常感谢你们,你放心我马上就把你们想资助那个区的区教育局长叫来商量这件事,一定让你们资助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苏耀华满脸激动,“真是没想到这次这么容易就办成了,真是太好了,我要马上回去告诉我的朋友们。洪局您这边处理好了,我们随时都可以送钱过来。”
  洪局长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这次”两个字,感觉其中是有什么事情他不知道,等苏耀华走了,他叫来秘书,让秘书去打听打听,又亲自给区教育局局长打电话,务必要把这件事落到实处。
  想了想,又马上让秘书安排车,他要去一趟市政府。
  到了市政府之后,跟分管教育的郑副市长汇报了这件事,并且提议,“市长,我是这样想的,我想在今年的青年企业家表彰大会上,对他们进行表彰,我认为这样能引领更多的企业家加入到这样的慈善当中来,让我们更多的贫困学生受益。”
  郑副市长沉吟片刻,“这件事还要再商量,一个企业家资助二十个学生,还达不到在青年企业家表彰大会被表彰的高度。当然了,他们愿意资助那些孩子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一件好事,到时候我会让市报出一篇报道,对这件事情进行宣传,对他们来说也是扬名的好时机。”
  洪局长见市长这么说,便也没有再多说,领导已经做了决定了,就不要再多说无益的废话了,而且得到市报的宣传已经是难得了。
  洪局长深知上任局长的下马原因,因此上任后也对乡村学校的教育问题上了心,发展经济的事情不归他管,他管不了那些村的经济发展,他只能管学校,降低学生失学率,提高学生升学率,这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洪局长在回教育局的路上思索良久,始终认为社会捐赠是帮助山村学生走出目前这个困境的最快最直接的办法,只是郑副市长不同意嘉奖捐款的企业家,他又该怎么吸引其他企业家捐款资助贫困学生。
  他想到了那个报纸上特意点出来的年年第一的六年级学生白荷,或许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叫来秘书,“沈秘书,你去帮我把全市所有乡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情况和学生成绩都收集上来,两天之内拿给我。”
  沈秘书沉稳点头,“好的洪局”。
  正如洪局所想,像白荷这样的情况有很多,甚至有很多成绩很好的孩子根本念不到六年级,连小学毕业都是奢望。而很多学校的教育资源也都不好,甚至有学校,教师加校长才两个人,洪局长越看眉头拧得越紧,发展乡村教育,任重道远啊。
  白荷今天很开心,周校长前两天拿了很多学校资料给她,还有以前的六年级毕业考试题,她做了一套试题,周校长今天批改完了,告诉她,她的成绩已经比以前提升了很多,继续这样下去,全镇第一还是很有希望的。
  小小山村的他们并不知道那个许给她们考镇上第一就能免费读书,还有奖学金拿的大领导已经调任了,白荷还在为了全镇第一的成绩默默努力着。
  回到家她放下书包先去把鸡鸭喂了,然后去割猪草,边割猪草边在心里默背课文,这是她从小养成的习惯,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学习。割好猪草回去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剁猪草,剁完猪草就去河边把全家的脏衣服洗好。
  白荷并不觉得有什么,因为村里有很多女孩子都是和她一样的生活,抱着洗衣盆回家的路上,遇见很多收工回家的人,她默默加快了脚步,因为她必须在家里人到家之前做上饭,不然一定会挨骂。
  虽然已经加快脚步,但是回家还是晚了,妈妈已经抱着弟弟在院里等她了,等她回来就臭着一张脸,“你个女娃儿一天那么懒,我看以后哪个敢娶你,放学回来这么久了,连饭都没煮起,你看看人家其他人屋头,有女娃娃的是不是都烟囱都在冒烟了,就我们家还冷锅冷灶,我们干了一天活路回来不累吗?你不赶紧去煮饭,未必然还要我们伺候你这个大小姐啊?”
  她的弟弟两岁了,但还是时常被抱在怀里背在背上,此刻在妈妈的怀里他跟着学舌“懒虫懒虫,煮饭。”
  白荷不敢回声,默默在她妈的骂声中把衣服晾好就马上去厨房做饭了,她以前也不是不
  回应的,只是一说话,她妈只会更气,一边上手扭她的嘴巴一边说“你一天还会顶嘴了是吧?我生你出来是让你来顶嘴的吗?是让你气我的吗?早晓得你这么气人生下来我就把你掐死,这张嘴这么厉害,晚上不准吃饭!我看你这么厉害的嘴不用吃饭也能活。”
  挨了饿之后,白荷就不会在她妈骂人的时候多说一句话,反正说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她不会说弟弟的衣服太脏了,她洗了很久才洗干净,也不会说,其他的女同学很多根本不会洗全家那么多的衣服,她只想着,上初中的话是不是可以住校。
  等晚上洗好碗,喂了猪,把鸡鸭都关进笼子之后,白荷才有时间打开自己的书包,只是才打开,就听见她奶奶喊,“荷娃过来!”
  白荷又把手里的书放下,“奶奶怎么了?”
  白奶奶把手里的针线拿给她,“我看不清,你给我穿一下针。”
  白荷拿过奶奶手里的针线,很快就把线穿进去了,把递给奶奶之后,本来想走,结果被白奶奶叫住了,“荷娃,你上次从学校领回来的钢笔,今天你舅爷过来了,说他家小孙子正好在学钢笔字,你这里有一支,我就拿给你舅爷了,他们就免得花钱钱再买,咱们庄稼人能省一点是一点。”
  白荷以为自己够坚强了,那支笔自己一直没舍得用,本来以为弟弟还小,这支钢笔自己可以留着上初中再用,结果就这么轻飘飘一句被送人了。白荷张了张嘴,想说“我不愿意”发的声音却是“好”,只是眼神悠悠,不复灵动。
  白奶奶一下就高兴起来,“好,我就说我们荷娃最是聪明最是大方的,根本不像那些小家子气的姐姐,一点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弟弟。你就别在灶火前看书了,没点儿光,今天晚上你陪奶奶在这做鞋,咱们用一个油灯。”
  白荷把书包拿过来,自己的一支钢笔,只换来了一晚上的用灯权利。
  白母在房间里摔摔打打,“你知道一支钢笔多少钱?就这么被你妈轻飘飘送给了你舅舅,我还想着等咱们女儿不读书了,就把她手里的本子和笔都拿过来给咱们儿子用,结果现在呢,被你妈一声不吭的就送出去了,你知道一支钢笔多少钱吗?那支钢笔至少也得三块钱。”
  白父皱着眉不高兴,“什么你妈你妈的,你嫁过来孩子都生了两个了,还不会喊妈是不是?而且送给我舅家怎么了?人荷儿都没说什么?你在这儿摔摔打打的干什么?睡不睡?不睡出去陪妈纳鞋底去。”
  白母见白父不高兴了,便撇了撇嘴,“白荷也真的是,自己的东西也不知道收拾好,现在后悔也没得用了。”
  白荷不知道自己是以什么心情睡着的,第二天早上她在鸡叫的时候被唤醒,睡眼迷蒙地开始煮猪食,煮早饭,在其他人起床之前去洗漱,等全家人都起来洗漱好了,早饭也煮好了。把饭盛好后,她要先去把猪和鸡鸭喂了,才能去吃上一碗没什么米的稀饭,背着书包去上学。
  在学校是她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在家里她要不停地做事,事情做好了不会被夸奖但是做不好一定会挨骂,但是在学校她只需要做学习这一件事,这一件事情她很轻松就能做好,做好就能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同学们羡慕的眼光。
  她一进班级就被同学告知,周校长来找过她了,让她一来就去校长办公室,白荷不敢耽搁,把书包放下,就赶紧去校长办公室了。
  “报告!”
  周校长一看是白荷,就赶紧笑眯眯地招手,让她进去。办公室里已经站着她们六年级的所有同学了,人不多,一共也就6个。
  “好了,现在人到齐了,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们,昨天我去区上开会了,局长告诉我们,有几个爱心企业家,他们愿意资助乡村学校的学生上学,学杂费和生活费全包,名额有七十个,名额是以全区从小学毕业考试得排名为主要参考来定的。”
  “也就是说,只要你们能在小学毕业考试的时候考进所有贫困学生中的前七十名,那你们就不用担心读初中的事情了。怎么样,你们开不开心?”周校长笑得眼睛眯起,很是为这个消息开心,毕竟之前的政策只能有一个全镇第一免费,但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有可能免费读书了。
  几个孩子都很开心,之前的全镇第一都放弃了,因为只有白荷有机会冲刺全镇第一,没想到现在还有意外之喜,几个孩子都开心地问各种问题。
  白荷也很替大家开心,但是她也有顾虑,“校长,那之前那个全镇第一的事情,不作数了吗?”
  周校长收起了笑容,“是啊,白荷,之前那个领导已经去其他地方了,现在是新的领导,不过你放心,以你的成绩进这七十个名额是完全没问题的。”
  白荷点点头,紧紧攥着自己的衣角,她不知道,如果没有奖学金,那她家里人还愿不愿意让她继续读书,因为她去读初中,就不能再帮家里干活,又不能拿钱回去,家里人是不会同意这种又丢劳动力又不赚钱的事情的。
  周校长显然很明白她的顾虑,“白荷你放心,只要考试成绩好,学校也是会发奖学金的。凡是考试考到全镇前三,全区前三的学生,都会得到相应的奖金,领导在会上说了,后续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只是现在还在商讨当中,你别着急。”
  白荷双眼亮晶晶,只要有奖金可以拿,那她就不担心上学问题了,她只要努力学习,让她妈看到,她学习是有利可图的,那她就能一直上学。
  周校长让几个同学下午放学后留下来,他要给他们补课,除了白荷,另外几个同学都开心地应了下来,“校长,我今天先回去问问我爸妈,我不知道他们同不同意我留下来。”
  周校长见此,便让所有同学都回去问问自己父母的意见,第二天再告诉自己结果。
  第二天,所有人都说自己父母同意了,要留下来麻烦周校长补课,只不过白荷的脸色带着些伤,周校长假装看不见,一时的关心不起作用,让她走出去,才是对她最好的帮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