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如果非要说什么不好的,那大概是选歌了。里面大约三百首音乐,大都是年轻人喜欢的,尤其还有黑人音乐,在他们这样的家庭看来就有些浮躁叛逆了。
  “当然不会只有这些,我们家送来了十几个,什么样的音乐都有。”
  老管家的话并无失礼成分,但格外敏感的‘东瀛人’受不了一点刺激,江济堂气呼呼去外面的车里拿来了皮箱,他要让这些人感受一下‘大东瀛’的强大。
  精美的皮箱被打开了,里面有两层,每一层都铺着深蓝色天鹅绒布,两种不同形状的mp3就躺在里面。
  一种就是之前的酷炫金属色,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设计上兼容了某名牌打火机和汽车的机械感。
  一种就是某水果的经典设计,白色光滑的钢琴烤漆质地,简洁大方的操作界面,给人一种优雅大方的时尚感。
  “看,这一个里面收录的都是一些著名钢琴曲和小提琴曲。还有这,百老汇最知名的几个舞台剧……”
  他仿佛急需别人认可,连家里送过来的礼物都拿出来,在陌生人面前炫耀。却没注意到,那小少爷的视线已经被白色款牢牢吸引住了。
  要说这个年代大家听音乐,不是收音机,就是密纹唱盘,连卡片磁带都得过几年才能出来。
  所以mp3绝对是跨时代的,就好像直板机受众看到智能机,难以抵挡这种碾压式的科技魅力。
  其实江济堂带来的mp3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无法再往里加音乐’,因为这个年代还没有‘数字化音乐唱片’。
  但那又怎么样呢?瑕不掩瑜。
  来挑刺的老板抓住其中一只mp3,就像抱着自己的女神,痴迷又疯狂,他挂着耳机,时不时发出‘天哪,哦,哦哦’之类让人浮想联翩的尖叫。
  那边的小少爷正对着老管家点头,似乎在小声说着什么。
  而那些时尚青年,他们已经彻底抛弃了之前还爱得不行的收音机,恨不得拿起mp3就走。
  但不行,江济堂很警惕的看着他们,并且用有些后怕的声音说:“我该走了,这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东西,请放回去,拜托。”
  虽然他没有说这些东西的价格,但想一想,这么出众的东西,还是定制的,价格绝对不可能便宜。时尚青年们只能有些不甘的把东西放回去,但想想还是不死心:“嘿,不管怎么说,既然你有这么多,转手一个能怎么样呢?”
  “不,不行。”他的脸更白了,还冒着虚汗,“父亲大人说了,这些东西是要送……不,我是说。”
  他转动眼睛,终于想出一个说辞:“这些都是定制款,很贵的,比你们的哈雷摩托都贵。”
  门口停的哈雷摩托是新款,要四百五十刀,这小小一个还能比哈雷摩托还贵?
  但想到它这样神奇,就觉得这个价格一点都不贵了。
  想一想,其他人要么只能在家里听唱片,要么只能带着笨重的收音机出门,并且被迫在特定时间听着电台提供的特定音乐,伴随着挥之不去的沙沙声。
  而你,你这个街头最帅的小伙子双手插着口袋,戴着耳机出现。
  你的同伴和对手,还有心仪的姑娘都会好奇这是什么东西,而你不经意的摆摆手:“没什么,不过一个可以随时随地听歌的小玩意儿罢了。”
  然后你拿下一只耳机,和心爱的姑娘,在人潮中分享音乐……
  “哦!”
  小伙子们觉得自己要疯了,他们绝不能忍受除自己以外的人装这个13!
  但这个钱也确实拿不出来。
  “可以细聊吗?”管家和小少爷来了,能拿出这个钱的人来了,他们甚至给了江济堂一张私人名片,来表示自己的友好。
  “或许我们可以为你的家庭提供一些帮助。”
  江济堂提着箱子和他们去了另一边。
  披头士打扮的小伙子还留在店里不肯走,他们不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对话,最后只看到那个皮箱从江济堂的手上,转移到了管家的手上,而江济堂激动得脸发红:“非常感谢,阁下,真是太感谢了。”
  管家递给他一个信封,里面是厚厚的钞票,此外还有管家手写的介绍便签——够不上信的长度,内容也是很简单的,希望某某市场的经理提供一些帮助。
  很显然,他们达成了交易,并且双方都很满意。
  6000刀就提走了这个箱子,里面二十件独特的音乐播放机可以为小少爷拿到不少人情,和珍贵‘友谊’,所以管家很满意。他甚至有点担心那个东瀛人回过神来会后悔,所以到手后立刻就走了。
  20个mp3卖出去六千刀,还拿到了某超级市场经理的介绍信,江济堂也十分满意,他担心留在这里事情有变,所以拿着钱也快速离开。
  “哦,天哪,那二十件精美的音乐播放机就不能有一台属于我吗?”时尚青年们十分痛苦,他们已经看不上这些收音机,纷纷离开。
  只有老板一人留在店里,他没有得到mp3,也没有留住客人,双重暴击。
  之后江济堂去了另一个大都市,但遗憾的是,再没有这样一个干脆的土豪,剩下的三十台mp3只能在之后的两天里陆陆续续出手,不过价格比预想的高,均价后接近350刀。
  这年代普通人的年收入在2000刀左右,这就是两个月的收入。只有喜欢时尚,又有钱的富二代们才会买。
  都说五十年代是联邦的黄金年代,这是真的,有钱人是真的多,舍得花钱的人更多。大家都觉得未来很美好,可以贷款消费,反正能还的。
  “真好啊。”江济堂看着这个生机勃勃的国家,然后毫不犹豫的转头。
  他家会更好。
  “现在我有一万六千五百二十刀。”
  联邦货币和黄金绑定,这个年代一刀约等于一克黄金,所以这笔钱的购买力可以想象。
  “所以我这一趟赚了普通人家八年的收入?用这种无伤大雅的娱乐产品赚时代差价,想出这招的我真是个天才!”
  接下来该购物了,他抽出第一个客人留给他的介绍信,带着署名的。
  那时他说自己是带着任务来的,那一箱的音乐机就是礼物,一切都为了开拓市场。他们家族想要在联邦开餐厅,需要稳定可信且性价比高的供货途径。对方就给了他这个,说有它可以拿到内部价。
  内部价是不想了,能比市场价便宜一点就行。
  他便来到那家超级大市场的门口,花80刀在附近租了两间带冰库的临时仓库,然后带着巨款走进这间超级市场。
  五十年代末的联邦已经出现这种占地几亩的超级市场,里面什么都有。好些摩登女郎带着孩子在购物,她们随手拿下包装好的商品。
  若是不看那些有时代印记的打扮,这一幅画面和几十年后没有什么区别。
  江济堂找到经理,出示介绍信后,对方表示,这一次的采购就算是他们的第一次接触,部分商品可以对他打八折。
  说完,经理还把一个商品册递给他。
  “事实上,我们可能会有长期的合作。”江济堂说。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所以江济堂现在就是在试探餐饮市场的东瀛富家子弟。
  在他不断的画饼,和无形中透露势力和资产的前提下,经理退了一步,他表示部分产品可以打七折,这已经是内部价了,他们基本没有赚。
  江济堂不太相信,但也知道已经压到经理的底线上。所以他也松口表示可以,并且大方的邀请经理以后去东瀛玩,他们家族在当地还算有势力。
  经理没有当回事,只是把另一份产品报价单递给他。
  江济堂对这个时代联邦的商品一无所知,他只知道价格,所以就买最便宜的面粉,最便宜的土豆,最便宜的大豆和最便宜的生猪肉。
  这里的人不吃猪脚,所以猪脚特别便宜,几乎被他包圆。
  他另外还买了鸡蛋、奶粉、植物油、调味料、食盐和廉价糖果。都是论箱买,十分豪气。
  一万六千刀买别的可能没多少,但买这种政府压到低价的生存物资,那数量就相当大了。以至于他原本租下的两个临时仓库竟不够用,又临时租了两间仓库。
  经理咬着烟斗,等全部商品入库,他就把单子交给江济堂,示意他签字和付款。虽然打了折,但这个单子他还是赚了一点。
  其实正常情况,一个陌生人买这么多基础物资,肯定会引起注意,但这是熟人介绍,属于他们‘人情交际’的一部分,自然可以特事特办。
  事实上,因为江济堂要的多,其中一部分东西还是别地调过来的。
  “非常感谢。”江济堂麻利付款,等超市的人离开,他装作检查,把三个仓库都转了一圈,之后开车离开。
  他这一离开,就出现在了大洋彼岸,那神秘的东方国度,辽阔荒凉的大戈壁上。
  江济堂在联邦待了三天多,这时的夏国刚好在凌晨三点,科学家们裹着棉衣在灯下干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