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59节
反正生意也做不成了,这会儿也不在乎再乱上一点。
先解解气再说!
而且人这么多,到时候不承认别人也没法。
就打死你这个害人精!
魏万顺这么想,这巴掌下去的时候,也用了十足十的力气,只恨不得要把宋景韫往死里打。
可这巴掌还没落到宋景韫的脸上,魏万顺便觉得自己手腕一紧。
魏万顺诧异,抬头迎上江米夏清冷的目光。
光明正大的就想欺负她家的小赘婿,也得看她答应不答应!
魏万顺见拦自己是那小郎君家的娘子,心里越发恼怒,用力想挣脱,可试了两下发现江米夏力气实在太大,便干脆又扬了左手去打江米夏。
好啊,贼心不死,那她也就不客气了。
江米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将魏万顺的另一只手拦了下来,接着用力地甩到了一边去。
魏万顺顿时一惊,接着脚下一轻,如麻袋一般被甩了出去,正正好地撞到那个大转盘,又在地上滚了两下,这才停了下来。
而同样被甩出去的,还有两个石头块一般的东西。
叮叮哐哐的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最终滚落在路人的脚边。
“这是啥?”有人捡了起来。
“看着怪奇怪的,好像是从那人袖子里头掉出来的。”
“这是磁石,能吸铁!”
捡到的那人听到旁人这般说,便拿着东西到大转盘那试了一下,只见“嘭”的一下,便吸了上去。
“啧,怪不得旁人怎么也扑不中,怪不得看那位小郎君扑中了还要劝小郎君接着玩,合着是内里捣着鬼,想着往回揽钱呢!”
“这不是骗人嘛!”
“黑心肠的东西,这要是没被那个运气好的小郎君给拦着,不知道骗多少人了呢!”
“别说那么多话,把这骗人捣鬼的玩意儿,送去衙门!”
“让县太爷打了他板子,让他好好长长记性!”
众人七嘴八舌,七手八脚地把魏万顺给拎了起来,扭着胳膊去报官去了。
留下一些看热闹的人,还在背后指指点点的,直到衙差来了,才被劝着各自散去。
宋景韫是凭本事扑中的东西,被衙差问了两句话后,便没了事情。
其他围观的人也各自都做了证,只说那魏万顺如何的捣鬼,如何做的黑心买卖。
衙差们问询了一番,便回衙门复命去了。
而江米夏和宋景韫看着天色不早,也带着东西去寻跟他们一起来县城的那些赶车的人。
“刚刚那阵仗,吓死人了。”宋景韫有些劫后余生之感,一直长吁短叹的,最后又看向江米夏,满脸感激,“还好有娘子在。”
“要不然这盒大团圆糕点就要保不住了呢。”
江米夏,“……”
还以为小赘婿是庆幸得亏有她在,所以他避免了被那摊主给揍一顿,结果根本就是因为糕点没有受到损害而高兴。
不过,这话是从小赘婿嘴里头说出来的……
一切好像又变得十分合情合理?
带回去的大团圆糕点,因为分量够足,吃了好几日才吃完。
而关扑得来的布料,也尽数都送到了作坊那里,制作成了竹篓的背带。
至于那个白瓷瓶,放在了屋子里头,插了几朵春日里开的极盛的桃花。
粉红色的花瓣,映衬着白色的瓷瓶,让整个屋子都多了几分的生机盎然。
可以说,物尽其用。
江米夏对此十分满意。
宋景韫似乎有些遗憾,挠着头道,“可惜后来不让玩了,不然的话,还可以再扑中一个瓷瓶,这样屋子里面可以放两瓶花了。”
桃花好看,杏花也好看。
而且桃子和杏子也都好吃,一个纯甜,一个酸甜。
“不能太贪心。”江米夏劝慰,“这次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往后若是再遇到被人激将的事儿,可不能再贸然行动的。”
“其实……”宋景韫嗫嚅片刻,答道,“我知道那摊主是故意的,不过我想玩,就顺势照他的话来说了。”
江米夏,“……”
合着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只不过是想玩?
见江米夏没吭声,宋景韫又补道,“其实也不算是贪玩,就是觉得我能中。”
接着又道,“其实我也看到转盘后面贴着一个东西,可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总觉得不对,所以转的时候我悄悄拿掉,后来又悄悄放了回去。”
江米夏,“!!!!!”
要对小赘婿刮目相看啊!
第90章 不实用
这一年下来,人真是聪慧了许多。
“干得漂亮。”江米夏拍了拍宋景韫的肩膀,“不过下次还是要谨慎一些,尽量少做,这次这个摊主显然没什么背景,倒也没出什么岔子。”
“可下次万一遇到那种地头蛇,靠的就是出老千赚钱,若是发现你在里面动手脚,到时候容易遇到危险。”
“嗯!”宋景韫满口答应下来。
----
瓷窑那边,近日又烧了一次窑。
这次碗盘瓷盆什么的,林林总总加起来,出了大约两百件的东西。
合格品大约还是九成,上等品在六成多,七成左右。
江米夏将这些瓷器尽数都带到镇上赵记铺子,和赵掌柜一起做了定价,最终确定下来是二十八两银子。
并且确定了下一次的订单,全套的釉下彩茶盏,以及一些普通的瓷杯。
拿着沉甸甸的银子,江米夏抿嘴笑了笑,“赵记可真是生意兴隆。”
这句话,有些试探的意思了。
江米夏时常来镇上,对镇上大部分的铺子生意状况也算了解,赵记生意的确不错,却没有这么大的量。
瓷窑这半个月烧一次窑,量也不再少数,赵记能尽数都买下,且还要持续下订单,这其中还是有些旁的原因的。
赵掌柜明白江米夏这是在询问,也不瞒着,只笑答,“不瞒江娘子,舅舅家的三表弟在县城开了个铺子,跟我也算是同行,从前赵记铺子里头卖的瓷器,我都是从他那里拿货,现如今从你这儿得了这般好的货源,自然也得跟表弟那举荐一二。”
“表弟说你家瓷窑的东西,做工好,釉料用的也足,经久耐用,比府城那边来的货不差啥,价格却要比那边低,自然是要用你这里的货了。”
“江娘子,你们江家村的瓷窑可要好好做,若是烧的东西种类多,东西又好,绝对是不愁卖的,我跟表弟这两家铺子,也能指望着这瓷窑多赚些钱呢。”
原来如此。
江米夏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冲赵掌柜福了一福,“赵掌柜说笑了,是我们瓷窑还得仰仗着你们这边多给往外推一推呢。”
“这是自然,江娘子放心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嘛,只要货好,是不愁卖的。”赵掌柜也满口答应了下来。
东西只要好,能卖的出去,旁的不说,哪怕一件赚上五分利呢,数量多,也是有的赚的,若是有大户来买,他们也不介意做个中间人。
一番寒暄说道,眼瞧着天色不早,江米夏才告辞离去。
等回去后,江米夏跟朱永武商量着,做赵记这笔订单时,烧一些茶叶罐,想着到时候拿去茶园推销一下。
茶园往外出货,既然要竹编的箱子,那茶叶罐也是不可少的储存材料之一。
而朱永武这边,他自己烧窑见了成效,现在是既有了经验,也有了信心,单单是从做胚体时,江米夏都能瞧得出来,是一次做的比一次好。
做些釉下彩的茶叶罐,是不在话下的。
“茶叶罐这个,个头大,烧的时候更得掌握好火候,我先试一试吧。”朱永武从前没有烧过茶叶罐,心里不是很有底气。
“不要大的,要小的。”江米夏解释。
“小的?”朱永武一愣。
“对,小的,大概这般大小就可以。”江米夏大概比划了一下。
大鸭梨般大小。
“这么小?”朱永武颇为惊讶,“要是这么小的话,怕是一罐里头,一斤茶叶都装不了吧,顶多半斤几两的,会不会太不实用了?”
“就是得不实用才好。”江米夏眯了眯眼睛。
不实用的东西,那有什么好的?
朱永武越发疑惑地挠了挠头。
因为这次要做的东西不少,朱永武忙碌了几近二十天,才开始烧窑。
待开窑时,江米夏看到了她要求朱永武做的,不实用的茶叶罐子。
小小的,苹果大小的椭圆,带盖子。
六个都很成功,三个白色,三个淡青色,用的都是釉下彩的制作方式,罐子上的花样,是江米夏提供给朱永武的。
碎花点点,占罐身的三分之一,素朴淡雅,可以说是点睛之笔,让原本并不起眼的茶叶罐,多了出彩之处。
茶叶罐烧制出来,刚好茶园这里要的防水箱子做好了一批,需要去送货,江米夏便跟着跑了一趟,去茶园寻到了周管事。
“村中新修的瓷窑,专门让烧瓷的师傅帮着烧了茶叶罐子,拿来让周管事看一看,可还合眼?”江米夏将那六个茶叶罐子尽数拿了出来。
周管事仔细看了看,又试了试盖子盖上去时的平滑程度。
“不错。”周管事点头,“大小的话,能盛装半斤的茶叶,送人也好,自用也好,颇为合适,这罐子做工也好,胚体厚薄均匀,烧的釉也均匀,不比我在县城那买到的罐子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