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107节
不但要明白这其中的意思,要写出自己的理解,还要言之有物。
试题一出,所有考生皆是苦思冥想。
有人眉头紧蹙,有人低头沉思,有人则是双眼望天。
片刻后,便有人开始拿起了旁边的毛笔,蘸足了砚台上的墨汁,在案上的草纸上落笔。
宋景韫在开考后足足半个时辰后才拿起了笔,与旁人先打了草稿的方式不同,他是直接在考卷上写的。
考场开考,官员巡视。
学政周远杰背了手,在考场来回的转悠。
在看到有人奋笔疾书时,微微点头,而在看到有人面色难看,到现在都还没有丝毫想法不知如何落笔时,则是面无表情,在看到已经在考卷的答题纸上开始写答案的宋景韫时……
周远杰则是摇了摇头。
考试时,答题纸上每行字的字数皆有规定,且所写的文章不得出现答题纸写不下的情况,一但出格或者超过,皆是被判不合格。
若有错字和涂抹之处,亦是如此。
也因为这个,考试之时,所有人在书写文章时,皆是会先打草稿,确保无误后,再誊写一遍,以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这几乎是科举考试之时的默认的规矩,每个人都严格遵守。
周远杰也习惯看到这样的情况。
眼下突然看到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
要么是心中一惊打好腹稿,且在书写时能够确保自己没有丝毫错误的天才,要么便是自以为是,实际上会状况百出,生生葬送自己的蠢才。
这世间天才少之又少,但蠢才却多之又多,能在院试看到的,又是这般年岁的,大约是后者了。
周远杰嘴角泛起一阵嗤笑,而后背着手接着巡视旁处。
宋景韫此时心无旁骛,正慢条斯理地写着自己的文章。
考场提供的笔,说好不好,说坏不坏,仅仅是勉强能用的程度,目的是以此来查验各个考生的书法字体。
许多人用习惯了自己精心挑选的上等毛笔,此时再用这样的笔,十分不习惯,写出来的字也比平日里看着差了许多。
而宋景韫此时手腕微动,一个个规规矩矩的楷体小字跃然纸上,行云流水,如雕版印刷出来的一般,上下左右皆是整整齐齐,让人一眼瞟了过去时,只眼前一亮。
不过这是考场,旁的考生看不到,唯有时不时路过的巡考人员,瞥到时,会略停一停步子,惊叹一声。
不过字写得好,写的工整也是无用的。
这毕竟是院试,考题不简单,这样一个连草稿都不大的人,势必是刚愎自用之人,想来写出来的文章,也满都是自负之意吧。
在宋景韫不察觉期间,已是许多人对他暗地里摇了摇头,止不住的叹息。
而周远杰在巡视一周后,略略歇息,与身旁之人聊天,询问考场之中饮用水和食物的供给情况。
“回大人,按照惯例,考场给各个考生一日三次供清水和饭食,寻常人的饭食为早起大米粥,馒头,肉沫青菜,午时为大米饭和土豆肉片,晚饭为肉丝面条,饭食和清水不足时,皆是可以再添。”
“嗯。”周远杰微微点头,末了问道,“这考场之中,可有一位叫做宋景韫的,在多少号?”
“宋景韫?”那人一愣,“大人怎么问起他来了?”
“怎么?”周远杰扬起了眉梢,“是有什么不妥?”
“那倒不是。”那人摇头,“这宋景韫乃是府试时的头名,整个县城里头去府试的书生,数他最厉害,卑职也是有所耳闻,只是方才卑职巡视之时,看那宋景韫并不打草稿,直接在考卷上做答……”
“不知是当真成竹在胸,还是因为府试头名的缘故有些飘飘然了。”
那个直接在考卷上答题的,就是宋景韫?
周远杰愣了一愣,接着摸着下巴沉思起来。
曹大人与他是故交,特地交代过,在院试之时,职权范围之内,务必照顾一二。
周远杰起先十分重视,也是想看一看,究竟是怎样的书生,能够在还未通过院试之时,便入了曹大人的眼。
不曾想,这样一个让他好奇的人,竟然不过只是盲目自信之人罢了。
看起来,这曹大人偶尔还是有看走眼的时候嘛。
待回京之后,还是要跟他细说一番为好。
周远杰心中打定主意,面上却还是吩咐道,“这个宋景韫考试所需之物,务必要确保充足,及时送到,保证他能顺利考试。”
虽然看不上这样的人,但既是已经答应了旁人的事儿,自然得做到为好。
“是。”那人虽然不明白出身农户的宋景韫为何会得了学政大人的亲自照拂,但既是学政大人交代之事,自然是得办好。
在吃饭时,宋景韫发现自己吃饭时的碗,似乎比府试时用的碗要大上两圈,饭中的肉片也比府试时要多上许多。
是因为来参加考试的人皆是童生,且考上后便是秀才,所以院试时对考生格外照顾?
因为看不到旁人在号舍中的情况,宋景韫在思考了一番后,觉得大约如此,于是大快朵颐,将饭食吃了个干干净净。
到吃完晌午饭时,宋景韫将自己已经写好的文章收了起来。
眼下时候还早,那首春景的诗他心中也已经有了想法,便先趴在桌子上头小睡一会儿。
于是,包括周远杰在内的人,在下午巡视时看到睡得香甜的宋景韫,再看看奋笔疾书的旁人时,再次摇头叹息。
傍晚,上交第一天的考试试卷,封卷保存,等候结束后的阅卷。
夜晚,考生们便睡在号舍之中。
夜不能寐之人翻来覆去,有些人勉强能睡着,却也是随时被惊醒,还有一些人,鼾声震天……
宋景韫入睡也有些困难。
第165章 胃口不可貌相
不过不是因为考试紧张的缘故,而是床板硬,加上不能跟娘子一起睡觉的缘故。
哎,只能略忍上一忍了。
宋景韫没了办法,只能抱着被子,略略合了合眼。
也因为这个的缘故,在第二天考试时,宋景韫多打了几个哈欠。
甚至为了防止自己午睡时一下子睡过,在上午时便将文章和诗写完,到吃过晌午饭后,舒舒坦坦地趴了一会儿。
但趴着睡觉,不是压得胳膊麻,就是睡得脸疼,终究也是有些睡不好,以至于傍晚时,宋景韫出考场时,哈欠连天的。
“没睡好?”江米夏看小赘婿这个样子,有些心疼。
“这种地方,自然睡不好的。”宋景韫再次打了个哈欠,坐在牛车上时,靠在江米夏的肩膀上,甚至拿自己的脸颊蹭了蹭。
还是挨着娘子心里舒心啊。
“那就赶紧回家洗漱一番,上床睡觉去。”江米夏说话时,把自己早已收拾好的食盒往旁边放了放。
原本以为小赘婿考完试后必定会嚷嚷着肚子饿,江米夏也自觉自己厨艺有限,特地去外面铺子里头买了几样糕点吃食,好让小赘婿先垫吧一下。
结果现在宋景韫却是嚷嚷着困的厉害。
可见打败馋虫的,唯有周公了。
“那可不成。”宋景韫忙坐直了身子,头摇成了拨浪鼓,“我这还没吃饭呢。”
江米夏,“……”
吃货永远不让人失望!
“就知道你惦记这个。”江米夏没好气地把食盒塞到他的手中,“喏,快吃吧。”
“就知道娘子惦记着我呢。”宋景韫一看有吃的,忙盘了腿,将食盒搂在怀中,小心翼翼地打开。
杏仁酥,蛋黄酥,肉末饼,韭菜盒子……
且后面两样像是刚买的,还冒着微微的热气,入口时也觉得温度颇为适宜,吃起来正是时候。
不过对于已经在考场吃了两天寡淡无味食物的宋景韫来说,这点吃食顶多只能算的上是零嘴,绝对不能算正餐。
所以在吃掉一张肉末饼和两个韭菜盒子,一个蛋黄酥和一个杏仁酥后,宋景韫舔了舔舌头,“娘子,晚饭咱们吃酱大骨吧。”
江米夏,“……”
小赘婿这肚子,怕不是无底洞?
还是跟牛似的,长了好几个胃,可以分开盛装不同的食物?
江米夏一度都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得想办法多赚点钱才行,否则的话,可能都不够投喂小赘婿了?
晚饭是宋景韫想吃的酱大骨,大份的,还额外点了两样素菜,一大份的冬瓜虾米汤。
酱大骨的滋味不错,江米夏比平常多吃了半碗饭,同时眼睁睁地看着宋景韫将那一大份的酱大骨,红烧茄子和宫保豆腐吃了个干干净净。
就连来结账时的店小二,都惊讶地看了看宋景韫和江米夏二人。
两个人看着身量纤纤……
果然胃口不可貌相!
吃饱喝足,晚上睡觉时能抱着自家娘子,宋景韫可谓是心满意足,这一觉睡得是极为踏实,以至于一直睡到了第二日的日上三竿。
两个人起床也顾不得吃早饭,简单收拾了一下做了顿晌午吃的捞面条,略收拾了一下东西后,从县城往江家村赶。
院试刚刚结束,需要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来等结果。
中秋在即,需得回去跟家中一块过八月十五。
此外,宋景韫也想再回书院待上几日。
孟夫子和章夫子博学,性子又随和,对宋景韫这里也是照顾有加,宋景韫也喜欢的很。
刘氏和江有成对于闺女和闺女女婿回来以及在家过节的事儿,也欢喜的很,自他们二人回来后,这家中灶房中灶膛里的火,几乎就没断过。
早、中、晚的饭就不必说了,是属于正常应有的,可除了这些,刘氏更是在变着花样的做些旁的。
譬如今儿个想着要做炸油角,明儿个想着要蒸芝麻叶豆腐肉馅儿的包子,后天忙活着做点嘎嘣脆,酥香酥香的麻叶来吃……
总之,这每天的零嘴,几乎都不带重样的。
这可乐坏了宋景韫,每日幸福感蹭蹭上涨,更是因为八月十五的到来,能够吃各种各样的月饼而兴高采烈。
江米夏这几日,忙着查看竹编作坊和瓷窑那边的状况,看看是否一切都还顺利,看看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也给瓷窑那里提供一些更新奇的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