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 第113节

  宋景韫想了想,“改邪归正?”
  江米夏,“……”
  这不是不敢相信嘛!
  “都说狗改不了吃屎,这人的性子,说变就变了?”江米夏仍旧满脸疑惑。
  第174章 抱大腿
  “我到是觉得娘子不必担心的,二房家中屡遭变故,但凡人不傻,都会思量一二,这江春河兴许是知道咱们家运气不错,所以想着示好,好去一去家中霉运?”
  听着宋景韫的话,江米夏微微点头,“有些道理。”
  二房这一两年,的确是厄运不断,江春河想要改善,也是情理之中,巴结示好,估摸着也是被逼无奈,未必是有几分真心的。
  不过这话又说了回来,人活在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多的真心,除了亲近的人,其他大部分不过就是利益所向的正常往来而已,所以但凡有那么几个重情重义之人,便被世人歌颂多年。
  这江春河是不是真心不打紧,只要不是来找茬,不是心有阴谋,就由着他去就是。
  这般想着,江米夏这心中舒坦了许多,只盘算这这腊梅花该放到什么位置比较好。
  而这边,江春河走掉后,偷偷寻了个地方躲起来看动静。
  见宋景韫将那盆腊梅花收了起来后,这心里的一块大石才算落了地,接着兴高采烈地回家去了。
  “快,去寻我的家伙来。”
  江春河回到家里之后,便让冯氏赶紧帮他拿东西。
  “要啥家伙?”冯氏有些摸不着头脑,张口询问,“是要去地里头做活吗,这会儿做活要用什么家伙什,锄头还是铁锹?”
  “不去地里,我要进山。”江春河进屋里头寻了棉袄,往自己身上套。
  见冯氏在那呆愣地看着他,便道,“算了,我自己去拿,你去把我的水囊里头灌上热水,拿几个窝头包起来。”
  冯氏这才反应过来,按江春河所说的把热水和窝头给江春河准备好,系在了他的腰带上头。
  看着江春河背着弓箭,拿着短刀要往外走,冯氏还是有些不放心地拦着了他,“真要进山去?”
  “对啊,咋,这还有假?”江春河抬脚往外走,“爹娘问起来的话,就跟他们说一声,就说我去打猎去了。”
  “哦。”冯氏应了一声,眼瞧着江春河走远了,心里有些不安地拽起了袖子。
  去山里头打猎……
  江春河因为猎不着东西,甚至每回进山连个活物都瞧不见,所以被江有财勒令不许再去打猎,免得浪费时间和力气。
  可这会儿江春河不听话要去打猎,娘那知道了估摸着是不会说啥,可公爹那边……
  只怕要好好絮叨一阵了。
  冯氏叹了口气,思量着待会儿该怎么跟江有财和张氏说这件事。
  这边,江春河一路往山里走。
  因为心里头激动且带着十足的期盼,江春河脚下生风,更觉得浑身都是力气,平日里要用半个时辰的路程,这次只用了一半多一点,便到了山脚下。
  猎物,我来了!
  江春河深吸了一口气,接着更是嚎叫了一声。
  这么多天憋闷在家里头,实在是憋屈坏了,这一声喊几乎是把他心里头的所有不满都给喊了出来,让他觉得畅快了许多。
  而这声喊叫,因为声音足够大,又是传到山谷之中,发出了阵阵的回声,惊起了那些留在这里过冬的鸟雀。
  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划破江春河头顶的蓝天。
  鸟,他能看到鸟了!
  江春河顿时信心十足,昂首阔步,走进了山谷中。
  时值冬日,寒风瑟瑟,山中的草早已枯黄,连那些平日里高大耸立的树木,此时也因为寒冷的缘故,树叶凋零,空留下光秃秃的树干。
  整个山中,显得颇为荒凉。
  冬日,是不适宜打猎的时候。
  需要冬眠的动物此时已经钻入了合适的洞穴,哪怕需要出来觅食的,也因为厚厚的落叶和枯黄的杂草,容易隐藏行踪,不宜被人察觉。
  且因为落叶和枯草的缘故,不宜看清脚下的路,容易踩空。
  江春河走入山中时,看到的也是一片安静。
  但他到底有多年打猎的经验,也知道那些个兔子野鸡什么的,此时躲藏在什么地方。
  沿着树根底下慢慢的走,看着那片松软无比的落叶堆时,江春河从旁边捡了一根粗壮的树枝,扔了过去。
  “哗啦!”
  树枝落在落叶堆上,发出响亮的声音。
  几乎是一瞬间的功夫,只听“嗖”的一声,江春河看到了一个灰色的影子从落叶从中蹿了过去。
  显然是一只兔子!
  但是因为受到了惊吓,那兔子跑的飞快,几乎是不等江春河从后面箭筒里头拿出来羽箭,便已是跑了个无影无踪。
  若是从前,眼睁睁地看着兔子跑掉的话,江春河必定会捶胸顿足,懊悔不已,甚至还要谩骂两句。
  但现在,江春河却是满脸都是喜色,甚至激动地想要跪在地上。
  看见了,他能看见了!
  他终于恢复成了一个寻常的猎人,能够看到这山里头的活物了。
  这就是最好的开端!
  只要能看到活物,往后再来打猎,那就还有希望!
  但江春河激动之余,又琢磨起这件事来。
  他从前,看不到山里头的活物,所以不能打猎,无论他用了什么法子,仍旧是没有任何的效用。
  但现在,他看到活物了,可以正常打猎了。
  从前的事儿,发生在他要去抢江米夏和宋景韫的兔子之后。
  眼前的事儿,发生在他送了一盆腊梅花给江米夏之后。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三房家可能,真的是有气运的。
  说不定,是神佛庇佑。
  只要想着做什么对不住三房的事儿,便会霉运连连,但只要做对三房有益的事儿,那就会好运不断?
  就算不会好运不断,至少也不会那么倒霉?
  江春河结合这两年的事儿,前前后后,仔细想了想,越发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看来往后得多做对三房有益的事儿才行!
  江春河暗暗下定了决心。
  ----
  江米夏和宋景韫带着珠翠和成茂到了县城的家中。
  先是把带来的那些东西都归置了一番,接着给他们姐弟两个安排住处。
  家里头的屋子不少,且除了江米夏和宋景韫住的东屋,以及西屋的书房时常在用外,其他都是空的。
  为了方便平时,江米夏将珠翠安置在了东厢房,成茂则是住在西厢房中。
  第175章 我不要辣椒
  晌午饭,是珠翠和成茂姐弟两个人做的。
  是简单的捞面条。
  用肉沫配着泡发的干豆角炖成的臊子,浇到白嫩爽滑的面条上面,属于十分寻常的家常菜。
  珠翠手艺还行,捞面条做的算不上惊艳,但入口也算滋味平和,配上从家中带来的卤猪头肉,每个人皆是吃了一大碗。
  下午,宋景韫去书院读书,江米夏则是带着珠翠和成茂在家中熟悉各个屋子的状况,交代他们两个每天要做的事情,以及她和宋景韫的习惯。
  到了第二天时,江米夏则是领着这姐弟两个去街上,熟悉一下附近的街道,以及她平日里时常去的几个铺子和酒楼,以及文德书院所在的位置,好方便指使他们两个人去跑腿。
  江米夏交代的仔细,珠翠和成茂也听得认真,更是暗暗在心里头记下。
  大约三四日的功夫后,姐弟两个差不多也熟悉了周围的状况,江米夏交代跑腿的地儿,也能走的顺。
  若真是遇到先前没去过的,他们两个倒也不再害怕。
  毕竟这鼻子底下长了嘴,实在寻不到,就问嘛。
  江米夏见珠翠和成茂姐弟两个做事认真踏实,且做起事儿来时,也不是说那么死板不知变通,对其也颇为满意。
  而珠翠和成茂两个人的活计,也在这几日的磨合下,初步定了下来。
  基本上是珠翠主内,成茂主外,两个人原本便是姐弟,此时配合的也算默契。
  晌午,成茂得了交代,去酒楼里面买糟鹅,大煮干丝,东坡肉回来,配上珠翠蒸的大米饭,煮的白菜汤当晌午饭。
  去酒楼的路成茂十分熟悉,且因为这几日时常去的缘故,酒楼里头的伙计也认识他,将那做好的菜,盛装进了食盒里头,交给成茂。
  成茂虽说只有十二岁,可随了丁福高大的身形,生的也是又高又大,看起来足有十五六岁的模样,力气也不算小,哪怕是沉甸甸的食盒,也能拎的稳稳当当,不洒半分汤水。
  一路从酒楼往回走,走到巷子里头时,碰到了牛氏。
  因为自己摔掉了门牙的缘故,这些时日牛氏不爱出门,更不喜欢跟人聊天说话,这会儿要出来,也是因为晌午了,外头那些摆摊卖菜的人待了一上午,肯定有些熬不住,会便宜些卖,所以这个时候能买得到十分便宜的菜蔬。
  牛氏原本低着头出门,却是因为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忍不住抬头,结果看到了迎面而来的成茂。
  牛氏没见过成茂,并不认识,但看到他身形高大,又在这小巷子里头走,顿时警惕了起来,“你找哪家哦?”
  牛氏没了门牙,说话时漏风,以至于说的话含糊不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