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即使有了心理准备,楚衍也很难想象,苏行人竟然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长大的。一楼本来就潮湿,不合理的布局更加重了缺点。现在理应是秋高气爽的天气,但黑咕隆咚的客厅里,竟仍然能感受到明显的潮气。到了冬天,怕不是刺骨的冷。
  但这间房的老住户们显然不觉得有什么,苏行人熟门熟路的拉着楚衍,坐到了一张陈旧的四方桌前,笑问康义芳:“你们不是回老家了吗?怎么又来珠城了?”
  “嗐!别提了!”不等康义芳答话,范玉巧端着两杯水走了进来,“杯子我拿开水烫过的,苏哥……还有这位老板,你们放心喝。”
  苏行人笑着接过,顺嘴问道:“老家出了什么事?”
  “能有什么事?”范玉巧提起来就没好气,“我都说了别回去别回去,那家一个好人都没有,回去干屁!我妈非不信,觉得自己捡了十几年纸盒子,攒了钱好回去盖房子。呵……”
  “嗳,看你,跟小苏说这些干嘛?”康义芳连忙阻拦女儿。
  “我偏说!”范玉巧快人快语,“结果我妈刚表现出盖房子的意思,我爸那边的亲戚乌央乌央的跟蚂蟥一样涌了过来。非说我妈拿的钱是我爸的赔偿金,该归婆家的,让我妈吐出来。”
  “我呸!”
  “当初我们娘两个怎么讨饭讨到珠城的,苏哥你还记得吧?”
  “别说了,都过去了。”康义芳再次打断女儿的话,又对苏行人笑道,“小苏难得回来,别听她讲陈谷子烂芝麻的。”
  苏行人点头应是,又问:“所以你们回来珠城盘下了这家店?”
  康义芳的身体僵了一瞬,范玉巧的眼圈也红了。空气里安静了好一会儿,范玉巧才重新调整好情绪,挤出个笑:“那几年没什么好说的。总之,又逃了一回荒。也没地方去,于是想再来碰碰运气,算不准你还有空房给我们租呢?
  谁想到他们告诉我,你上大学去了,房子给别人了。我们只好在跟西门李婆婆家租了间房。我妈继续捡垃圾,我去饭店洗碗,安顿了下来。”
  范玉巧简略的说着这几年的经历,“去年吧,零食铺子的老板说不想开了,想转让。那不是巧了吗?我从小在这里帮着卖货,我比他还熟呢,就把店盘下来了。”
  短短几句话,描述了康义芳母女曲折坎坷的半生。楚衍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这对母女,不知为何,再次忍不住想起了只有一面之缘的邹映芳。不过,看这对母女目前气色还好,又不自觉的替她们高兴。
  “说起来,”康义芳端了一篮子砂糖橘过来,关切的问道,“我听说你把房子给人了?好端端的,你怎么把房子给别人了呢?我听邻居们说了,这可是钟阿婆留给你讨老婆的,值大几百万呢!”
  听到康义芳的疑问,苏行人先给楚衍送了份秋波,挨了楚衍一个白眼后,才笑眯眯的回答:“没给人,产权在我手里。”
  “那我汇款交房租,都是汇给一个叫李梦云的女人?”康义芳一拍大腿,“难道是你老婆?”
  苏行人哭笑不得:“你别瞎说,那个是孤儿院的会计。”
  康义芳和楚衍都愣了愣。
  苏行人笑了笑:“钟阿婆当时把房子留给我,是考虑我年纪小,养不活自己。现在我过得挺好,不缺这三瓜俩枣的,所以通过街道联系了孤儿院,把每个月的租金转给他们。一个月租金不多,给孩子们添道菜也是好的。也算给阿婆积福了吧。”
  “这样啊……”康义芳喃喃,随即又笑了起来,“也好,也好。你从小心眼好,将来有好报的。”
  苏行人:“……”心眼好?刚他对象还在吐槽他让人干活只给底薪呢。
  但康义芳母女显然不这么想,范玉巧也接话道:“对呀,那年我跟我妈讨米讨到珠城,多亏了苏哥肯收留我们。不然……”范玉巧的声音低了下去,曾经的颠沛与恐惧,尽数咽回了肚子里。反正现在她们过得挺好,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范玉巧摇头甩掉脑海里的杂念,又笑问苏行人:“说起来,苏哥你今天回来是?”
  总算进入正题了!苏行人便跟康义芳母女介绍道:“我朋友楚总,他对嘻嘻零食的经营模式有兴趣。原本只想来看看,没想到遇到了你们。麻烦你们给他详细说说,行吗?”
  楚衍心中一喜,在对经营模式的调查中,有熟人和没熟人是截然不同的。往往熟人提供的细节,就是成功的关键。尤其在他对下沉市场完全陌生的情况下,能听一听来自她们的真实的声音,无疑是莫大的利好。
  苏行人当年的无心插柳,属实让他占大便宜了!
  康义芳和范玉巧的脸色却古怪起来,楚衍一看就是那种有钱老板。对她们这种小破店能有什么兴趣?难不成大老板也想卖临期食品?这玩意也不赚钱啊。
  有了苏行人做中间人,楚衍也不客气,直接提出了关键问题:“请问,如果在你们的店里,加上质量又好又便宜的纸巾卫生巾等生活用品,你们觉得合适吗?”
  第69章 考察
  谈起正事, 康义芳自觉去了外面看店,留女儿在客厅跟楚衍细聊。对于楚衍的问题,范玉巧仔细想了想, 问:“有多便宜?”
  “6斤一捆18块, ”楚衍比划了一下6斤纸的厚度, “大概40公分厚。总共有1600张。差不多够三口之家用一年的量。”
  “哦, 你说散装的啊?”范玉巧抬手一指,指向了靠墙的架子,“那种?”
  楚衍起身走到架子前仔细观察, 没等他研究出来是不是自家产品,就见旁边的黑色塑料袋里, 赫然是妙言的散装卫生巾。零售价12.8, 足足一百片的那种。
  于是楚衍转身笑问范玉巧:“你觉得好用吗?”
  “不太好。”范玉巧并不知道楚衍的身份, 于是她实话实说, “但我妈特别喜欢,因为便宜。”
  楚衍顿了顿:“接下来的问题有点冒昧, 还请您别介意……”
  范玉巧笑道:“老板太客气啦, 有什么问什么呗。我们懂的也不多, 您别嫌我说不到点就行。”
  “散装卫生巾好用吗?”
  范玉巧哽住, 万万没想到一个男的会提这种问题。纠结了半天,才道:“不太好用, 有点磨腿……”
  这问题太隐私了!范玉巧的黑脸不自觉地变得通红, 但她看了眼苏行人, 只好又硬着头皮道, “而且会漏……我晚上都是两片叠着用。就是一块横着,一块竖着……”范玉巧说不下去了,只好看着楚衍干笑。
  “抱歉, ”楚衍对范玉巧微微躬身,“我是妙言的工作人员,虽然有点失礼,但是还是想听听用户真实的想法。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还请您见谅。”
  范玉巧惊讶的睁大了眼:“你居然是妙言的?哎呀!你们那款安心裤可好用了,就是有点贵,我买了一大堆,我妈死活不肯用,气死我了!”
  得到了客户的肯定,楚衍十分高兴:“那我送你一点儿,免费的阿姨肯定愿意。”
  “不用不用,6块多一包,挺贵的。哪好叫你破费。”
  “没事,你让他送。”苏行人笑道,“他家一堆堆的样品,不给你也得给别人。毕竟,他自己又用不上不是。”
  范玉巧噗地笑出了声,楚衍却蓦地想起了之前直播时的弹幕,不禁一抖。眼神不自觉的往苏行人的某个地方瞥了一眼。衣服的遮掩下,什么都看不出来。是时候找个机会验验货了。
  “其实卫生纸挺好卖,”跟男人聊卫生巾到尴尬,范玉巧笑过之后,连忙转移了话题,“我妈一般在菜市场称,但经常帮邻居们带。你们知道的,大院里很多老人,院子里的路又不好走,买菜的小拖车很难拖。我妈有时候索性一次多买点,时不时让给老人家一些。权当赚个人气。”
  说着,范玉巧犹豫了一下,才问道:“你是妙言的工作人员啊?那……你有没有批发价啊?”
  那不巧了吗?楚衍正对散装产品头痛到不行,市场有需求,他高兴还来不及。于是接着问:“那卫生巾需求量大吗?”
  范玉巧:“……”你好好一个帅哥,怎么就跟卫生巾过不去了呢?
  楚衍也不想的。可谁让侯子芳女士打的江山就是卫生巾呢?早知道今天带闫晓玲来了,两个女孩之间,沟通肯定更顺畅。
  好在范玉巧一直在底层打转,女性的羞涩有,但不多。见楚衍一脸认真的态度,只得答道:“小区里不太好卖。我跟门口便利店的聊过,一般小区内的都是买8块左右的小包装。对面城中村就不知道了。主要现在,大部分人上网买了吧。”
  卫生巾确实只有育龄妇女需要,而育龄妇女就代表她们年轻、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换言之,她们确实会更倾向于网上购买。这也是妙言线下渠道断崖式缩水的主要原因——早年的渠道基本团灭,只剩网店苟延残喘。
  然而,尴尬的是,在偏远的地方,快递仍然算不得特别方便。如果嘻嘻的渠道能覆盖过去,想必大家仍然愿意线下消费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